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52篇
  免费   5918篇
  国内免费   4623篇
耳鼻咽喉   1286篇
儿科学   1595篇
妇产科学   344篇
基础医学   6930篇
口腔科学   1002篇
临床医学   14973篇
内科学   5892篇
皮肤病学   589篇
神经病学   10233篇
特种医学   37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8篇
外科学   9691篇
综合类   28350篇
预防医学   5914篇
眼科学   1174篇
药学   11662篇
  86篇
中国医学   8027篇
肿瘤学   2750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1977篇
  2022年   2106篇
  2021年   2141篇
  2020年   3041篇
  2019年   3027篇
  2018年   1263篇
  2017年   2363篇
  2016年   2624篇
  2015年   3071篇
  2014年   5363篇
  2013年   5108篇
  2012年   6566篇
  2011年   7232篇
  2010年   6454篇
  2009年   6529篇
  2008年   7125篇
  2007年   6647篇
  2006年   6281篇
  2005年   6578篇
  2004年   5141篇
  2003年   4444篇
  2002年   3612篇
  2001年   2884篇
  2000年   2092篇
  1999年   1781篇
  1998年   1415篇
  1997年   1251篇
  1996年   1149篇
  1995年   1073篇
  1994年   929篇
  1993年   630篇
  1992年   544篇
  1991年   478篇
  1990年   380篇
  1989年   484篇
  1988年   141篇
  1987年   136篇
  1986年   97篇
  1985年   77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DCAN)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但目前关于甲状腺功能与DCAN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对DCAN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564例。所有患者均完成Ewing试验。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体格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并依据Ewing试验评估并筛查DCAN。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CAN的影响因素。结果56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129例并发DCAN(DCAN组),435例未并发DCAN(对照组),DCAN发生率为22.9%。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SCH者84例(14.9%),DCAN组患者中合并SCH者36例(28.0%),对照组患者中合并SCH者48例(11.0%),DCAN组患者合并SCH患病率高于对照组(χ2=22.346,P<0.001)。2型糖尿病并发DCAN患者Valsalva试验动作期间最大R-R间距与最小R-R间距比值(VAL R-R比值)与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促甲状腺激素(TSH)、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呈负相关,与舒张压(DBP)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H〔OR=1.717,95%CI(1.246,2.365)〕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CAN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TSH水平与DCAN相关,且SCH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DCAN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改良透明质酸(HA)水凝胶控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rFNSCs)生长、分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验以大鼠胚胎干细胞为研究对象,将实验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rFNSCs与聚乳酸乙醇酸(PLGA)和HA共培养]、条件对照组(rFNSCs与BDNF-PLGA和HA共培养)、实验组(rFNSCs与BDNF-PLGA和改良HA水凝胶即Dex-HA共培养)。采用ELISA法检测控释支架中BDNF的释放曲线;Live/Dead实验检测各组中的rFNSCs凋亡情况;CCK-8法检测rFNSCs与水凝胶共培养后的细胞增殖活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不同组中rFNSCs的分化情况。结果 ELISA法结果显示水凝胶对BDNF的控释可以持续14 d。Live/Dead实验显示实验组中rFNSCs凋亡数低于空白对照组和条件对照组。CCK-8实验表明,三组中实验组rFNSCs细胞增殖活性最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和条件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水凝胶在体外能促进rFNSCs向神经元分化,减少向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化,差异...  相似文献   
3.
4.
患者女,58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骶部及右下肢疼痛麻木3年余,伴右下肢上抬无力和大小便感觉异常,近半年来症状加重;既往无腰部外伤史及其他疾病史。查体:右下肢肌力4级,实体觉、图形觉、两点分辨异常,巴宾斯基征及霍夫曼征阴性。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腰椎CT:L3~L4椎体层面椎管内不规则稍高密度影,内见斑点状钙化(图1A),邻近骨质无破坏。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究甲磺酸去铁胺对精索静脉曲张睾丸支持细胞氧化应激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细胞实验选择小鼠睾丸支持细胞TM-4,设置对照组(A组)、甲磺酸去铁胺+对照组(B组)、氯化钴组(C组)、甲磺酸去铁胺+氯化钴组(D组)。C组和D组加入400μmol/L氯化钴,随后培养细胞24 h构建精索静脉曲张氧化应激模型。B组和D组加入800μmol/L甲磺酸去铁胺。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流式测定细胞存活和凋亡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十二烷硫酸钠(SD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SH)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C组和D组细胞存活率低于A组[(45.75±12.08)%、(86.53±2.57)%比(100.00±0.00)%,t=11.000、12.810,P值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D组细胞存活率高于C组[(86.53±2.57)%比(45.75±12.08)%,t=8.08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式实验结果显示D组凋亡细胞比例低于C组[(8.63±0.11)%比(34.19±0.35)%,t=121.30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LISA结果显示D组相对ROS、MDA表达水平低于C组[(239.17±23.18)%、(40.34±1.50)nmol/(L·mg)比(378.00±24.84)%、(49.18±2.68)nmol/(L·mg),t=10.010、7.053,P值均<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表达水平高于C组[(7.85±0.24)U/mg、(425.60±12.21)U/mg比(4.69±0.28)U/mg、(208.96±7.00)U/mg,t=20.650、37.71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蛋白质印迹法实验结果显示氯化钴缺氧诱导了铁死亡关键蛋白GPX4表达下调,而甲磺酸去铁胺(DFO)恢复了铁死亡关键蛋白GPX4的表达。结论甲磺酸去铁胺通过抑制铁死亡对精索静脉曲张睾丸支持细胞氧化应激模型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椎管内转移瘤指所有主要累及椎管内结构的继发性肿瘤,其常见原发肿瘤类型包括乳腺癌、肺癌、黑色素瘤、肾透明细胞癌等。为了预后分析和手术干预决策的选择,根据累及椎管内结构的位置,一般将“椎管内”转移瘤进一步细分“椎管内硬膜外”(简称“硬膜外”)、“髓外硬膜内”(简称“硬膜内”)、“脊髓髓内”亚类。椎管内转移瘤发病率较脑转移瘤低,相应的临床研究与临床试验证据少,本文基于国内椎管内转移瘤诊疗经验,结合国际同行研究成果,整理成中国椎管内转移瘤诊疗专家共识,为临床椎管内转移瘤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围生期是子代大脑及中枢神经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期内发生的不同事件都会对子代大脑的发育进程有着深远影响。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硫酸镁、咖啡因、肺表面活性物质及亚低温治疗等是围生期的常见治疗药物及手段,与新生儿的神经发育预后有着密切关系。该文总结近年围生期治疗对新生儿神经发育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李君  苏荣玉  周华  唐海立  金松 《口腔医学》2022,42(7):637-640
目的 评价自后端摘除舌下腺在治疗舌下腺囊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本科室曾经收治的86例舌下腺囊肿患者资料,均使用摘除患侧舌下腺的手术治疗方案,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传统舌下腺摘除术和由后端向前逆向摘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逆向摘除组较传统术式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9,P<0.01)。手术时长明显缩短,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5,P<0.01)。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10.7%到0%),但统计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由后端向前端逆向摘除舌下腺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了术中出血量,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安全性,适合在舌下腺摘除术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