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1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121篇
内科学   29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424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34篇
中国医学   263篇
肿瘤学   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梭形细胞化生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以及生物学行为。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对4例甲状腺的梭形细胞化生,涉及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例包膜血管浸润型滤泡癌,进行染色,并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及预后。结果4例中女性2例,男性2例,年龄45~67岁。临床表现:2例发现颈部包块,2例咳嗽、咳痰。肿块最大径3~8 cm。肉眼检查肿瘤包膜完整,切面灰红灰黄色,中央可见灰白区,占肿瘤的28%~40%不等,可囊性变。光镜下表现为梭形细胞呈束状或围绕血管呈漩涡状排列,可见滤泡结构与梭形细胞之间相互移行,梭形细胞温和,未见核分裂象及坏死。免疫表型显示梭形细胞表达vimentin、CK、CK19、Tg、TTF?1,E?cadherin在梭形细胞中表达减弱至阴性,局灶区表达SMA,Ki?67表达率低,不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Calcitonin、CD34、STAT6、S?100、Desmin、HMB45等标记。4位患者经过30~96个月的随访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甲状腺的梭形细胞化生或转化为一种少见甲状腺病变,组织学特点及免疫组化支持梭形细胞来源于滤泡上皮,实质上是上皮向间质的转化。病理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形态和免疫表型,需与甲状腺梭形细胞病变及肿瘤相鉴别,如梭形细胞型髓样癌、间变性癌、细针穿刺后修复性改变、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等。患者预后好,治疗以手术彻底切除为主,并注意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何晓晖教授治疗慢性胃炎并发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何晓晖教授治疗慢性胃炎并发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中药处方117张,将数据输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3.9),经标准化后创建一个新医案库。结果:117张处方中,高频药物为蒲公英、黄连、海螵蛸等;高频药物类别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的使用最多;药性以寒(寒与微寒)、温(温与微温)为主,药味以苦、甘为多,药物多归脾、胃经;聚类分析显示有4个组别;复杂网络分析得到11味核心药物。结论:何教授治疗慢性胃炎并发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以“衡”为法,从虚、毒、瘀、痰论治,通过健脾益胃、燮理纳运、清热燥湿解毒、活血化瘀消癥、化痰散结等标本兼顾,最终逆转胃黏膜上皮肠化与异型增生的病理改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取前瞻性设计、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探讨国产内镜新光学染色技术——聚谱成像(spectral focused imaging,SFI)及光电复合染色成像(variable intelligent staining technology,VIST)对于胃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20年8月—2021年5月,采用同一技术方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将拟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白光组和新光学染色组,采取序贯检查方式(白光→新光学染色或新光学染色→白光),分别记录两组先行白光或先行新光学染色检查时的内镜诊断结果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的判断结果;同时对两组的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皱襞肿大、结节性胃炎和弥漫性发红5个方面进行内镜胃癌风险评分。结果 共入组病例合计419例,白光组208例,新光学染色组211例。结合内镜及病理学结果,对胃内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进展期癌病变,白光组检出率分别为:28.9%、40.4%、64.9%、17.8%、0.5%、0.5%,新光学染色组检出率为:30.8%、42.7%、62.6%、15.2%、2.8%、0.5%,检出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国产内镜诊断各类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胃黏膜萎缩的诊断白光组分别为92.9%、61.3%、74.0%、61.9%、92.7%,新光学染色组(SFI模式)为94.4%、64.5%、77.3%、66.4%、94.0%;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诊断,白光组为68.1%、72.6%、69.7%、82.1%、55.2%,新光学染色组(VIST模式)为87.1%、89.9%、88.2%、93.5%、80.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rea breath test, 13C?UBT)结果为金标准,对HP感染判断,白光组为90.2%、84.3%、87.4%、86.8%、88.2%,新光学染色组为92.6%、77.1%、85.4%、82.2%、90.1%;胃癌风险评分≥4分的病例,新光学染色组高危病变的占比更高(P<0.05)。结论 国产内镜新光学染色技术对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优于白光内镜;以胃癌风险评分为工具进行精查胃镜有助于胃癌前病变的检出;国产内镜新光学染色技术对胃癌前病变及HP感染诊断效能与进口内镜相近,是发现胃黏膜癌前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对幽门螺杆菌(HP)胃炎诊断与胃病理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1例HP胃炎患者按就诊前是否使用过PPI治疗分为观察组31例(使用过PPI治疗超过半年以上)、对照组30例(未使用过PPI治疗),比较2组C14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率、HP抗体分型阳性率、C14尿素呼气试验漏诊率及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和胃癌发生率,分析观察组患者胃病理变化与年龄、性别、生活习惯(吸烟、饮酒、锻炼)、疾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的关联性。结果 观察组C14尿素呼气试验漏诊率为77.43%,对照组为-6.67%。观察组C14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6.12%比96.67%,P<0.001),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2.90%比0.00%、19.35%比3.33%,均P<0.05)。长期使用PPI治疗的患者胃病理变化与年龄、嗜酒有显著关联性(P<0.05)。结论 长期使用PPI治疗的HP胃炎患者,C14尿素呼气试验的阳性率极低,容易造成漏诊,同时患者罹患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质增生和胃癌的概率增高。  相似文献   
5.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有可能发展为胃癌。目前西医主要以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对症治疗为主,难以逆转肠化生,故临床疗效不佳。刘全让教授总结各家经验和结合自身认识,发现痰瘀互结是其主要病因病机,消痰化瘀为治疗法则,使用虫类药、三七粉消瘀散结,不仅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以逆转萎缩、肠化生。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观察胃祺饮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及病理疗效。方法将62例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硒酵母胶囊及替普瑞酮胶囊,治疗组予胃祺饮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病理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5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对照组腺体萎缩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5%、30.0%,肠上皮化生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8.1%、27.6%;两组病理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祺饮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满意,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胃黏膜固有腺体的萎缩及肠上皮化生。  相似文献   
9.
吴绵勇  郁银娟 《新中医》2020,52(8):69-72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脾胃湿热型CAG伴I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2例、4例患者脱落。对照组给予增强胃黏膜营养、改善胃动力、抑酸、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清热祛湿方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IM分级,治疗后对比2组疗效和幽门螺杆菌转阴率。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M分级较治疗前改善(Z=12.89,P0.01),对照组IM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9,P0.05),观察组治疗后IM分级优于对照组(Z=4.88,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79.55%(P0.05)。治疗后,观察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清热祛湿方加减用于脾胃湿热型CAG伴IM患者的治疗中,有利于改善中医证候,减轻IM程度,促进幽门螺杆菌根治。  相似文献   
10.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以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胃黏膜上皮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为病理变化。该疾病病因复杂、病程长,与胃癌发病密切相关,如何提高其治愈率,一直是临床医生研究的重点[1]。目前,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是临床常用方法。中医药治疗具有整体调理、辨证分型、个体化治疗、毒副作用小等优点[2]。笔者采用自拟滋阴活血养胃方与西医常规疗法相结合治疗胃阴不足兼胃络瘀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49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