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95篇
  免费   507篇
  国内免费   307篇
耳鼻咽喉   135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10篇
基础医学   446篇
口腔科学   412篇
临床医学   1370篇
内科学   357篇
皮肤病学   289篇
神经病学   275篇
特种医学   3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953篇
综合类   3621篇
预防医学   666篇
眼科学   2048篇
药学   1414篇
  12篇
中国医学   1413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36篇
  2020年   324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274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470篇
  2014年   683篇
  2013年   605篇
  2012年   755篇
  2011年   809篇
  2010年   756篇
  2009年   704篇
  2008年   857篇
  2007年   730篇
  2006年   668篇
  2005年   777篇
  2004年   580篇
  2003年   601篇
  2002年   457篇
  2001年   411篇
  2000年   328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52篇
  1996年   217篇
  1995年   163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光眼是世界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 中国作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率最高国家, 重视和改进其治疗方法是降低致盲率的有效途径。随着微创青光眼手术(MIGS)技术的发展,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方法更新迭代。本文汇总目前国内外相关文献, 总结MIGS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联合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提示MIGS可能成为未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优选联合方法, 为临床提高青光眼治疗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晶状体位置异常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往往与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相关。晶状体悬韧带异常主要影响晶状体的厚度、屈光力与位置,进而影响眼前节解剖结构和屈光状态,导致前房深度变化或不稳定。衰老、遗传、外伤、炎症等因素均可影响悬韧带结构与功能。深入研究悬韧带的病理生理有助于理解一些常见的临床现象如合并近视(甚至是高度近视)的闭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中的隐匿性晶状体不全脱位、一些闭角型青光眼对缩瞳及虹膜周切治疗的反常反应、年轻的闭角型青光眼往往是全身遗传性疾病的眼部表现等。目前亟需研究与开发简便、精准的术前和术中悬韧带的评估手段和标准。(眼科,2022, 31: 169-174)  相似文献   
3.
微创开髓(conservative endodontic access cavity,CEC)是微创根管治疗术的第一步,经CEC治疗后的患牙较大程度保留了牙尖嵴和颈周牙本质等牙体硬组织,对于减少患牙的牙体流失及增强远期疗效具有重要意义。CEC存在多种入路方式及相应的洞型。确定髓腔入路的方法包括X线片定位法、显微CT/锥形束CT定位法以及数字化导板定位法。其中,X线片、显微CT/锥形束CT定位法操作简便,临床较为常用;而较为复杂的根管系统,利用数字化导板可建立更精准的开髓通路,减少牙体硬组织不必要的丧失,但数字化导板定位价格较高,临床上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CEC的洞型包括微创开髓洞型、超保守微创开髓洞型、“Truss”洞型以及切端洞型。CEC洞型与传统开髓洞型的应力分析目前以万能力学试验机加载离体牙、有限元分析法及临床观察为主,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显示保留较多牙体组织的CEC可提高牙齿的抗折强度,但二者之间的抗折能力仍存在争议,在达到牙髓治疗目的与最大限度保留牙体结构之间如何达到平衡,仍需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甘肃省某大型公立医院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并识别表面原因、过度原因及根本原因,针对性提出综合防治建议,以促进医院全面和谐发展。方法:对2015-2019年该院440例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历史追踪,结合访谈法深入分析其发生原因,并运用冰山分析法进行分类。结果:该院医疗纠纷发生的表面原因有3项:医疗费用过高、发生并发症、过度检查和治疗;过渡原因有9项:医患沟通不到位,不充分、就诊流程不合理、患者隐私保护不到位、诊疗行为不规范和违反常规操作、手术不当、患者期望值过高难以满足、存在心理疾病、用药不当和用药不规范、有创治疗未履行知情同意义务;根本原因有4项:诊疗能力不足及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态度差、责任意识差、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结论:医疗机构在制定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时,要从根本原因入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在日常诊疗工作中要持续强化临床技能操作,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强化医务人员责任意识和专业服务意识,落实医疗管理制度,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探讨直线通路微创开髓洞型对上颌第一前磨牙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患者因正畸或牙周病拔除的上颌第一前磨牙,从中选取牙体完整、根尖孔发育完成的双根管牙20颗,对其显微CT(micro-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在三维模型中模拟传统开髓洞型、桁架开髓洞型与直线通路微创开髓洞型的开髓与根管治疗(每组样本量均为20个)。建模完成后进行有限元分析,记录纵向及斜向负载模式下各组模型的牙颈部von Mises等效应力峰值(VM)并观测各组模型的应力分布模式。