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37篇
  免费   923篇
  国内免费   387篇
耳鼻咽喉   158篇
儿科学   152篇
妇产科学   270篇
基础医学   628篇
口腔科学   148篇
临床医学   2338篇
内科学   1688篇
皮肤病学   173篇
神经病学   318篇
特种医学   4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947篇
综合类   5518篇
预防医学   3467篇
眼科学   1072篇
药学   2144篇
  15篇
中国医学   1453篇
肿瘤学   41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5篇
  2022年   266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368篇
  2019年   383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353篇
  2015年   404篇
  2014年   855篇
  2013年   874篇
  2012年   1141篇
  2011年   1162篇
  2010年   1012篇
  2009年   1093篇
  2008年   2752篇
  2007年   1740篇
  2006年   1343篇
  2005年   1678篇
  2004年   1107篇
  2003年   857篇
  2002年   409篇
  2001年   372篇
  2000年   336篇
  1999年   306篇
  1998年   260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189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年龄段的乳腺癌患者的BMI与其死亡风险的关联。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25 629例初诊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存状况,经调整主要预后影响因素,以限制性立方样条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在不同年龄亚组中BMI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联。结果: BMI与年龄均为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因素,且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死亡风险与BMI的关联模式有所不同。在年龄小于35岁组观察到死亡风险与BMI呈现“J”型的关联,BMI为20.16 kg/m2的患者死亡风险最低;在年龄35 ~ 60岁组观察到BMI在23 kg/m2以下的患者死亡风险随着BMI的增加没有明显变化,BMI在23 kg/m2以上的患者死亡风险随着BMI的增加而增加;而在年龄大于60岁组观察到死亡风险与BMI呈现“U”型的关联,BMI为23.86 kg/m2的女性死亡风险最低。年龄小于35岁组患者的死亡风险对BMI变化的敏感程度相较于年龄35 ~ 60岁组和大于60岁组更高。结论: 在校正了相关预后因素后,BMI与年龄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死亡风险与BMI的关联模式有所不同,对于年轻患者,死亡风险最低对应的诊断时BMI约为20 kg/ m2,而对于60岁以上患者,死亡风险最低对应的诊断时BMI约为24 kg/m2。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N6-甲基腺苷(m6A)去甲基化酶ALKBH5对紫外线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氧化损伤模型中DNA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 运用qRT-PCR和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和对照组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中ALKBH5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通过紫外线B(UVB)构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SRA01/04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和靶向ALKBH5设计小干扰RNA(siRNA)转染构建敲降模型,运用qRT-PCR和免疫印迹实验检测氧化损伤模型和敲降模型中ALKBH5的mRNA和蛋白表达。运用CCK-8法检测Control组、UVB组、UVB+siNC组和UVB+siALKBH5#3组中SRA01/04细胞活力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UVB+siNC组和UVB+siALKBH5#3组中15A3的荧光强度变化。运用qRT-PCR检测转染对照siNC组和转染siALKBH5#3组中11个DNA氧化损伤修复基因(ODRGs)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 在ARC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上皮细胞中,ALKBH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在UVB以时间梯度诱导SRA01/04的细胞氧化损伤模型中,ALKBH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UVB照射10 min后ALKBH5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最为显著。ALKBH5敲降效率结果显示,与转染对照siNC组相比,转染靶向ALKBH5的siRNA后,ALKBH5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与UVB+siNC组相比,UVB+siALKBH5#3组SRA01/04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显示,与UVB+siNC组相比,UVB+siALKBH5#3组SRA01/04细胞内DNA氧化损伤指标15A3染色显著增加。同时,与转染对照siNC组相比,转染ALKBH5#3组SRA01/04细胞的ODRGs中,TREX1、FANCD2、LIG1、MSH2、MSH3、RPA2、SMUG1、XRCC6 mRNA的表达均显著上升,DCLRE1A 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MGMT和MRE11A mRNA的表达则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m6A去甲基化酶ALKBH5在UVB诱导的LEC氧化损伤模型中诱导性表达上升,敲降ALKBH5可促进LEC内大部分ODRGs表达升高,参与调控LEC内损伤DNA的修复,阻止ARC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泄的类型和年龄因素与盐酸达泊西汀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生殖医学科男科门诊治疗的96例早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早泄的类型将患者分为原发组(原发性早泄)42例、继发组(继发性早泄)54例;再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青年组(<35岁)46例、中年组(≥35岁)50例。