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女性冰毒成瘾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83例女性甲基苯丙胺成瘾自愿者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MOCK组(对照组) 27例和2/100Hz组(实验组) 56例,每例于月经周期的第2d上午8∶00-10∶00之间采血后,开始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仪进行治疗。MOCK组的频率为2/100 Hz,电流强度控制在0~2 mA(起到模拟效果即可); 2/100 Hz组的治疗频率为2/100 Hz、电流强度为10~25 mA。两组分别进行治疗,每日一次,每次30 min,一周治疗5天休息2天,直到下次月经来潮前结束。结果:(1) 2/100 Hz组的血清雌二醇水平在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也显著低于MOCK组的治疗后(P <0. 05);(2) 2/100 Hz组的血清泌乳素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但明显低于治疗后的MOCK组(P <0. 05);(3) 2/100 Hz组的焦虑评分(HAMA)和抑郁评分(HAMD)在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也显著低于MOCK组的治疗后(P <0. 01);(4)对照组和治疗组血清中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孕酮和睾酮的水平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两组之间也无明显变化。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降低冰毒成瘾者康复期血清雌二醇和泌乳素水平,从而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氧健身操对女性冰毒依赖者戒断期生理、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并探讨有氧健身操的"剂量效应",为相关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12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65名女性冰毒(MA)依赖者随机分为3组:中等强度运动组接受每周3次中等强度间歇性有氧健身操运动(65%~75%HR_(max));高强度运动组接受每周3次高强度间歇性有氧健身操运动(75%~85%HR_(max));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强制戒断生活。分别在基线、第8周和第12周对受试者的消极情绪、心率变异性和用药渴求相关指标进行测量,VO_(2max)仅在基线和第12周进行测量。结果:1)中、高强度组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在第8周和第12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高强度组在第12周时显著低于中等强度组;2)12周运动干预后两个运动组的最大摄氧量(VO_(2max))、窦性心搏间标准差(SDNN)和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第12周时高强度运动组的VO_(2max)显著高于中等强度运动组,而中、高强度运动组的RMSSD在第8周开始显著提高,一直延续到运动干预结束;3)中、高强度组的用药渴求从第8周开始下降并显著低于对照组,一直延续到运动干预结束,且在第12周时高强度运动组显著低于中等强度运动组。结论:12周中、高强度间歇性有氧健身操均能够显著改善女性冰毒依赖者的身心健康水平,降低用药渴求度。其中,高强度间歇性有氧健身操在提高女性冰毒依赖者的VO_(2max)、降低消极情绪及用药渴求度方面似乎具有更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甲基苯丙胺(冰毒)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诊断为冰毒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奥氮平组49例和利培酮组49例,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有效率为93.8%,利培酮组有效率为89.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在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及镇静。结论奥氮平、利培酮均能有效改善冰毒所致的精神病性症状,疗效显著。但奥氮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冰毒吸食者焦虑抑郁情绪和自我概念状况,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SCS)对36例强制戒毒的冰毒吸食者(研究组)和36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调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1)研究组SDS,S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TSCS评分比较,研究组除自我批评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外,其余各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TSCS与SAS和SDS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r=0.411-0.462,P<0.01)。结论:冰毒吸食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表现为消极的自我概念;焦虑抑郁情绪影响自我概念。临床治疗中应关注戒毒者负性情绪和自我概念,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消除负性情绪,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促进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者滥用甲基苯丙胺(MA,冰毒)隐匿行为发生率以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7月23日-2010年7月31日期间在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289例患者进行甲基苯丙胺尿样检测(胶体金法),并对尿检结果与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滥用海洛因、治疗情况等9项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289例美沙酮维持治疗者中合并滥用甲基苯丙胺14例(4.70%);美沙酮维持剂量对滥用甲基苯丙胺隐匿行为有影响,呈负相关(β=-0.034,P=0.037);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程度、美沙酮维持治疗时间、滥用海洛因年限及滥用方式等对滥用甲基苯丙胺隐匿行为无影响。结论:本地区美沙酮维持治疗中患者存在滥用甲基苯丙胺隐匿行为,适当提高美沙酮维持剂量有减少MMT患者滥用MA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冰毒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方法 冰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100例,采用双盲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比组,各50例。对比组患者使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奥氮平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一般精神病理评分(19.52±6.32)分、阴性症状评分(14.42±4.25)分均低于对比组的(25.14±6.54)、(16.98±4.18)分,阳性症状评分(56.28±12.71)分高于对比组的(51.16±11.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比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治疗冰毒所致精神障碍效果更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是一种机会感染性疾病[1]。是由卡氏肺孢子虫引起的肺部非化脓间质性炎症,多发生在早产儿、营养不良的婴儿和有免疫抑制的儿童或成人。近年来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肿瘤放化疗及毒品的滥用,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这类病人最常见的机会感染与致死的主要病因。我院2013年1月收治1例冰毒中毒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病人,经临床治疗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冰毒又名甲基苯丙胺,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会引起网状激活系统兴奋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欣快感,具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还会造成精神障碍。本院急诊科于2013年4月2日收治1例急性冰毒合并乙醇中毒致低钾抽搐的重症病人,现将抢救方法与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冰毒急性中毒的临床特征及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冰毒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吸毒者以年轻人为主,主要集中在18~30岁,文化程度较低,经一般支持对症处理,促进毒物排泄等措施均痊愈出院。结论冰毒中毒对社会危害大,值得引起重视,加大对毒品的打击力度,加强青少年对毒品的认识,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才能遏制此类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活性物质(psychoactive substances)又称物质(substances)或成瘾物质、药物(drug).根据药理特性,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如巴比妥类、苯二氮革类、酒精等;[2]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如苯丙胺类、咖啡因、可卡因等,苯丙胺类包括苯丙胺(安非他明)、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3,4-亚甲二氧基甲基安非他明(俗称摇头丸,MDMA,ecstasy)、哌醋甲酯(利他林)和麻黄素等;[3]大麻;[4]阿片类:如海洛因、吗啡、鸦片、美沙酮、度冷丁等;[5]其它:如致幻剂和烟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