结果纵向负载模式下,3种开髓洞型牙颈部颊侧和腭侧VM分别为:桁架开髓洞型[(146.0±12.9)和(167.6±15.9)MPa],直线通路微创开髓洞型[(142.6±13.7)和(168.1±17.4)MPa],传统开髓洞型[(188.7±13.4)和(200.9±25.7)MPa]。与传统开髓洞型相比,桁架开髓洞型(t=9.01,P<0.001;t=4.59,P<0.001)和直线通路微创开髓洞型(t=9.64,P<0.001;t=3.76,P=0.004)均可有效降低根管治疗后上颌第一前磨牙颊侧和腭侧牙颈部VM,同时缓解应力在[牙合]面集中力加载区域、牙颈部及牙根的集中。在斜向负载模式下得到了相似的结果。在两种负载模式下,桁架开髓洞型与直线通路微创开髓洞型间颊腭侧牙颈部V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线通路微创开髓洞型可以有效保护根管治疗后上颌第一前磨牙的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经阴道超声测量孕中期孕妇子宫颈弹性应变率(ESR)及子宫颈前角(ACA),探讨二者联合对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分析2020年6~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超声检查的102例足月产孕妇(足月组)和28例早产孕妇(早产组)的临床资料。于孕16~28周采用经阴道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测量ESR[子宫颈内口弹性应变率(IESR)、子宫颈外口弹性应变率(EESR)、子宫颈整体弹性应变率(TESR)]及ACA,比较足月组与早产组ESR及ACA的差异,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单一及联合子宫颈参数预测早产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早产组IESR、TESR、ACA高于足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EE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ESR、TESR以及ACA单独预测早产的AUC分别是0.836、0.696、0.744,采用AUC较大的IESR联合ACA联合预测早产的AUC最大为0.874,最佳截断值IESR为0.08 kpa,ACA为108.9°,敏感度为92.86%,特异度为74.51%。结论:ESR和ACA可用于预测早产,IESR联合ACA对早产的预测价值大,优于单一子宫颈参数预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量分析正常成人下腰椎Kambin三角工作区磁共振神经显像(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MRN)的相关解剖数据,为下腰椎微创手术的选择和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3.0 T磁共振对2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男10例,女10例)进行腰椎L4~S1节段的MRN扫描,通过Osirix软件对图像进行神经成像并测量以下数据:神经节与上位椎弓根间距(A)、神经节与下位椎弓根间距(B)、神经根与硬膜囊夹角(α)、Kambin三角的面积(S),并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自L4~S1,同侧神经节与上位椎弓根的距离逐渐减小(P<0.05),而同侧神经节与下位椎弓根的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L4~S1,同侧出口神经根与硬膜囊夹角逐渐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L4~S1,Kambin三角面积逐渐增大(P<0.05);此外,所有测量指标同节段左右两侧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MRN技术对下腰椎Kambin三角各组成结构的解剖关系显像清晰准确,便于相关解剖测量并指导临床腰椎微创手术方法的选择和手术安全性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利用有限元技术探究颈椎关节突关节矢状角不对称对颈椎间盘纤维环和关节突关节的应力影响。方法:选择一名26岁健康女性志愿者的颈椎CT扫描数据构建颈椎有限元模型。首先,构建C3-C7的颈椎正常模型,该模型通过先前发表的研究数据进行了验证。其次,提取C5-C6的数据,并改变C5-C6关节突关节矢状角的角度以重新构建实验模型。重新构建成三个模型,包括对称模型(左右两侧矢状角均为90°),中度颈椎关节突关节矢状角不对称(facet tropism,FT)模型(左侧矢状角100°,右侧90°),重度颈椎FT模型(左侧矢状角110°,右侧90°)。在每个模型中,分别施加四种纯扭矩和复合扭矩以研究FT对椎间盘纤维环应力和关节突关节压力的影响。结果: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旋和前屈结合左旋的扭矩下,三个模型的椎间盘纤维环纤维应力和关节突关节压力差异无显著性。但在右旋和前屈结合右旋的扭矩下,三个模型的椎间盘纤维环纤维应力和关节突关节压力有显著差异,与颈椎关节突关节对称模型相比,中度颈椎FT模型和重度颈椎FT模型的纤维环纤维应力呈增加趋势(右旋扭矩下分别增加16.65%和35.16%;前屈结合右旋扭矩下分别增加了19.47%和54.39%),且重度颈椎FT模型增加更明显;关节突关节压力呈减少趋势(右旋扭矩下分别减少了3.31%和5.95%;前屈结合右旋扭矩下分别减少了7.19%和15.52%),且重度颈椎FT模型减少更明显。结论:颈椎关节突关节矢状角不对称会增加椎间盘纤维环的应力,并且不对称程度越大,应力增加越明显,可能是颈椎间盘退变或突出的病理解剖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分析环境和气候因子对我国长角血蜱适生区分布的影响,并预测不同气候模式下长角血蜱的潜在分布区。方法 从文献中获取我国长角血蜱分布点信息,结合环境和气候因子数据,运用MaxEnt最大熵模型,分析年均温、昼夜温差日均值、等温性、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最暖月最高温、最冷月最低温、年均温变化范围、最湿季度平均温度、最干季度平均温度、最暖季度平均温度、最冷季度平均温度、年均降水量、最湿月降水量、最干月降水量、降水量变异系数、最湿季度降水量、最干季度降水量、最暖季度降水量、最冷季度降水量等19个气候因子及海拔、坡度、坡向、植被覆盖率等4个环境因子对长角血蜱潜在分布的影响,并预测当前和未来不同气候模式下(RCP 2.6和RCP 8.5)长角血蜱潜在地理分布区。结果 在影响我国长角血蜱地理分布的环境和气候因子中,贡献率均超过10%的因子主要包括最干月降水量(26.0%)、年均温(11.2%)、年均降水量(10.0%)和海拔(24.2%)。当前气候模式下,我国长角血蜱高、中、低适生区面积分别为123.19万、169.62万、185.44万km2。在RCP 2.6气候模式下,2050和2070年我国长角血蜱分布区面积分别增加33.61万km2和36.73万km2;在RCP 8.5气候模式下,2050年和2070年我国长角血蜱分布区面积分别增加38.10万km2 和35.80万km2。结论 降水、温度和海拔等气候和环境因子对我国长角血蜱分布区影响较大;在未来不同气候模式下,我国长角血蜱适生区面积均可能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