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5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269篇
耳鼻咽喉   60篇
儿科学   66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695篇
口腔科学   99篇
临床医学   520篇
内科学   679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73篇
特种医学   1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412篇
综合类   1168篇
预防医学   273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398篇
  3篇
中国医学   202篇
肿瘤学   12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牛奶蛋白激发试验对消化道牛奶蛋白过敏症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疑诊消化道牛奶蛋白过敏症患儿62例,均行牛奶蛋白激发试验,分别于试验前1 h及试验结束后6 h采集患儿血清标本,测定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于试验前采集患儿血清标本,检测血清牛奶蛋白特异性IgE抗体。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牛奶蛋白激发试验阳性37例(阳性组),阴性25例(阴性组)。37例阳性患儿中速发型过敏反应3例、迟发型过敏反应32例。试验后阳性组中性粒细胞数[(3.94±2.71)×10~9/L]较试验前[(2.49±2.26)×10~9/L]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试验前后白细胞、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阴性组试验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阳性组与阴性组血清牛奶蛋白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5%(5/37)、8.0%(2/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牛奶蛋白激发试验对消化道牛奶蛋白过敏症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2.
寄生虫疫苗研究中的免疫佐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28岁,因电锯伤右手1h于2006年2月10日急诊入院,术前检查:右食指自远侧指间关节处完全离断,创面不整齐,离断指体挫伤较重,入院诊断:右食指完全离断。急诊在臂丛神经麻醉下行右食指清创再植术,吻接动、静脉,修复双侧指神经。术后常规“三抗”治疗。术后血运好。术后第7d出现血管危象,给予相应处理。术后12d右食指末节指腹及中节指背皮肤部分坏死。术后第39d在臂丛神经麻醉下行右食指坏死组织清除、中指桡侧指固有动脉串联皮瓣修复术。术后皮瓣存活,术后10d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4.
利用废弃多拇指进行手的显微修复与整形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23岁,左手环、小指挤压伤入院,检查发现左环指中、末节及小指末节挤压毁损伤,伴有同手拇指多拇指畸形(Ⅳ型),尺侧拇指外形基本同健侧,桡侧拇指仅有末节且较小。设计切取第二足趾再造环指的中末节,同时考虑可充分利用桡侧多拇指再造小指末节(与小指末节外形大小相仿)。手术常规切取第二足趾,以指-趾动脉、神经端.端吻合的方式移植再造环指。小指近断端彻底清创,做冠状面鱼嘴状修整,断面位于远指间关节近侧,找出可供吻合的血管神经备用。尺侧多拇指切取时设计鱼嘴状切口,使拇指缝合时有足够的皮肤。首先切开背侧皮肤、寻找皮下静脉并尽量往近侧游离较长的范围。掌侧皮肤切开后游离指固有动脉及神经,见两侧的指固有动脉及神经均以单支发自尺侧拇指桡侧的指固有动脉及神经后分开,切除后不影响正常拇指的血运及感觉,向近侧游离至根部断蒂,从关节处离断后移植到受区,调节好长度,再造小指末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应用,麻疹发病的年龄有后移现象,成人麻疹的发病率明显增加。麻疹的发病机制除了与麻疹病毒侵入细胞直接引起细胞病变外,全身性迟发型超敏性细胞免疫反应在麻疹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成人麻疹的发病过程中,检测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尚少见报道。为了解成人麻疹细胞免疫功能状况,探究其发病机制,我们对2006年1~5月无锡地区住院的成人麻疹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TL细胞)进行了检测,并对它们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7.
克罗恩病(Crohn’s dsease,CD)现在认为是具有遗传因素背景的肠道内因子表达过剩所致黏膜免疫反应为主的一种疾病。细菌、病毒或食物性抗原等引起肠集合淋巴结、消化道黏膜上皮内以及黏膜固有层内免疫活性细胞激活,进而引起肠道慢性持续性炎症。  相似文献   
8.
据Medscape.com 12月15日报道(Additional reporting by Noelle Mennella and Ben Hirschler),一种针对H5N1禽流感病毒的试验性疫苗的早期试验显示它使人体产生了良好的免疫反应,并且非常安全。  相似文献   
9.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3):2177-2177
答:lgE在种系发生过程中出现最晚,含量最低。但在过敏性疾患病人血清中lgE含量可显著增高。lgE是亲细胞性抗体,能以其Fc段牢固地结合在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面。从而使机体致敏。lgE与Ⅰ型变态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它主要由位于鼻咽、扁桃体、支气管及胃肠道黏膜固有层中的浆细胞产生,这些部位通常正是变应原入侵和过敏反应好发的部位。  相似文献   
10.
据医学空间网2007年2月7日报道,根据初期结果分析,美国GeoVax公司进行的两项艾滋病疫苗Ⅰ期试验均获得了成功。试验所用的GeoVax艾滋病疫苗,是专门为已感染了HIV—1的人所设计的,疫苗的作用在于阻止病毒在人体内发展成艾滋病。通过对志愿注射GeoVax疫苗1/10剂量的试验结果显示,疫苗不仅安全,而且引起了人体出现正常免疫反应。随后进行的全剂量疫苗注射试验结果同时表明,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如果全剂量试验成功,公司将考虑进行Ⅱ期试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