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71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90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02篇
综合类   325篇
预防医学   290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88篇
中国医学   171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2.
【摘要】 目的 在分析玫瑰痤疮临床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玫瑰痤疮诊断标准并验证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门诊初诊的3 350例玫瑰痤疮患者,分析患者表型及临床特征,提出改良版中国玫瑰痤疮诊断标准。全国28个中心对该标准进行临床验证,纳入2 269例玫瑰痤疮和2 408例其他面部皮肤病患者,与2017版美国国家玫瑰痤疮专家委员会(NRSEC)制订的国际诊断标准比较,评估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3 350例玫瑰痤疮患者均存在面中部持续性红斑(100%)。在1 861例主要表现为面颊部红斑的患者中,1 850例(99.4%)在红斑之前或同时出现阵发性潮红;在1 489例主要表现为鼻或口周部红斑的患者中,仅52例(3.5%)发生阵发性潮红; 342例有肥大增生的患者均在肥大增生改变之前发生持续性红斑。基于以上临床特征提出,面颊部可周期性加重的伴有阵发性潮红的持续性红斑,可诊断为玫瑰痤疮;对于表现为鼻、口周部持续性红斑的患者,需合并至少1项选择性表型(阵发性潮红、毛细血管扩张、丘疹脓疱、肥大增生改变或眼部症状)才可诊断为玫瑰痤疮。全国多中心临床验证结果显示,改良版中国玫瑰痤疮诊断标准敏感性为99.6%,接近国际标准100%,特异性为91.9%,而国际标准为73.3%。结论 改良版中国玫瑰痤疮诊断标准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更有利于增生肥大型玫瑰痤疮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一种特异性靶向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光声/超声双模态造影剂,探讨其体外寻靶能力及双模态显影效果。方法采用多步乳化法制备载有印度墨水和液态氟碳的高分子造影剂,用碳二亚胺法将造影剂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单克隆抗体相偶联,制备出靶向VEGFR2高分子造影剂(Vi-PFH-PLGA)。检测该造影剂的一般特性、体外寻靶能力及双模态显影效果,并与非靶向高分子造影剂进行比较。结果所制备的靶向高分子造影剂的平均粒径为(565.5±15.6)nm,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到抗体成功的连接到造影剂表面,流式细胞仪测得抗体微球连接率为99.72%,体外寻靶能力实验显示较多的靶向造影剂呈花环状牢固的聚集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表面,而非靶向组和抗体干预组未见造影剂与HUVEC的特异性结合。体外光声/超声显影实验显示,经脉冲激光辐照后,靶向造影剂组可检测到明显的光声信号和超声信号,与非靶向造影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成功制备出靶向VEGFR2的光声/超声双模态造影剂,该造影剂在体外与HUVEC细胞具有较强的靶向结合能力且具备较好的光声/超声双模态显影效果。  相似文献   
4.
牵引成骨术(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在颌面部首先应用于下颌骨的延长。1992年McCarthv等首次报道了4例口外牵引延长下颌骨的病例,为颌骨重建翻开了历史性的一页。由于面中部复杂的解剖结构及其与长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使之在上颌骨的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 ,我们对 10例面中部复杂骨折的患者 ,设计隐蔽切口行钛板内固定 ,并辅以石膏帽外牵引复位的方法 ,收到满意效果。一、临床资料本组 10例 ,男 8例 ,女 2例 ,年龄 18~ 4 5岁 ,均为面中部粉碎性骨折。上颌骨合并颧骨骨折 5例 ,上颌骨、颧骨、眶外缘骨折 3例 ,上颌骨、颧骨、眶外缘、鼻骨骨折 3例。二、材料小型 (2 .0mm)、微型钛板 (1.5mm) ,杭州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 ,石膏绷带 ,结扎丝Φ 0 .2 5mm ,钢丝Φ 2 .0mm(可用自行车辐条 )。三、手术方法根据骨折部位不同 ,选用上前庭沟切口 ,颞部切口、下睑结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面中1/3骨折治疗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对5年来我院收治58例面中1/3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病人伤口全部Ⅰ期愈合。术后3月复查,全部病人开口度≥37 mm;除2例外,其余(牙合)关系恢复良好;52例面部畸形中除1例颧骨轻度塌陷、2例颧骨略突出外,外形基本恢复正常;11例眶下区麻木的患者有2例仍感觉较对侧迟钝,但范围明显缩小;2例眼球内陷、下沉伴复视病人已基本恢复。结论:在积极治疗面中部骨折的同时,应注意术前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面中部骨折术前、术后及复诊时X线平片上颌窦密度的变化情况,结合病历记录,揭示创伤后上颌窦积血的变化特点.方法:搜集1995~2006年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收治的面中部骨折病例中术前、术后或复诊时X线片显示有上颌窦密度变化的病例.分析伤后、术后及复诊时华特位片上颌窦密度变化的情况.结果:符合条件的病例219例,男性165例(75.3%),女性54例(24.7%).年龄:3~78岁,中位年龄29岁.78例复诊患者中,复诊时51例(65.38%)上颌窦恢复清亮;19例(24.36%)上颌窦密度较术后减低;8例(10.26%)上颌窦密度无改善甚至较术后增高.其中4例病历记载有明确的上颌窦炎症病史,另外4例可疑存在上颌安炎症,但病历无相关诊治记载.结论:大部分上颌窦骨折继发的上颌窦积血在伤后或术后一段时间内可以自行吸收,部分病例可能出现上颌窦炎症性改变.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19岁,因多个前牙形态异常就诊。检查:12、13及22、23区分别可见一畸形牙,形似上颌侧切牙,近中远中径较宽,接近中切牙(图1、2)12、13区畸形牙牙冠唇面中部有一纵形(轴向)浅沟,延伸至切缘(图1);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临床研究和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经缝牵引成骨术治疗唇腭裂患者的生物力学机制,为临床应用该方法纠正面中部发育不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对1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经缝牵引前后头颅三维CT影像进行重建,生成头颅骨骼三维模型影像,然后将其注册进入同一空间坐标体系进行拟合配准,分析并测量骨缝在三维方向上的形态学改变。同时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患者颅上颌复合体模型,模拟经缝牵引成骨,获取骨缝应力分布。结果 牵引结束后,患者面部形态获得显著改善,面中部凹陷畸形消失。骨缝在三维方向上不等量移位,在前后向上,翼颌缝有着最大前移量;在垂直向上,鼻旁区的鼻颌缝、额颌缝标志点表现为明显的上移,而靠近上颌骨下方的翼颌缝表现为明显的下移;在左右向上,各骨缝标志点位移较小。在健侧,Von Mises应力最大值出现在颧颌缝,患侧Von Mises应力比健侧Von Mises应力更大,最大值位于蝶颌缝及颧颌缝。结论 经缝牵引成骨术可以实现整个面中部骨骼的生长前移。各缝区生长潜能的不同,造成了面中部骨骼群自上而下的渐进式不等量前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面中部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口腔科1999.1~2003.5面中部骨折住院病例44例,对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手术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43例经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1例陈旧性骨折面形及咬胎关系恢复欠佳。结论:开放复位固定是面中部骨折的主要治疗手段,上颌前庭沟黏膜切口是面中部骨折理想的手术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