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91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68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67篇
基础医学   188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592篇
内科学   333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1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65篇
综合类   2622篇
预防医学   6864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1466篇
  1篇
中国医学   7970篇
肿瘤学   8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301篇
  2014年   1695篇
  2013年   1461篇
  2012年   2014篇
  2011年   2323篇
  2010年   2083篇
  2009年   1816篇
  2008年   1618篇
  2007年   1289篇
  2006年   1030篇
  2005年   970篇
  2004年   996篇
  2003年   717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26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归纳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毛羽篇》中蕴含的中医食疗特色,以求将中医食疗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和养生。[方法] 归纳总结王氏在该篇内对毛羽类食品的性味、功效归属、品质挑选与加工、食用宜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论述,并将其与中医理论体系相结合,综合分析该篇蕴含的食疗理论特色。[结果] 由王氏收录在本篇内的毛羽类食品,其性味与功效归属符合中药学的药性理论,挑选与加工步骤明确,食用宜忌事项详细,临床应用方法符合方剂学对药物的七情配伍,其中蕴含的食疗特色符合中医理论体系。[结论] 王氏所著《随息居饮食谱·毛羽篇》可以指导今人对于该类食品的认识与应用,除却些许时代局限,不失为推广中医食疗理论、践行中医食疗养生的范本之一。  相似文献   
2.
外感病是感受六淫、疫毒等外界因素引起的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其主要致病因素为细菌或病毒。在以肉身体验为主要认知手段的古代,中医学家不可能发现细菌或病毒的存在,因而中医学家往往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来把握认知外感病。由于外感病的发病与传播受到外界气候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尤与人体的内环境密切相关。有鉴于此,本文从“环境隐喻”的立场出发,对外感病发病的因机证治进行分析。外界的气候环境和社会环境容易被人们感受,而对于古代无法观察人体的内环境,作者借助《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祸起萧墙”的故事,对人体内环境为何与外感病的发病关系密切作以阐释,并通过人参败毒散、达原饮等方证的案例式说明,揭示清理人体内外环境而达治疗外感病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形与神俱”是中医养生学一条重要的原则,众多养生方法中,甚少有一种方法同时做到既养神又养形,但明代养生家高濂在其养生专著《遵生八笺》中论述的“香”却能二者兼具,对其养生价值进行探析,以期为中医养生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为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中医药、传统文化以及人类健康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的中医辨证施护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该院进行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的106例患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 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运动及神经干预, 对研究组患者行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的中医辨证施护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干预后3 w及9 w, 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分别为(10.53±1.16)分及(5.03±1.35)分, 且头晕目眩、痰多而黏及偏身麻木维度中医证候评分分别为(1.13±0.23)分及(1.01±0.14)分及(0.91±0.24)分, 均显著低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同时, 研究组患者GQOLI-74评分为(79.82±4.42)分, 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3.46±5.18)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实施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的中医辨证施护,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且对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7.
依据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按照国医大师王琦教授倡导的"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提出慢性病"3+4+3"防治路向:面向三类人群(一般、高危、患病人群),朝向四种状态(无病、病前、病中、病后状态),指向三辨模式(辨体-辨病-辨证诊疗模式)。进而探讨其应用策略:对于一般人群无病状态——辨体养生,固本防病;对于高危人群病前状态——辨体干预,治本救萌;针对患病人群病中状态——"三辨"施治,标本兼顾;针对患病人群病后状态——辨体调理,固本防复。文中结合案例加以佐证,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9.
冉维佳 《中医学报》2019,34(5):909-911
考古发现《黄帝内经》以前的文献从经络数目到经络走向多不对称,《黄帝内经》不同篇章关于经络走向的描述也有矛盾之处。因此,经络结构的对称性并不显著。理论上讲,属络脏腑的经络,在空间和数量上非对称性明显,不对称性是常态。经络的不对称性能更好地兼容其他理论,解决《黄帝内经》中不同篇章的矛盾,更全面地解释经络全貌。基于经络感传现象既有向心性,也有离心性和经气双向循行的现象,十二经疾病传变也有顺逆,更能显示出经络的不对称性。由此认为,经络为非对称性动态双向循环系统,非对称动态交替的运行通路既包括脏腑之气又含有经脉之气,不断升降运动,呈现非对称动态平衡,体现了人体既是互根互用,又同时对立制约的阴阳平衡过程。  相似文献   
10.
探究《黄帝内经》影响下的《金匮要略》"气化观"。运用历史考察、文本分析等文献研究方法,对先秦两汉文化背景下,《黄帝内经》等著作中"气化"这一概念所体现的哲学、医学内涵进行分析,从道、法、术3个层面揭示在其影响下的《金匮要略》"气化观"的形成原因。秦汉哲学认为"气化"是宇宙万物生成的原因和运动的法则,古代医学认为人体气化遵循天地四时阴阳、五行的运行方式,这些都影响了《金匮要略》健康观、诊疗观及其遣方用药原则的形成。《黄帝内经》对《金匮要略》气化理论的构建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