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34篇
  免费   964篇
  国内免费   9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64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3315篇
预防医学   11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51篇
  1篇
中国医学   1411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334篇
  2022年   347篇
  2021年   456篇
  2020年   467篇
  2019年   459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359篇
  2014年   742篇
  2013年   722篇
  2012年   1206篇
  2011年   1159篇
  2010年   1018篇
  2009年   866篇
  2008年   974篇
  2007年   771篇
  2006年   667篇
  2005年   594篇
  2004年   638篇
  2003年   640篇
  2002年   575篇
  2001年   397篇
  2000年   359篇
  1999年   372篇
  1998年   341篇
  1997年   408篇
  1996年   367篇
  1995年   432篇
  1994年   406篇
  1993年   314篇
  1992年   197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90篇
  1989年   231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正汗证是指由于人体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汗出,甚则浸湿衣物,在激动、紧张,亦或是天气影响时加剧,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1]。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临床上汗证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作为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出现,  相似文献   
3.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水样物为特征的病证。泄泻乃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理变化在肠,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临床多责之脾胃、肝肾。疗效差强人意时,从肺论治却得到出乎意料的疗效。以下阐述从肺论治泄泻的一些经验,与同道探讨。1理论探讨肺与大肠乃阴脏阳腑,二者皆禀大气中金气而生,亦有相互络属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痛经的中医药辨治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1988—2019年应用中药治疗痛经的相关文献,采用Medcase Ver38诊籍中医师工作室-名老中医经验传承辅助平台,运用文本解析对临床医案进行研究。结果:研究文献131篇,医案104则,涉及病例128次,332诊次,涉及症状92条,病机33条,舌象27条,脉象17条,药物249种。结论:中医药治疗痛经的特异症状为“经行腹痛”,可见症为“夹血块、月经色暗、手足冰冷、经期腰酸”,相关舌脉为“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弦”,核心病机为“瘀血阻滞”,常用治法为“行气化瘀,活血止痛”,常用药物为“当归、白芍、甘草、延胡索、川芎”。  相似文献   
6.
"卫强营弱"既是营卫不和的具体表现之一,又为太阳病中风证的病机,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中营卫的概念及关系、主方作用及服药后护理的分析,明确其涵义为卫气与邪交争之势盛,营阴不守,自泄成汗而减弱。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总结浙江近代著名临床医家邵兰荪治疗痛经的经验,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通过研读裘吉生编《邵氏医案》,筛选出其中治疗痛经的医案十余则,并结合邵氏在妇科方面的学术思想,进一步分析其辨证立法遣方特色,从而总结邵氏治疗痛经的临证经验。[结果]邵氏治疗痛经多从血辨治,且分虚实两端,其中属虚者血虚内热用益母胜金丹养血清热、活血止痛,血虚肝风治以养血柔肝、息风止痛;属实者水结血瘀用五苓散利水散瘀、行气止痛,气阻血滞治从行气活血、调经止痛。[结论]在治疗妇人痛经方面,邵氏辨治遣方确有独特经验,这些经验可为中医药治疗此类疾病拓宽诊治思路,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考察《伤寒杂病论》经方中配伍应用芍药的61首经方(56首原方,5首加减方)及126条相关条文。通过对经方剂量、比例、配伍、病位主症的分析,认为:经方中芍药为白芍;白芍并非补血药,其益阴补血的功效是通过配伍实现;经方中"分"为计量单位;芍药在丸散汤中的常见用量;经方中芍药主治的症状包括四肢挛急、腹痛、烦满、下利、小便不利等。与不同药物配伍,作用部位与症状随之变化,常见配伍有桂枝、附子、甘草、柴胡、黄芩、枳实、当归、茯苓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迎气口脉法中人迎气口的定位以及人迎气口脉法诊断六经病的规律。方法:文献分析法结合临床实际。结果:笔者认同《脉经》的观点,人迎气口脉法中的人迎脉应位于左关前一分,而气口脉位于右关前一分。并且人迎气口脉法可以与《伤寒论》六经辨证相结合,对《伤寒论》六经病主要条文进行重新解读有重要意义。结论:人迎气口脉法对于《伤寒论》六经病的诊断具有可行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学心悟》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创新发展。方法:从两书的辨证方法、治法治则与创立方剂三方面,分析《伤寒论》对《医学心悟》的影响。结果:《医学心悟》的八纲辨证来源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并补充丰富了辨证体系;《医学心悟》创立的"医门八法"是对《伤寒论》治则治法的凝练与提高;《医学心悟》所创立的方剂也深受伤寒方的启发。结论:《医学心悟》作者是善学伤寒者,他继承了仲景的衣钵并发扬光大了中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