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25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205篇
耳鼻咽喉   196篇
儿科学   92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72篇
口腔科学   194篇
临床医学   3467篇
内科学   494篇
皮肤病学   85篇
神经病学   615篇
特种医学   12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2101篇
综合类   7668篇
预防医学   1356篇
眼科学   434篇
药学   3201篇
  31篇
中国医学   1485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301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469篇
  2014年   1010篇
  2013年   1028篇
  2012年   1306篇
  2011年   1408篇
  2010年   1427篇
  2009年   1532篇
  2008年   1693篇
  2007年   1710篇
  2006年   1452篇
  2005年   1555篇
  2004年   1242篇
  2003年   1106篇
  2002年   856篇
  2001年   738篇
  2000年   522篇
  1999年   452篇
  1998年   371篇
  1997年   323篇
  1996年   337篇
  1995年   270篇
  1994年   155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陕西医学杂志》2019,(11):1519-1521
目的:总结近6年来陕西及周边地区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主要致伤原因以及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钝挫伤导致晶状体脱位的患者61例(61眼),收集个人信息、发病经过、住院期间诊疗及手术情况,记录患者出院时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晶状体脱位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前术后BCVA、眼压对比使用配对t检验,影响预后因素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1例中以45~59岁的中年男性为主,木柴打伤是晶状体脱位的主要原因,发病地主要集中在以工农业为主的秦岭周边地区,经手术治疗后视力较术前无明显提高(P>0.05),但眼压得到控制,较术前降低(P<0.05);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包括:摔伤、无人工晶体植入、有并发症(P<0.05)。结论: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削弱社会劳动生产能力,个体化手术治疗后眼压可降低,伴有多组织受损者视力不提高,甚至下降,因此应加大户外作业人员的安全宣传,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外伤致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实施持续性颅内压监测的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共计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硬币法将这些患者划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14例,实验组14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对对照组加以治疗,采用持续性颅内压监测对实验组加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预后神经功能NHISS评分为(15.83±0.31)分、预后GOS评分为(3.19±0.15)分,实验组的预后神经功能NHISS评分为(11.18±0.45)分、预后GOS评分为(4.90±0.17)分。实验组预后神经功能NHISS评分、GO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持续性颅内压监测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够对患者的治疗予以有效指导,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流行情况、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与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对"内伤病"的描述具有很多共通点。有"内伤"基础的患者易感染新冠肺炎;新冠肺炎患者与"内伤病"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相似;"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新冠肺炎虽发为肺,实损在脾胃,该疫或为"土疫"。临证治疗可辨病气有余不足,补其中缓泻其邪。李东垣的医学观点和经验对当前新冠肺炎中医临证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12—2018-12间在中牟县人民医院接受标准外伤大骨辨开颅术的5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依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本组恢复良好14例,中残17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7例。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可充分暴露术野、迅速止血及控制颅内压、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全球的脊髓损伤发病率每年约为25~50万人,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运输方式的改变,车祸、跌倒等外伤事件的发生,使得急性脊髓损伤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1]。除了造成运动功能的丧失及感觉障碍,脊髓损伤急性期的脊髓休克会改变副交感神经反射活动并导致肠蠕动降低。[2]这种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的胃肠道功能障碍,被称为“神经源性肠”,是脊柱外伤患者中最普遍的自主神经系统合并症之一[3]。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的危重患者约有60%存在胃肠道动力障碍,如胃排空延迟,异常胃肠蠕动,和肠道屏障完整性破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灸对颅脑外伤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1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运动功能评价法评分及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认知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认知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脑卒中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卒中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颅脑外伤的效果较好,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改善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眶内电针治疗颅脑外伤后动眼神经麻痹的病案,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眶内电针治疗的头外伤后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临床资料,使用多因素分析等方法对性别、年龄、颅脑损伤程度、动眼神经麻痹程度、眼运动神经麻痹评分、病程、治疗次数等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0例患者中痊愈24例,显效及有效共46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77. 8%。患者眼运动神经麻痹各项评分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01);其中眼睑运动和水平内收较下视运动、瞳孔散大及光反射改善明显。回归分析:GCS严重程度、病程为针灸有效的危险因素,(β=-3. 835,P=0. 016;β=-4. 618,P=0. 049)治疗次数为保护因素(β=0. 406,P=0. 006);病程90天的患者疗效差,针灸有效的可能性低,为≤90天的1/100 (P 0. 05)。结论眶内电针可有效治疗头外伤后动眼神经麻痹,其中眼外肌较眼内肌恢复更好。其有效性受颅脑损伤程度,病程和治疗次数影响,GCS评分重,病程长、治疗次数少者针灸有效的可能性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膨出预防模式在幕上重型颅脑外伤(sTBI)大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及脑膨出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行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幕上sTBI的患者13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65例)、观察组(65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组采用急性脑膨出预防模式。比较2组患者急性脑膨出发生率,术后随访6个月,利用GOS评分评价患者的预后。采用单因素与Logistic多因素分析急性脑膨出的危险因素。 结果观察组急性脑膨出发生率(9.23%)低于对照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75.38%)显著高于对照组(5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GCS评分(3~5分)、无急性脑膨出预防模式、迟发型出血、弥漫性脑肿胀、脑挫伤是急性脑膨出的危险因素(P<0.05)。采用急性脑膨出预防模式是预防急性脑膨出的保护性因素(P<0.05)。 结论急性脑膨出预防模式的应用能降低幕上sTBI患者急性脑膨出发生率,可提高预后良好率,且急性脑膨出的发生与GCS评分(3~5分)、无急性脑膨出预防模式、迟发型出血、弥漫性脑肿胀、脑挫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