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90篇
  免费   1120篇
  国内免费   1536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57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1121篇
口腔科学   712篇
临床医学   1732篇
内科学   497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339篇
特种医学   3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774篇
综合类   3782篇
预防医学   816篇
眼科学   94篇
药学   2788篇
  6篇
中国医学   1189篇
肿瘤学   51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331篇
  2022年   331篇
  2021年   351篇
  2020年   396篇
  2019年   422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392篇
  2016年   417篇
  2015年   452篇
  2014年   687篇
  2013年   791篇
  2012年   1002篇
  2011年   1207篇
  2010年   967篇
  2009年   924篇
  2008年   1031篇
  2007年   867篇
  2006年   662篇
  2005年   753篇
  2004年   528篇
  2003年   459篇
  2002年   396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目的 探讨纳米碳联合99mTc-硫胶体SPECT/CT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识别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诊断为早期乳腺癌患者94例。根据示踪方法随机分为纳米碳联合99mTc-硫胶体SPECT/CT显像双示踪组(44例)和纳米碳单示踪组(50例),比较2组患者SLN检出量、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及假阴性的差异率。结果 双示踪组SLN平均检出数为(3.4±1.33)枚,SLN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分别为90.9%、55.0%、85.7%、7.1%、2.8%;单示踪组SLN平均检出数为(3.08±1.3)枚,SLN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分别为88%、65.9%、64.3%、8.6%、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者肿瘤病理类型、年龄、肿瘤位置、分期、分子分型、月经情况及BMI分层比较,SLN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对肿瘤直径进行分层,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双示踪组SLN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示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示踪法在乳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利用经聚乙烯亚胺(PEI)钝化的荧光碳点(CD)装载阿霉素(DOX)进行药物递送,旨在增加DOX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作用,减少DOX的心肌毒性。 方法通过一步微波加热法将甘油和PEI的混合物制备成CD-PEI,并通过静电效应将DOX装载至CD-PEI。采用CCK8实验检测CD-PEI-DOX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实验评估CD-PEI-DOX对A549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最后通过体内动物实验评估CD-PEI-DOX的心肌毒性以及对非小细胞肺癌皮下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 结果体外细胞实验证实,对比单纯的DOX处理组,CD-PEI-DOX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体内实验证实,CD-PEI-DOX纳米复合物治疗组小鼠心肌细胞结构完整,并且能有效抑制小鼠皮下肺癌肿瘤的生长。 结论经PEI钝化的荧光碳点负载阿霉素能显著提高DOX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并减少DOX对心脏的毒性作用。运用CD-PEI纳米颗粒改善化疗药物递送的治疗方案取得了初步证实,这可为肺癌化学治疗提供新思路,具有广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卵巢粒层细胞瘤(GCT)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较大,甚至导致女性不孕,GCT在卵巢肿瘤中占比较低,最高可达5%[1]。本病根据患者年龄可分为成年型和幼年型,已知病因包括血清中相关激素变化、环境及饮食等因素[2],但仍有很多致病因素有待进一步探索。在相关报道[3]中提到,遗传学机制可能与GCT的发生、发展有关,但目前已知的遗传学基因、分子较少,还有待探索。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患者病情的关键,因此本研究对GCT患者的遗传学机制、病理及治疗等研究进展进行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以全反式维甲酸(RA)修饰白蛋白为载体构建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给药系统,探讨其对肝癌HepG2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效果。方法 将RA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共价结合,构建载体材料HSA-RA,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其结构进行确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RA偶联度;自组装法制备负载抗肿瘤药物紫杉醇(PTX)的载药纳米粒PTX@HSA-RA,纳米粒度仪检测其粒径分布和表面Zeta电位,透射电镜观察其形貌;HPLC法研究其药物负载和释放行为;以HepG2细胞为模型,MTT法考察PTX@HSA-RA的体外细胞毒性,利用流式细胞仪和共聚焦显微镜研究其体外细胞摄取情况;利用HepG2细胞构建3D细胞模型(MTCSs),考察PTX@HSA-RA对其体外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PTX@HSA-RA呈规整的球形,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载药量。