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34篇
  免费   1245篇
  国内免费   1091篇
耳鼻咽喉   154篇
儿科学   213篇
妇产科学   137篇
基础医学   932篇
口腔科学   222篇
临床医学   2480篇
内科学   1953篇
皮肤病学   335篇
神经病学   453篇
特种医学   4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823篇
综合类   4954篇
预防医学   1339篇
眼科学   124篇
药学   3745篇
  11篇
中国医学   1008篇
肿瘤学   87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2篇
  2022年   310篇
  2021年   333篇
  2020年   456篇
  2019年   513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438篇
  2016年   460篇
  2015年   565篇
  2014年   824篇
  2013年   892篇
  2012年   1229篇
  2011年   1342篇
  2010年   1189篇
  2009年   1164篇
  2008年   1265篇
  2007年   1147篇
  2006年   1110篇
  2005年   1150篇
  2004年   798篇
  2003年   772篇
  2002年   550篇
  2001年   531篇
  2000年   369篇
  1999年   314篇
  1998年   276篇
  1997年   233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57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ixed lineage leukemia 1(MLL1)是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ET家族的成员之一。MLL1与WDR5、RbBP5、Ash2L和DPY-30组成MLL1甲基转移酶复合物调控组蛋白H3的第4位赖氨酸的甲基化水平,对造血系统的发育和血细胞的更新至关重要。部分白血病患者体内存在因MLL1基因易位而产生的致癌蛋白——MLL1融合蛋白,MLL1融合蛋白在发挥其致癌作用时需要功能完整的MLL1酶复合物,故靶向MLL1-WDR5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成为治疗MLL1融合型白血病的潜在策略。本文对MLL1-WDR5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机制、结构信息以及抑制剂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结合已报道数据对该领域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热灭活乳酸菌TMC0356对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大鼠肝脏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60只,随机分为基础组、MS模型组和高、中、低剂量热灭活乳酸菌TMC0356实验组。各组以不同的饮食连续喂养7 d,饲养15周后解剖取出肝脏,检测肝脏中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肉碱脂酰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1,CPT-1)等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结果 5组间的PPAR-α、SREBP-1c、CPT-1的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TMC0356实验组FAS的mRNA表达量低于MS模型组(P=0.01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牛膝多肽(ABPP)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介导的光感受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ABPP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在培养的光感受器细胞RGC-5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BPP (0.05 mg·L-1、0.10 mg·L-1、0.50 mg·L-1、1.00 mg·L-1、5.00 mg·L-1)作用10 h后,通过NMDA(0.1 mmol·L-1)介导细胞损伤,同时设立NMDA组、正常组和地卓西平(MK-801)组。倒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 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利用Hoechst 33258/PI双染和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钙离子成像观察细胞内钙离子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cl-2和Bax mRNA的变化。结果 NMDA组RGC-5细胞生存率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1);与NMDA组比较,0.10 mg·L-1ABPP组、0.50 mg·L-1 ABPP组和1.00 mg·L-1 ABPP组RGC-5细胞生存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MK-801组细胞生存率也明显高于NMDA组(P<0.05),与0.50 mg·L-1ABP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后续的实验中选择0.50 mg·L-1为ABPP组的有效药物浓度。正常组、ABPP组、MK-801组细胞凋亡率与NMD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BPP组、MK-801组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与NMD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NMDA组比较,正常组、ABPP组、MK-801组细胞内Bcl-2 mRNA表达均增加,Bax mRNA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ABPP可抑制NMDA介导的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损伤,作用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钙内流以及上调Bcl-2 mRNA表达、下调Bax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和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 CA-125)水平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82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清NT-pro BNP、hs-CRP和CA-125水平,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和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NT-pro BNP、hs-CRP和CA125水平的差异,分析心功能分级与血清NT-pro BNP、hs-CRP和CA-125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NT-pro BNP、hs-CRP和CA-125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T-pro BNP、hs-CRP和CA-125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Ⅲ级和Ⅳ级患者的血清NT-pro BNP、hs-CRP和CA-125水平高于心功能Ⅰ级和Ⅱ级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NT-pro BNP、hs-CRP和CA-125水平与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 BNP、hs-CRP和CA-125表达水平高于健康人群,且这3项指标与患者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评估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5.
