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4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44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生殖细胞的发育主要经历胚胎发育期和青春期后的卵泡发育期,其中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转换、减数分裂阻滞和再激活是发育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各发育阶段独具特征性分子事件,其顺序发生亦需严密的基因调控及与性腺体细胞的交互作用。近年来,单细胞转录组学研究揭示了生殖细胞及性腺体细胞的阶段特异性表达基因、信号传导通路及表观遗传学变化,为深入理解生殖细胞发育过程、阐明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促进生殖遗传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能干细胞核心调控基因Nanog在原始生殖纽胞(PGCs)向生殖母细胞方向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取11.0d胎鼠PGCs,按胚胎干细胞(ES)培养标准进行体外胚胎生殖细胞(EG细胞)培养.采用脂质体方法将Nanog靶向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转染人EG细胞.RT-PCR、免疫荧光法检测siRNA的沉默效率;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进行体外克隆计数,检测EG细胞增殖未分化状态;TUNEL法和透射电镜检测EG细胞凋亡情况;半定量RT-PCR检测与生殖母细胞减数分裂相关的标志基因(Mvh、Stra8、Sycp3)的mRNA表达.结果 转染siRNA后48h EG细胞Nanog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受抑,典型未分化EG细胞克隆数量显著下降,呈现分化现象,悬浮细胞增多.TUNEL法、透射电镜检测悬浮EG细胞呈现凋亡征象.伴随Nanog表达下调,Mvh、Stra8、Sycp基因mRNA表达上调.结论 到达生殖腺后,多能性PGCs发生生殖母细胞化,开始减数分裂,该过程可能与多能干细胞核心调控基因Nanog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3号染色体长臂相互缺失所致严重少弱畸形精子症患者生精阻滞的可能机制。方法:对1例13号染色体异常的严重少弱畸形精子症患者血液样本进行全基因组的寡核苷酸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分析,以确定受累染色体的断裂点或基因缺失。对患者生殖细胞进行多色荧光原位杂交分析,以观察初级精母细胞13号染色体配对的情况。结果:寡核苷酸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显示在13q12.3上有连续4个探针的缺失(A_16_P19757882,A_16_P02744617,A_14_P108858和A_16_P02744687),覆盖59.93 kb,位于基因FLT1和POMP之间,没有注释基因存在。初级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显示同源13号染色体配对错误,13q14和13qter信号彼此分离。结论:染色体重排导致的精子发生阻滞可能是由于生殖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配对错误导致的。  相似文献   
4.
由于环境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孕不育患者占人群比例大幅升高,不孕症将成为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影响人类家庭生活质量的第三大疾病。导致不孕不育的原因多样化,男性因素引起的不育约占50%(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9),其中遗传缺陷所致的精子发生障碍约占男性不育的30%以上[1]。本文主要就男性罗氏易位携带者的精子染色体结构、发  相似文献   
5.
《社区医学杂志》2014,(5):49-49
<正>复旦大学分时制特聘教授吴柏林与哈佛大学学者合作的一项研究发现,减数分裂基因(HFM1)基因突变会导致隐性遗传卵巢早衰。3月6日,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卵巢早衰是指卵巢功能衰竭所导致的40岁之前即闭经的现象,具有卵泡刺激素高和雌激素水平低的特点,患病率约为1%,病因复杂。10年前,卵巢早衰被认为是卵巢功能永久丧失,可导致永久性不孕。后来的研究却发现,临床有约50%的卵巢早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4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共8个辅助助孕周期,全部73个卵母细胞均处于GV、MetaphaseI期的可能原因。并与同期13例IVF—ET患者比较分析,比较组患者〉50%卵母细胞处于GV、MetaphaseI期。方法回顾分析本中心12年辅助助孕工作中出现的4例患者共8个周期所获卵母细胞均处于GV、MI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并与同期13例超过50%卵母细胞处于GV、MI患者的临床、实验室资料进行比较。结果4例患者73个卵母细胞均处于GV或MI期,经体外成熟培养,24,48,72h仍无极体排出,停滞于GV、MI期。同期13例患者大部分卵母细胞不成熟,但体外培养后部分卵母细胞可进一步成熟,并可受精,获得妊娠。结论细胞和遗传机制引起卵母细胞成熟障碍,现有体外成熟培养方法尚无法促其成熟,目前赠卵是该类患者获得妊娠可供选择的助孕方法。但对于在控制性超促排卵中,出现大部分卵母细胞不成熟的患者可以通过延长促超排时间,增大hCG注射日卵泡直径,体外成熟培养等方法获得成熟的卵母细胞,获得妊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临床因素联合影像组学建立子宫内膜癌(EC)微卫星不稳定性(MSI)评估模型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1月手术前经MR影像学检查及手术后病理学检测确诊为EC的患者68例,收集患者影像学及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微卫星稳定情况将患者分为不稳定组(n=27)和稳定组(n=41)。临床模型构建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临床因素进行筛选,影像组学模型构建采用3DSlicer软件勾画病灶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利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进行特征降维。绘制ROC曲线对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模型和临床-影像联合模型进行预测效能评估,并使用Delong检验比较3种模型的预测效能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错配修复蛋白MutL同源物1、减数分裂后分离蛋白表达和肿瘤分化程度、肌层侵犯深度是EC MSI的临床危险因素。筛选6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构建影像组学模型(P < 0.05)。经ROC曲线分析,临床-影像联合模型在EC MSI中具有较好的预测及评估性能(P < 0.05),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临床-影像联合模型AUC分别为0.871、0.932、0.981。Delong检验结果显示临床-影像联合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与临床模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33、2.735,P=0.046、0.006)。  结论  应用临床因素联合MR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评估模型对EC MSI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小鼠精原细胞体外培养分化精子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精子发生障碍所致的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为男性不育症的主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前,供精是少精子症尤其是无精子症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后随着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注射(ICSI)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男性不育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然而对于那些睾丸内也无法找到成熟精子的非阻塞性无精子症患者,ICSI也无法解决。如果能将精原细胞或精母细胞在体外培养成熟,获得接近成熟阶段的精子细胞甚至精子,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2003年4月至2004年5月,我们将小鼠精原细胞与支持细胞在体外共同进行培养,观察其分化生成精子细胞的情况,探讨生殖细胞减数分裂机制,建立精子发生的动物模型,为人类体外培养诱导精原细胞分化成精子细胞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已婚育龄夫妇中不育症的发病率高达10%~15%,其中男性因素约占40%[1],由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等遗传因素引起的精子发生障碍约占男性不育的30%.对412例不育症患者的染色体核型结果进行分析并总结,从而探讨染色体异常对男性生育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The blood-testis barrier (BTB) is found between adjacent Sertoli cells in the testis where it creates a unique micro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maturation of meiotic and postmeiotic germ cells in seminiferous tubes. It is a compound proteinous structure, composed of several types of cell junctions including tight junctions (TJs), adhesion junctions and gap junctions (GJs). Some of the junctional proteins function as structural proteins of BTB and some have regulatory roles. The deletion or functional silencing of genes encoding these proteins may disrupt the BTB, which may cause immunological or other damages to meiotic and postmeiotic cells and ultimately lead to spermatogenic arrest and infertility. In this review, we will summarize the findings on the BTB structure and function from genetically-modified mouse models and discuss the future perspecti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