各组患者均于性交前1~3 h给予盐酸达泊西汀30 mg,口服;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停药1个月后随访。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内射精潜伏期(IELT)、早泄诊断标准量表(PEDT)评分、早泄分析表(PEP)评分、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结果:(1)原发组、继发组患者治疗后和随访末期IELT、PEDT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继发组患者治疗后和随访末期的IELT显著长于原发组,PEDT评分显著低于原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和随访末期的各项PEP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随访末期,继发组患者的射精控制能力和性生活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原发组,早泄相关苦恼、早泄对伴侣关系的影响评分显著低于原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青年组、中年组患者治疗后和随访末期IELT、PEDT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青年组患者的IELT显著长于中年组,而PEDT评分显著低于中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和随访末期的各项PEP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青年组患者的射精控制能力评分显著高于中年组,早泄相关苦恼及早泄对伴侣关系的影响评分显著低于中年组;随访末期,青年组患者的早泄相关苦恼及早泄对伴侣关系的影响评分显著低于中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原发组、继发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30/42)、88.89%(48/54),复发率分别为30.95%(13/42)、9.26%(5/54),21.42%(9/42)、7.41%(4/54)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中年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3%(41/46)、72.00%(36/50),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分别为17.39%(8/46)、20.00%(10/50),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达泊西汀治疗继发性早泄的临床效果优于原发性早泄,治疗青年早泄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中年早泄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健康查体老年男性的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变化, 了解增龄对老年男性营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入组健康查体的老年男性209例, 年龄60~101(72.9±11.5)岁。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营养与免疫相关指标的检测, 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老年男性的体重、体质指数、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和血清铁均随增龄而下降(F=21.754、6.257、47.528、12.285、18.397、18.667, 均P<0.001), 80岁及以上老年男性组的下降更显著, 且营养不良的比例随增龄而上升(χ2=77.134, P<0.001)。80岁及以上老年男性的B淋巴细胞计数较70~79岁组显著下降(P<0.05), 且血清Ig A和Ig G明显高于80岁以下的老年男性(F=3.110、3.866, P=0.047、0.022)。同时, 营养不良老年男性较营养正常者B淋巴细胞计数和B淋巴细胞比例均显著下降(t=2.512、2.874, P=0.013、0.005), 而IgA显著升高(t=2.513、P=0.017)。...  相似文献   
5.
背景卵巢低反应(POR)患者较差的妊娠结局一直是生殖医学领域难题之一,但目前关于年龄对POR患者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后活产率的阈值效应的研究少见。目的分析年龄对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率的影响及其阈值效应。方法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助孕中心2014年8月至2018年12月共收治接受常规体外授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助孕治疗的女性共19 185例,选取其中诊断为POR者共3 33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控制性促排卵方案,同时采用IVF/ICSI进行胚胎移植并给予黄体支持治疗。分析所有患者活产婴儿情况,年龄对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婴儿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建立平滑拟合曲线、进行阈值效应分析。结果3 337例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婴儿1 134例,未活产婴儿2 203例,活产率为33.98%(1 134/3 3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婴儿的独立影响因素〔OR=0.920,95%CI(0.902,0.939),P<0.01〕。