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3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77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81篇
预防医学   51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48篇
  1篇
中国医学   688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慧娟  白明  苗明三 《中医学报》2019,34(11):2425-2428
目的:基于关联规则和因子分析探讨川乌用药配伍规律。方法:以"川乌"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搜索,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07篇,使用Excel 2013、SPSS Modeler 14.1、SPSS Statistics 21.0统计软件为工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频数分析发现,内服方共62首,外用方45首。在性味统计中,以辛、苦、甘,温、热、平最为常见,归经以肝经、心经、脾经最为常见;主治疾病中以风湿类、骨科类、神经类居多;关联规则分析中得到关联强度最高的药对组合各10组;因子分析内服方得到公因子10个,外用方得到公因子9个。结论: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统计分析,明确川乌常用药对,发现其减毒增效的配伍规律,为有毒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为新处方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对近几年来蒙药草乌和中药草乌炮制现代化研究进展,包括炮制工艺及工艺优化、炮制原理、草乌配伍减毒作用、草乌毒理作用及安全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草乌进一步研究及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中医药报》2019年12月26日讯:2019年12月24日,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授奖项目名单,共有10项中医药类成果获奖。《基于降尿酸策略发现中药保护代谢综合征组织损伤新机制》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药马钱子“减毒增效”制剂模式的创建》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针灸特色技术应用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疾病中医证候分类新方法及其应用》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肝豆状核变性中医诊疗策略创新及临床应用》《一类中药新药“金水宝”质量提升关键技术》《不同脸穴敏化特征及其规律研究》《林毅乳腺病“中医药周期疗法”理论的传承与应用》《天麻仿野生栽培技术体系与示范应用》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身在中医——走进中医的世界》获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类)二等奖。其中,《身在中医一一走进中医的世界》是唯一科普类获奖项目。  相似文献   
5.
纳米载体在改善中药有效成分溶解性、生物膜透过性与生物体内行为、增效减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新型纳米载体,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载体由有机和无机材料或载体复合而形成,结合了两者的优势,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药物递送中的作用,提高药物稳定性、载药量和生物相容性,并可以实现多功能化。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外中药有效成分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载体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展望其发展前景,可为高效安全递送中药有效成分的新型递药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王晞星教授辨治大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经验。认为大肠癌肝转移的根本病机为肝脾两虚、痰瘀毒结;临证以调和肝脾为重,减毒消癥为辅,标本兼顾,攻补兼施;研创特色方药补中调肝汤,和法抗癌,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7.
雷公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持续炎症和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RA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公共卫生负担日趋严重。雷公藤具有祛风通络、除湿止痛、解毒杀虫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及皮肤病等,尤其在治疗RA方面疗效显著。从实验药理学与临床研究2个方面系统综述近年来雷公藤治疗RA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雷公藤单味药应用、雷公藤与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以及雷公藤与化学药联合用药,以期促进雷公藤用于RA治疗的创新药物研发与临床合理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河北省二价脊髓灰质炎(脊灰)减毒活疫苗(bivalent oral polio attenuated live vaccine, bOPV)、脊灰灭活疫苗(Salk株)(inactiv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 made from Salk strains, IPV-Salk)和脊灰灭活疫苗(Sabin株)(inacti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 made from Sabin strains , IPV-Sabin )接种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脊灰疫苗的安全性。 方法 通过疑似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河北省2016年5月1日—2018年4月30日脊灰疫苗接种后AEFI个案,比较分析三种脊灰疫苗接种后AEFI的报告发生情况。 结果 bOPV、IPV-Salk和IPV-Sabin的AEFI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3.53 / 10万剂、40.50/10万剂和63.70 / 10万剂。bOPV与IPV-Salk、bOPV与IPV-Sabin、IPV-Salk与IPV-Sabin的AEFI报告发生率(χ2= 360.355, P<0.001,χ2= 360.247, P<0.001, χ2= 34.895, P<0.001)和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χ2= 373.009, P<0.001, χ2= 564.795, P<0.001, χ2= 35.382,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由高到低依次为:IPV-Sabin、IPV-Salk和bOPV;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χ2= 3.077,P=0.079, χ2C= 1.165,P=0.281, χ2C= 0,P=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种脊灰疫苗的AEFI中均以一般反应为主,年龄主要集中在≤1岁组,主要发生在接种后1 d内。 结论 河北省三种脊灰疫苗总体安全性良好,但仍需加强脊灰疫苗安全性监测。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分析对比生、制何首乌及其制剂相关药物性肝损伤(DILI)病例报告的临床特征及用药特点。方法:基于2012~2016年中草药肝损伤病例数据库收集的疑似DILI病例报告,经过临床医生再评价排除非DILI的病例报告,参考《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及《中药药源性肝损伤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中的整合证据链法进行因果关系评价进而筛查出生、制何首乌及其制剂相关DILI病例报告,并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共筛选出何首乌及其制剂相关DILI的病例报告258例,经再评价排除111例,筛查到单用生何首乌及其制剂相关DILI 37例(生何首乌组)及单用制何首乌及其制剂相关DILI 96例(制何首乌组)。研究发现两组间性别、年龄的构成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体现出何首乌生熟异用相关的疾病人群特点,可能存在病证和免疫状态相关的易感因素。两组的用药剂量及时间分布均较广,其中10例(63%)使用单味中药饮片是在临床规定剂量范围内出现肝损伤,可能与特异质型肝损伤有关。与生何首乌组相比,制何首乌组服药至发生DILI的时间相对较长,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构成比较低,提示炮制可降低其肝损伤风险。结论:生、制何首乌及其制剂均可导致DILI。本文首次基于临床不良反应报告验证了何首乌炮制后可降低肝损伤风险。建议临床应用何首乌及其制剂须注意生熟异用,并加强炮制质量标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基因疗法发展迅速,减毒沙门菌介导的真核表达载体防治应激性溃疡的基因治疗方法已经逐步从实验及基础研究过渡到临床试用阶段,理论和技术层次上日趋成熟。而基于低氧诱导因子1α与角质细胞生长因子防治应激性溃疡的研究现状一直缺乏整理与总结,该文整理了携带双基因的重组减毒沙门菌的实现情况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