6.
胆汁淤积性肝损伤(CLI)是临床常见肝脏疾病,其生化本质是各种原因导致胆汁酸异常蓄积,使系统胆汁酸暴露增加,并在肝脏内造成肝细胞损伤。若病情持续进展,可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等疾病。本文聚焦于胆汁淤积引发肝细胞损伤的生物学环节,从炎性反应的角度探讨胆汁淤积导致肝损伤的分子机制,将对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Kupffer细胞)及胆管细胞等在CLI相关炎性反应中作用以及介导CLI相关炎性反应的信号通路进行阐述,为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治疗策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8.
自身免疫性脑炎泛指一大类免疫系统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抗原产生反应而导致的炎症性脑病,可导致痫样发作,认知、记忆力障碍,精神行为异常,意识障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是一种与抗NMDAR抗体相关的自身免疫性脑炎,通常累及年轻女性,且常伴有卵巢畸胎瘤。由于NMDAR是许多麻醉药物的重要靶点,因此抗NMDAR脑炎患者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是一个挑战,目前尚无针对这类病人麻醉的标准麻醉方法。本文介绍1例卵巢畸胎瘤致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患者麻醉管理情况,以期为大家在临床工作中处理此类患者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背景 致密性骨炎(OCI)和其他疾病有时难以鉴别,探讨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可为OCI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目的 探索女性OCI患者的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3年6月至2022年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OCI的61例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15~50岁,平均(33.8±6.6)岁,病程2周~15年。选择同期61例女性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年龄15~48岁,平均(35.6±7.6)岁。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并对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与病情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观察组血清白蛋白(45.4±2.9)g/L低于对照组(46.5±2.8)g/L(t=2.190,P<0.05)。血清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0.28(0.23,0.37)μg/L〕、N-端骨钙素(OC)〔13.1(11.2,16.2)μg/L〕、25-羟维生素D3〔25-(OH)VD3〕〔(14.1±5.1)μg/L〕低于对照组〔0.36(0.29,0.48)μg/L,15.6(13.7,17.3)μg/L,(17.5±6.6)μg/L〕(Z=-2.983、-3.255,t=3.081,P<0.05)。长病程亚组OC水平〔14.6(12.4,18.5)μg/L〕高于短病程亚组〔11.7(10.2,14.0)μg/L〕(Z=-2.407,P<0.05)。多孕亚组β-CTX〔0.25(0.22,0.32)μg/L〕、OC水平〔12.2(10.3,15.0)μg/L〕低于非多孕亚组〔0.33(0.26,0.44)μg/L、13.4(12.0,18.8)μg/L〕(Z=-2.486、-1.897,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1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1NP)与妊娠次数、生产次数均呈负相关(rs=-0.276、-0.298,P<0.05),OC与体质指数(BM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妊娠次数均呈负相关(rs=-0.284、-0.374、-0.360,P<0.05),25-(OH)VD3水平与BMI呈正相关(rs=0.275,P<0.05)。 结论 女性OCI患者血清OC、β-CTX水平明显降低,可为鉴别其他疾病提供依据;血清OC水平可以反映OCI患者的严重程度,同时OC水平与患者妊娠次数相关;tP1NP与妊娠次数、生产次数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1年3月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就诊治疗的12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 1片/次, 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复方鳖甲软肝片, 4片/次, 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72%)高于对照组(86.8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比较具有差异(P<0.05);并且治疗组ALT、AST、TBIL水平较对照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黏连蛋白(LN)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同组比较有差异(P<0.05);并且治疗组HA、PCⅢ、LN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同组比较有差异(P<0.05),并且治疗组IL-6、hs-CRP、MDA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明显,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肝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