建立平滑拟合曲线发现,年龄与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率呈负相关,但二者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阈值效应分析结果显示,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率下降的折点为32岁,即年龄≤32岁的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率不受年龄影响〔OR=1.000,95%CI(0.998,1.012),P=0.38〕,但年龄>32岁的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OR=0.800,95%CI(0.799,0.823),P<0.01〕。结论年龄是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婴儿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32岁的POR患者ART治疗后活产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发病年龄冠心病患者的特点及其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89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发病年龄,将其分为A组和B组,A组35例,男性和女性患者年龄分别在55岁以下和65岁以下,B组54例,男性和女性患者年龄分别在55岁及以上和65岁及以上,对两组患者的疾病临床特点以及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影响其疾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相较于A组,B组患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比例明显更低,单支病变比例明显更低,右冠状动脉病变比例明显更高,左回旋支病变比例明显更高(P<0.05),组间左主干病变比例和左前降支病变比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A组,B组患者的轻度病变比例明显更低,重度病变比例明显更高(P<0.05)。单因素分析:相较于A组,B组患者的家族史比例明显更低,高血脂比例明显更高,吸烟比例明显更低,HDL-C水平明显更高(P<0.05)。多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分别为家族史、高血脂、吸烟以及HDL-C(P<0.05)。结论不同发病年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具有较大差异,其中家族史、高血脂、吸烟以及HDL-C是其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需要提高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DNA聚合酶η(POLH)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的防御机制。方法 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组织和H2O2处理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RT-PCR和免疫印迹实验验证POLH的表达并筛选H2O2最佳作用浓度用于后续实验,将培养的SRA01/04细胞分为H2O2组、H2O2+HA组和H2O2+OV-POLH组,采用RT-PCR和免疫印迹实验检测POLH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DNA氧化损伤标志物以及TUNEL实验检测细胞凋亡变化,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中BAX、BCL-2、Nrf2和Keap1蛋白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与透明晶状体前囊膜(1.00±0.22)相比,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组织中POLH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0.38±0.62)(P<0.000 1)。RT-PCR和免疫印迹实验均显示,200 μmol·L-1 H2O2处理的SRA01/04细胞中POLH表达量最低;TUNEL实验检测结果显示, 200 μmol·L-1 H2O2处理后细胞的凋亡明显增加。RT-PCR和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与H2O2组和H2O2+HA组相比,H2O2+OV-POLH组SRA01/04细胞中POLH表达量显著升高(P<0.000 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H2O2+HA组相比,H2O2+OV-POLH组细胞的γH2A染色明显下降。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结果显示,与H2O2组和H2O2+HA组相比,H2O2+OV-POLH组细胞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量明显下降,而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量明显升高(均为P<0.01);与H2O2组和H2O2+HA组相比,H2O2+OV-POLH组细胞Keap1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而转录调控蛋白Nrf2表达明显升高(均为P<0.01)。结论 过表达POLH可通过增强DNA损伤修复功能抑制H2O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其抑制氧化应激机制可能与Nrf2-Keap1-ARE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基于"人工智能(AI)的骨龄辅助评价系统(上海初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合作开发)"(以下简称为AI系统)对完全性生长激素缺乏症(CGHD)患儿诊断及骨龄评价准确性。 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9年1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确诊的66例来自四川地区CGHD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于病例收集医院儿童保健科进行骨龄测定的67例来自四川地区身高达标儿童作为对照,纳入对照组。对每例受试儿进行左手腕关节正位X射线摄片骨龄测定,由2位医师采用《TW2骨龄评分法中国未成年人南方标准》(以下简称为TW2CHN)》与《TW3骨龄评分法标准》(以下简称为TW3),盲法评价受试儿TW2CHN-桡、尺、掌指骨(RUS)与TW2CHN-腕骨(carpal)、TW2CHN-20、TW3-RUS及TW3-carpal骨龄(以下简称为5种传统骨龄),以及以同性别、年龄身高达标儿童5种传统骨龄为标准,计算受试儿5种传统骨龄百分位数。同时,采用AI系统分别对每例受试儿采取TW2CHN与TW3法,评价其AI-TW2CHN-RUS、AI-TW2CHN-carpal、AI-TW2CHN-20、AI-TW3-RUS及AI-TW3-carpal骨龄(以下简称为5种AI骨龄)及其相应百分位数。