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5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7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279篇
预防医学   62篇
药学   963篇
  1篇
中国医学   14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9,(15):2031-2036
目的:基于脂类代谢组学研究对乙酰氨基酚(APAP)对小鼠的早期肝损伤毒性,为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提供参考。方法: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APAP肝损伤组,每组10只。APAP肝损伤组小鼠腹腔注射APAP 300 mg/kg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正常组小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 h后取血并分离血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Triple-TOF-MS)法检测小鼠血浆代谢产物进行代谢组学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LS-DA)以及正交偏二乘法分析(OPLS-DA)区分组间代谢轮廓的整体差异,并根据HMDB、Metlin、LIPID MAPS数据库对脂类代谢物进行筛选和鉴定,同时检测小鼠血浆中APAP水平变化。认定OPLS-DA分析中变量权重值(VIP)大于1且P<0.05的脂类代谢物为差异代谢物,并将脂类差异代谢物与血浆中APA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CA、PLS-DA以及OPLS-DA结果显示,正常组和APAP肝损伤组样品点位于图形不同的区域,具有良好的区分度。APAP肝损伤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浆中5个脂肪酰类代谢产物水平出现显著的升高或降低,8个甘油磷脂类代谢产物水平均显著降低,1个鞘脂类代谢产物水平显著上升;9-硫杂硬脂酸、十四烷二酸、9-过氧化氢-10,12-十八碳二烯酸、三-肉豆蔻酰基肉碱(脂肪酰类)和Scyphostatin A(鞘脂类)水平与血浆中APAP水平显著相关。结论:APAP染毒1 h后血浆脂类代谢组学显示异常,共发现14个相关脂类差异代谢物,其中5个与血浆中APAP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探索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和急性肝衰竭模型中线粒体基因组转录水平的改变与疾病进展之间的关联,为AILI预后的预测提供新的生物标记。方法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PAP导致的DILI组(AILI,300 mg/kg)和APAP导致的急性肝衰竭组(AILF,750 mg/kg)。禁食16 h后,腹腔注射体积相近的0.9%氯化钠溶液和不同剂量APAP,在0、1、3、6、12 h等不同时间点时,每组随机选取6只小鼠处死,留取小鼠的血浆和肝脏组织。检测每只小鼠ALT、AST、ROS变化水平;提取肝脏总RNA,采用RT-PCR技术检测线粒体基因组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腹腔注射APAP后,两组均可见转氨酶明显升高,AILI组在6-12 h时ALT达到峰值(5 000~10 000 U/L);AILF组12 h时ALT水平超过10 000 U/L,明显高于AILI组(P0.05)。APAP处理后,两组小鼠均可见典型的3区微泡性脂肪变,AILF组可见典型的急性肝衰竭的大块性坏死。与对照组相比,AILI和AILF组肝脏中ROS从1 h开始,各时间点均可见显著升高,且1 h时,AILF组ROS的生成量约为AILI组的2.5倍(P0.05)。AILI组COX1在6 h时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和AILF组均未见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3 h时,AILI组和AILF组可见CYTB、COX2和ATP8显著降低(P0.05);6 h时,AILI组和AILF组COX1、ND1、ND5和ATP8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5);12 h时,AILI组和AILF组中NADH各亚基均可见显著降低(P0.05)。AILI组与AILF组相比,6 h时,AILF组中ATP6的转录水平显著低于AILI组和对照组(P0.05);12 h时,AILF组的肝脏中CYTB、COX2、ATP8以及NADH的2、3、5和6亚基的转录水平显著低于AILI组(P0.05)。结论线粒体基因组除COX1在AILI组明显上调,其他存在明显改变的基因均出现降低趋势,且AILF组变化更明显。线粒体基因组转录水平改变对于预测AILI预后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溶出度方法并对不同样品进行溶出曲线评价。方法采用HPLC法,使用Sepax Amethyst C18-H(4.6×150mm,5μm)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取0.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2.6±0.1)-甲醇(70:30);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波长切换,0~12.5min,波长为275nm,12.5~16min,波长为303nm;溶出度试验采用桨法,以900ml盐酸溶液(稀盐酸24ml,加水至10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r?min-1。结果 在本文色谱条件下,阿司匹林和水杨酸分别在12.54~501.60μg?ml-1(r=1.0000)和0.99~39.76μg?ml-1(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96.7%、97.7%,RSD分别为0.46%、0.65%、0.31%;溶出度方法较好地反映了不同厂家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行为的差异。结论 建立的HPLC溶出度测定方法简单方便,具有较好的专属性、精密度和准确度,溶出方法较好地体现了不同厂家样品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对乙酰氨基酚(APAP)作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解热镇痛药,其肝毒性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引起药物性急性肝损伤甚至肝衰竭的最常见药物之一。线粒体氧化应激被认为是APAP诱导肝损伤的主要细胞事件。除了线粒体氧化应激外,多种其他的细胞事件也参与了APAP所诱导的肝损伤的发生发展。笔者综述了APAP肝毒性涉及的各种细胞事件以及针对这些事件可能有效的治疗措施,有望为相关药物性肝损伤的防治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氨咖黄敏胶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长淮 《安徽医药》2006,10(2):109-110