HSA与RA投料摩尔比为1∶20时制备得到的PTX@HSA-RA平均粒径为(155.2±2.9)nm,表面Zeta电位为(-20.9±1.0)mV,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pH值敏感性药物缓释效果。PTX@HSA-RA可被HepG2细胞快速、持续摄取,且表现出较游...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壳聚糖凝胶联合宫炎平片治疗重度宫颈柱状上皮异位(CCE)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7例重度CCE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壳聚糖凝胶治疗,观察组采用壳聚糖凝胶联合宫炎平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随访1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壳聚糖凝胶联合宫炎平片治疗重度CCE安全有效,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多功能纳米金在肺腺癌A549荷瘤小鼠模型中的放射增敏作用及Micro CT成像。方法 荷瘤小鼠瘤体内注射纳米金,分别行160 kV X线及6 MV X线不同能量级照射,并测量肿瘤体积变化。瘤体内注射纳米金,在不同时间点行Micro CT扫描,观察纳米金在瘤组织中的成像及沉积时间。结果 对照组与纳米金组肿瘤体积变化无明显差异(P=0.941)。6 MV X线联合纳米金组与6 MV X线组比较肿瘤体积略缩小,但两组没有统计学差异(P=0.730)。160 kV X线联合纳米金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160 kV X线组(P=0.026)。Micro CT扫描显示纳米金在肿瘤中的沉积时间可持续30天,成像效果很好,且未见纳米金相关毒性。结论 多功能纳米金对160 kV X线照射肺腺癌A549移植瘤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纳米金瘤体的稳定CT成像可作为图像引导放疗肿瘤靶区定位和勾画的一种潜在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前,针对肿瘤治疗药物在体内应用中的局限性,出现了许多高效的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其中纳米药物载体技术和细胞药物载体技术较为热门,并取得了许多成果。纳米药物载体具有的优点,如防止药物发生降解及灭活,增加药物的靶向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可量产等。细胞载体更是利用细胞本身固有的特性,具有主动靶向肿瘤部位、低免疫原性和穿过体内生理屏障等优点,在药物递送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及不足。研究人员创造性地将两者结合,使他们的优势互补,极大地强化了递送药的效率,增加了体内靶向性,降低了周围组织的细胞毒性等。本文从近几年来细胞-纳米药物载体系统研究的文献中,总结了红细胞、干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等作为纳米药物细胞载体的优缺点及目前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9.
张倩  杨坛  黎枰坪  奉建芳  林世源  陈卉  吴卫  张玮 《中草药》2020,51(21):5440-5446
目的 制备左旋肉碱修饰的壳聚糖-硬脂酸(LC-SA/CS-SA)纳米胶束,包载紫杉醇(PTX)且协载槲皮素,考察胶束特性,并以大鼠在体肠循环评估给药系统对PTX口服吸收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硬脂酸(SA)通过酰胺化反应接枝于壳聚糖(CS),形成共聚物CS-SA;采用核磁共振H谱、红外光谱鉴定产物结构;以PTX为主药,槲皮素为辅药,采用激光粒径分析、Zeta电位分析和HPLC分析分别考察了胶束的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包封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胶束形貌;芘荧光探针法测定LC-SA/CS-SA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透析袋法考察胶束的体外释放行为;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评估载药胶束的促吸收作用。结果 红外与核磁结果表明SA通过酰胺键接枝于CS;协载槲皮素的LC-SA/CS-SA载PTX胶束呈类球形,粒径为(148.3±1.7)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6±0.07,Zeta电位为(24.600±0.167)mV,CMC为14.31 μg/mL;体外释放结果表明,与市售紫杉醇注射剂相比,协载槲皮素的LC-SA/CS-SA载PTX胶束、LC-SA/CS-SA载PTX胶束具有明显缓释效应;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表明,协载槲皮素的LC-SA/CS-SA胶束对载药PTX的胃肠吸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 构建的协载槲皮素的LC-SA/CS-SA载PTX胶束性能优良,促进了PTX的大鼠肠吸收,具有增强药物口服吸收潜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癌症治疗受到广泛关注,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在肿瘤诊疗领域展现巨大潜力。基于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药物输送系统可被动或主动靶向肿瘤组织,并通过刺激响应的方式实现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可控释放,有效提高抗肿瘤药物在肿瘤部位的浓度,提高治疗效率。同时,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通过负载造影剂可实现生物成像功能,用于肿瘤组织定位及药物追踪,实现更高效的抗肿瘤治疗。本文介绍了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方式,并对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药物靶向递送系统及生物成像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