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6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5种不同浓度(10g/L、20g/L、50g/L、100g/L、200g/L)的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牙栓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测定5种不同浓度的复方牙栓对牙周主要可疑致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复方牙栓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中间普氏菌、消化链球菌、变形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7种菌株间的抑菌圈直径不同、5种不同药物浓度之间的抑菌圈直径也不同,并且菌株和药物浓度两个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01)。上述7种菌株间的F值分别为:91.391、170.431、255.187、143.636、211.839、347.639、580.238(P〈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5种不同浓度的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牙栓在体外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以200g/L的给药浓度的抑菌效果最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科4种常用局麻药分别与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联合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检测局麻药以0、5%、10%、15%、20%体积比例与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液混合制备的药敏纸片所形成的抑菌环直径变化(每张滤纸片所含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纯药物总量一致)。结果:所有药敏纸片形成的抑菌环相互问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4种局麻药的分别与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联合的抑菌效果无影响,可以混合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缓释牙栓对大鼠牙周组织及其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的影响,以观察该药对大鼠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A、B、C、D、E 5组,其中B、C、D、E 4组用细丝线结扎实验牙的牙颈部并给予高糖饮食,形成牙周炎动物模型,E组使用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缓释牙栓治疗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而D组使用甲硝唑棒治疗.比较B、C、D、E 4组的各项牙周临床指数及其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变化,评价疗效.结果:E组和D组用药后,各项指标与用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复方奥硝唑甲磺酸培氟沙星缓释牙栓对大鼠牙周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的变化可作为判断大鼠牙周炎近期疗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1病例资料 1.1邵某,女,49岁。因尿频尿急尿痛2天,于2008年1月20日就诊。诊断为:泌尿系感染。既往无药物过敏史。给予甲磺酸培氟沙星0.4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点滴,滴速30滴/分,输液30分钟后,患者诉皮肤瘙痒,查见患者腹部及后背有不规则的片状斑丘疹,色红。立即更换0.9%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同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肌注非那根25mg,大约30分钟后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减轻。  相似文献   
5.
替硝唑联用喹诺酮类药物致严重听力障碍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例介绍病例1:患者,女,33岁,有青霉素过敏史。因左侧卵巢囊肿、盆腔粘连入院。入院后实行囊肿剥离术及盆腔粘连分解术。术前曾用加替沙星(0.2g,每日2次)、替硝唑(0.4g,每日2次)静滴联合抗感染3天,因个人原因停药5天。术前2天再用替硝唑(0.8g)、培氟沙星(0.4g)静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培氟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确诊为急性盆腔炎患者84例,随机分入治疗组42例,静脉滴注培氟沙星加甲硝唑治疗;对照组42例,联合应用左氧氟沙星及甲硝唑治疗,疗程均为7~14d。观察用药疗效、细菌清除率及药物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效率分别为90.5%和73.8%,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2.4%和60.6%,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和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治疗总效率高,安全性高、副反应较小,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及甲硝唑联合治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发现输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配制的药液后接输甲磺酸培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时,输液管茂菲氏管中出现白色浑浊,且越来越多的白色沉淀沉积在输液管中,导致输液管下端的过滤器阻塞,使液  相似文献   
8.
自1997年3月~2000年4月,我们对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的100例上呼吸道感染后持续性咳嗽病人应用甲硫磺酸培氟沙星、氨茶碱和阿司米唑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培氟沙星治疗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98例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2.0g静脉滴注,每日2次;试验组(55例)给予甲磺酸培氟沙星注射剂0.4g,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均为7~10d。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70.91%和72.09%,有效率分别为96.36%和93.02%;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55%和88.46%;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5%和4.65%,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氟沙星治疗常见的致病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使用安全,为临床医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时增加一种方法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对近年来国内报道其不良反应摘要如下。 1药疹 男,19岁。因高处坠落伤术后3个月,骶尾部皮肤溃烂3个月给予5%葡萄糖液250ml+甲磺酸培氟沙星400mg静滴,2次/d。第2天患者出现输液侧手臂皮肤剧痒并伴有大小不等风团,即停药给予相应对症处理2d后皮疹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