目的改进氨咖黄敏胶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氨咖黄敏胶囊进行鉴别试验。结果TLC法同时检出了氨咖黄敏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3种成分。结论改进后的方法简便、灵敏、可行,分离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本研究以有中刻痕的对乙酰氨基酚片(500 mg)为例,对刻痕片进行药学质量评价。方法 分别以手掰和切药器分割法将受试片剂沿中刻痕分割成2个半片,考察分割后片剂的重量损失、重量差异、脆碎度、溶出度和稳定性。结果 单面刻痕的对乙酰氨基酚片利于分割,且分割后损失率小于3.0%,重量差异均在85%~115%之间,脆碎度结果小于1.0%,且单半片溶出行为与整片相似。此外,室温放置90 d,分割后片剂的含量、杂质水平和溶出度相对于刚分割时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有单面刻痕的对乙酰氨基酚片可以被均匀的分割,能正常释放,有利于临床的剂量调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水合氯醛联合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采用地西泮肌肉注射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水合氯醛和对乙酰氨基酚联合灌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惊厥停止、体温降低1℃及住院治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观察组患儿惊厥停止、体温降低1℃及住院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水合氯醛联合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迅速改善惊厥和高热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腺苷受体及其介导的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 A (cAMP-PKA)信号通路在对乙酰氨基酚致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500 mg/ kg,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均为单次灌胃给药。24 h 后处死小鼠,检测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HE 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原位肝灌注法分离小鼠肝细胞;Real-Time qPCR 法、 Western blot 法分别检测肝细胞腺苷 A1受体(A1R)、A2A 受体( A2AR)、A2B 受体( A2BR)和 A3受体(A3R)水平;ELISA 法检测各组细胞 cAMP 含量;Western blot 法检测各组细胞 PKA、磷酸化-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 AST、ALT、ALP、TBA 表达明显增加(P <0.01)且肝组织损伤明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腺苷 A1R、A2AR的表达明显升高(P <0.01),cAMP 含量、PKA、p-CREB 蛋白的表达水平也相应增加(P <0.05)。结论对乙酰氨基酚致药物性肝脏损伤可能与 cAMP-PKA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氨咖黄敏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桨法,以900 ml水作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 r/min,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采用C18柱,以乙腈-水-三乙胺(15∶85∶1.5)(用磷酸调p H至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3 nm。结果对乙酰氨基酚在0.0625~0.3750 mg/ml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1%,RSD值为0.39%(n=9)。样品溶出均一性好,在30 min时6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溶出度均达90%以上。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该制剂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溶出度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前广泛应用的处方药或非处方药中很多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近年其超剂量使用所致肝毒性日益引起临床医师及管理部门的重视。本文对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相关的文献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对乙酰氨基酚超剂量使用所致肝毒性的药物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与剂量的相关性及中毒后的相关治疗措施,旨在为临床医师安全合理使用该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