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35篇
  免费   3637篇
  国内免费   1340篇
耳鼻咽喉   335篇
儿科学   329篇
妇产科学   2527篇
基础医学   1787篇
口腔科学   383篇
临床医学   12280篇
内科学   7453篇
皮肤病学   402篇
神经病学   1160篇
特种医学   30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75篇
外科学   2293篇
综合类   27645篇
预防医学   7566篇
眼科学   5730篇
药学   11828篇
  134篇
中国医学   8889篇
肿瘤学   3004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245篇
  2022年   1384篇
  2021年   1790篇
  2020年   2222篇
  2019年   2401篇
  2018年   1094篇
  2017年   2211篇
  2016年   2361篇
  2015年   2688篇
  2014年   4930篇
  2013年   4918篇
  2012年   6236篇
  2011年   7015篇
  2010年   6758篇
  2009年   6289篇
  2008年   6090篇
  2007年   5794篇
  2006年   5418篇
  2005年   5369篇
  2004年   3900篇
  2003年   3281篇
  2002年   2483篇
  2001年   2183篇
  2000年   1645篇
  1999年   1331篇
  1998年   1052篇
  1997年   993篇
  1996年   816篇
  1995年   724篇
  1994年   538篇
  1993年   347篇
  1992年   293篇
  1991年   327篇
  1990年   248篇
  1989年   287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明确RHO/ROCK信号通路抑制剂在化疗致施旺细胞(SCs)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化疗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CIPN)预防中的价值。方法将SCs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及抑制剂组,实验组加入奥沙利铂(0.5 mol/mL),抑制剂组细胞加入RHO/ROCK信号通路抑制剂Y27632(10μmol/mL)2 h后加入奥沙利铂;CCK8检测3组细胞增殖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SCs凋亡率及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MP)变化;Western blot检测SCs凋亡及线粒体结构功能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增加而细胞MMP下降,Western blot检测实验组细胞Bcl2、OPA1和TOM70蛋白表达下调,而Bax、Caspase3及DRP1蛋白表达上调;抑制剂组与实验组比较细胞凋亡率下降,MMP升高,Bcl2、OPA1及TOM70蛋白表达上调,Bax、Caspase3及DRP1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RHO/ROCK通路抑制剂通过保护SCs线粒体功能及结构完整性,抑制奥沙利铂诱导的SCs细胞凋亡,RHO/ROCK通路抑制剂在CIPN预防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宫腔积液指宫腔内液体积存(积水、积血或积脓),是绝经后女性常见体征之一,常于超声检查时发现。持续宫腔积液患者,需宫腔镜检查寻找病因。本文报道1例以宫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胃型宫颈腺癌的患者。通过病例回顾并文献复习,以期为更多绝经后宫腔积液及宫颈病变的诊断提供参考,避免漏诊及误诊。1病例资料患者67岁,女,主因"绝经18年,不规则阴道出血2月"于2020年5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我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中旬近4万余例女性HPV感染情况,为HPV疫苗接种、宫颈病变预防、治疗、随访提供流行病学数据。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中旬之间,于我院妇科门诊及病房、皮肤科门诊及体检中心的37 325接受HPV分型检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检测结果。结果:HPV感染率为13.91%(5 193/37 325),单一感染率11.46%(4 276/37 325),阳性构成比82.34%(4 276/5 193),高危亚型感染以HPV16最多见,其次52、58,低危型以6最多见,其次为11、44,与5年前HPV感染情况分析中最常见的低危亚型为cp8304不同。不同年龄段感染率不同。结论:近年沈阳地区妇女HPV感染率为13.91%,较5年前感染率18.60%有所下降,以单一、高危亚型感染为主,多重感染并存为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因轻症COVID-19住院的2岁以下患儿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及其病程演变情况。方法该项单中心前瞻性研究共纳入29名儿童(19名男孩), 于2021年3月1日至12月30日期间因轻度COVID-19入住希腊大学医院, 中位年龄为3月龄, 四分位间距(IQR)为1.6~4.3月龄。在症状首次出现后, 分别在IQR第19(16~24)天、82(75~89)天和172(163~197)天进行了三次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扩张、退化和改变的比例。结果第一次评估发现3名(10.3%)患儿出现冠状动脉扩张, 第二次评估时完全消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自拟补气养阴通络方联合手法按摩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补气养阴通络方联合手法按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评分、震动感觉阈值,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侧下肢、右侧下肢震动感觉阈值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NGF、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拟补气养阴通络方联合手法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调节神经递质,改善患者症状,促进神经传导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8.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急性自身免疫性系统性血管炎,是发达国家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KD最严重的后果是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s),与KD的预后相关。临床研究证实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耐药是CALs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一系列的预测模型已被开发来评估IVIG耐药的风险。然而,目前基于KD儿童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遗传特性的IVIG耐药性预测评分系统在不同民族和同一民族不同地区的人群中存在显著差异,尚未建立适用普遍人群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口服药物治疗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患者的疗效。方法该研究为荟萃分析。检索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 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5月10日, 运用以下检索式进行检索——"chronic total occlusion"和"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和"medical therapy"。另外还检索了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 以寻找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文献。纳入诊断符合CTO病变诊断标准(包括单支或多支CTO病变)且患者接受了PCI和口服药治疗或单独以口服药治疗作为初始治疗策略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队列研究。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原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心梗)、再次血运重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卒中。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效应量风险比(RR)和95%置信区间(95%CI), 并分别对RCT及队列研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6篇, 其中12篇为队列研究, 4篇为RCT, 共计患者12 223例。共14项研究(RCT 4篇, 队列研究10篇)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常范围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7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随访时间7.5年,所有患者每年由专业眼科医师进行眼底散瞳检查。根据UACR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Q1组患者UACR<6.24 mg·g^(-1)(n=443);Q2组患者6.24 mg·g^(-1)≤UACR<10.21 mg·g^(-1)(n=446);Q3组患者10.21 mg·g^(-1)≤UACR<16.79 mg·g^(-1)(n=446);Q4组患者UACR≥16.79 mg·g^(-1)(n=445)。使用Cox回归分析评价正常范围内不同水平的UACR与DR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在未校正还是校正模型中,随着UACR的升高,DR的发病率也随之显著升高(均为P_(趋势)<0.05)。以Q1组为对照,在未校正任何因素的情况下(模型1),Q4组发生DR的风险将升高44.3%;在校正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治疗方法后(模型2),Q4组发生DR的风险将升高46.9%;在模型2的基础上进一步校正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肌酐、预估肾小球滤过率(模型3),Q4组发生DR的风险将升高52.0%(均为P_(趋势)<0.05)。累积风险图显示:无论在未校正还是校正模型中,Q4组患者发生DR的累积风险一直保持最高,校正模型中Q4组患者DR发病累积风险高于Q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正常范围内的UACR的高值可能是DR发病的风险因素,当UACR达到16.79 mg·g^(-1)时,更应高度关注DR发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