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554篇
预防医学   75篇
药学   33篇
  2篇
中国医学   41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旴江医学流派,萌芽于先秦,分布于江西境内旴江(抚河)流域的16个县市,通过对旴江医学史的新近考证,证实从西汉迄民国旴江流域有医药家2016人、医籍711种,孕育杏林文化、建昌药帮、樟树药帮。旴江流域是道教的诞生地,道教的兴起促进旴江医派的形成和发展,旴江医派形成了独特的道家医学流派风格。旴江医派的鲜明特点是:道教传道施医是旴江医派的起源特点,医道医药兼通相传是旴江医派的传承特点,道医思想是旴江医派的学术特点,杏林春暖为医精诚是旴江医派的医学文化特点,气候湿暖形成旴江流域药用资源繁茂和药业繁盛特点,三面环山温热难散易发热病是旴江流域的发病学特点,寒温统一辨治热病是旴江医派的诊疗学特点。纵观旴江医派历史,旴江医派因方士修真炼丹而萌芽于先秦、因黄老修行施医而起源于秦代、因高道创教传医而兴起于汉晋、因高僧创教传医而弘扬于隋唐、因崇儒尚医而发展于宋元、因政治中心南移而兴盛于明清、因战乱诸因而停滞于民国、因政府重视而繁荣于当代。旴江流域,名医代出,学说纷呈,流传域外,远播寰宇,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医学的发展创新、走向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旴江医学流派,萌芽于先秦,分布于江西境内旴江(抚河)流域的16个县市。通过对旴江医学史的新近考证,证实从西汉迄民国旴江流域有医药家2016人、医籍711种。宋代有名医89人,医籍45种。旴江流域孕育了旴江医学流派、杏林文化、建昌药帮、樟树药帮。旴江流域是道教的诞生地,亦是儒释道的兴盛地,道教的兴起促进了旴江医学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儒释道的兴盛促进了旴江医药的繁盛。旴江医学流派有八个地域医学鲜明特点:道教传道施医是旴江医派的起源特点,医道医药兼通相传是旴江医派的传承特点,道家医学风格是旴江医派的学术特点,杏林春暖为医精诚是旴江医派的医学文化特点,气候湿暖形成旴江流域药用资源繁茂和药业繁盛药材道地特点,三面环山温热难散易发热病是旴江流域的发病学特点,寒温统一辨治热病是旴江医派的诊疗学特点,辨证论治是旴江医派的临证思维特点。纵观旴江医学流派发展史:因方士修真炼丹而萌芽于先秦、因黄老修行施药而起源于秦代、因高道创教传医而兴起于汉晋、因高僧创教传医而弘扬于南北朝隋唐五代、因崇儒尚医而发展于宋元、因政治中心南移而兴盛于明清、因战乱诸因而停滞于民国、因政府重视而繁荣于当代。旴江流域,名医代出,著作宏富,学说纷呈,流传域外,远播寰宇,在中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创新、走向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中医外科学的起源和形成历史,进行了概略而系统的讨论。认为:处理外科疾病是人类最早的医事活动之一,中医外科学起源于商周时期,初步形成了春秋,战国和秦汉六朝时期,经验不断积累于隋唐时期,不断完善和发展于宋金元形时期。  相似文献   
4.
西方医疗史的两种见解是平衡与抵抗生理论和本体论。它们是西方医学史上两种主要的疾病观,直到现在仍然可以看到这两种见解的辩论。  相似文献   
5.
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理法方药”在汉代具以形成,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从有文字历史文献中可见最早的医学史迹是“三世医学”,所谓“三世医学”的内容是《黄帝针灸》、《素女脉决》、《神农本草》。以上都是论古立言之辞,古代学者承认黄帝为华族始祖,因而一切文物制度都推到黄帝。其中《黄帝针灸》和《素女脉决》侧重为医经理论,《神农本草》侧重于临床方药,总之“三世医学”通过师承传授,渐形成学说而延续下来,为后世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7.
刘芳  长青 《陕西中医》1997,18(8):378-379
<正> 耆婆是印度佛陀时代最负盛名的医学家。在汉文献中,耆婆有耆婆伽、祗婆、时婆、湿婆、耆域、时傅迦、提婆达多等不同译名。他早年曾在当时希腊殖民地附近的德叉尸罗国学医,学成后归国,定居在印度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旧址位于恒河中游巴特那市南侧比哈尔地方的拉查基尔。玄奖《大唐西域记》卷9记载,王舍城有佛迹多处,有提婆达多人定修炼的石室遗址等。后来他曾担任  相似文献   
8.
痫证预防方法史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430000)程如海哈尔滨市中医院陈燕【关键词】痫证,预防,中国医学史痫证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又名癫痫,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因其危害较大,故历代医家多往重预防。笔者综观古今医籍,认为本病预防方法经历了萌芽、...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人文与历史关系的阐述,对医学史在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中的作用的论述,说明了医学史教学在医学课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的重要意义,从而论述了医学院校中开设医学史课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按摩古称“按跷”或“案杌”,明代以后也称“推拿”。是医生通过按、摩、推、拿、滚、揉等各种手法,以达到疏通经络,宣通气血,调和阴阳的目的。这种简便、经济而又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外治法,起源于原始社会,至唐代发展到了鼎盛阶段。唐太医署把它设置成专门学科,并有按摩博士、按摩教授等编制。从宋代起却很少见有这方面的医籍述。我们现代能见到的最早的按摩专书是明清以后的有关小儿推拿的医籍。对于这一现象的原因,过去很少有人问津.为了推动按摩与推拿学的发展,本人拟从医学发展史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一初步探讨,以期对按摩与推拿学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