以上述5种传统骨龄+5种AI骨龄(以下简称为10种骨龄)相应的P50、P25、P10、P3值(统称为Pn值)作为诊断CGHD患儿临界值,分别计算其诊断CGHD患儿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Youden)指数、准确率、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Kappa值评价2组受试儿5种传统骨龄百分位数与对应的5种AI骨龄百分位数评价结果的一致性,以及2位医师对2组受试儿TW2CHN-RUS骨龄百分位数评价结果一致性。绘制上述10种骨龄百分位数诊断CGHD患儿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配对t检验,对2组受试儿TW2CHN骨龄与TW3骨龄进行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2组受试儿年龄、性别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①采用10种骨龄的Pn值分别作为诊断CGHD临界值,对133例受试儿CGHD诊断结果显示,除了TW3-RUS骨龄中,以骨龄≤P10作为诊断CGHD患儿临界值时的诊断准确率最高(85.0%),TW2CHN-RUS、TW2CHN-carpal、TW2CHN-20、TW3-carpal、AI-TW2CHN-RUS、AI-TW2CHN-carpal、AI-TW2CHN-20、AI-TW3-carpal、AI-TW3-RUS骨龄中,均为以骨龄≤P25作为临界值时,对CGHD的诊断准确率最高,分别为81.9%、75.2%、88.0%、78.2%、75.2%、73.6%、81.2%、72.9%、78.9%。②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2组受试儿TW2CHN-RUS与AI-TW2CHN-RUS、TW2CHN-carpal与AI-TW2CHN-carpal、TW2CHN-20与AI-TW2CHN-20、TW3-RUS与AI-TW3-RUS、TW3-carpal与AI-TW3-carpal骨龄百分位数评价结果均为中等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445、0.578、0.570、0.446、0.430(均为P<0.001)。③对2位医师对2组受试儿TW2CHN-RUS骨龄百分位数评价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显示,其Kappa值为0.790(P<0.001),一致性较高。④绘制10种骨龄百分位数评价结果诊断CGHD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W2CHN-RUS、TW2CHN-carpal、TW2CHN-20、TW3-carpal、TW3-RUS、AI-TW2CHN-RUS、AI-TW2CHN-carpal、AI-TW2CHN-20、AI-TW3-carpal、AI-TW3-RUS骨龄百分位数诊断CGHD患儿的AUC分别为0.932、0.859、0.915、0.895、0.844、0.823、0.805、0.866、0.860、0.764(均为P<0.001)。⑤133例受试儿的TW3-RUS、TW3-carpal、AI-TW3-RUS、AI-TW3-carpal骨龄,均分别显著低于TW2CHN-RUS、TW2CHN-carpal、AI-TW2CHN-RUS、AI-TW2CHN-carpal骨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746、25.287、16.498、9.290,P<0.001)。 结论TW2CHN法、TW3法对CGHD患儿骨龄评价及诊断均有临床价值,TW2CHN-RUS骨龄对于CGDH患儿诊断效能高。四川地区儿童TW3骨龄较TW2CHN骨龄低,TW3法可能不完全适用于四川地区儿童骨龄评价。AI系统对于四川地区CGHD患儿骨龄评价结果与传统骨龄评价结果具有中等一致性,可为临床医师评价受试儿骨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广西百色壮族成人皮褶厚度特点。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百色市抽取壮族成人435例(男191例,女244例)测量肱二头肌皮褶(BS)、肱三头肌皮褶(TS)、肩胛下皮褶(SBS)、髂前上棘皮褶(ASS)四个部分的皮褶厚度。结果 结果显示,壮族成年人中SBS厚度值最高,BS厚度值最低。族群中女性皮褶厚度均高于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壮族男性的皮褶厚度特点与黎族、白马人、云南傣族、黔南水族相似,壮族女性的皮褶厚度特点与独龙族、克木人、佤族、仫佬族相似。结论 在皮下脂肪的发育方面壮族躯干脂肪发育要优于四肢脂肪发育。壮族与其他地理位置相近的族群特点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0.
赵文  赵斐  李敏  叶慧芳 《眼科新进展》2022,(12):962-966
目的 探讨补体因子H(CFH)基因多态性与玻璃体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抗VEGF疗效影响的交互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149例(149眼)AM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抗VEGF治疗是否有应答,分为应答组(111例)、无应答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CFH基因多态性、玻璃体液VEGF表达水平,比较CFH位点rs1061170不同基因型患者玻璃体液VEGF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分析抗VEGF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交互作用系数γ分析CFH基因多态性、玻璃体液VEGF的交互作用是否存在及其作用类型。结果 无应答组患者CFH位点rs1061170基因型分布与应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应答组患者玻璃体液VEGF高于应答组(P<0.05)。在全部AMD患者中,玻璃体液VEGF高水平患者CFH位点rs1061170基因型分布与低水平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部AMD患者中,玻璃体液VEGF、CFH位点rs1061170 CC基因型均是抗VEGF疗效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均为P<0.05)。在全部AMD患者中,单独玻璃体液VEGF的OR值为41.250,单独rs1061170基因型CC的OR值为22.000,两者共存时的OR值为759.000,且γ为1.068,提示患者玻璃体液VEGF升高与CFH位点rs1061170 CC基因型在抗VEGF疗效中呈正向交互作用;同时交互作用<两单独因素OR值的乘积,则患者玻璃体液VEGF升高与CFH位点rs1061170 CC基因型交互作用符合次相乘模型。结论 玻璃体液VEGF升高与CFH位点rs1061170 CC基因型在AMD抗VEGF疗效中呈正向交互作用,且交互作用符合次相乘模型,为临床抗VEGF药物精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