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8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24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90篇
内科学   194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438篇
预防医学   17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58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丹  吴显宁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2):249-253, 258
目的探讨阶段性认知干预对保护性医疗围手术期肺癌病人的C型行为模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6-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胸外科新入院的住院肺癌病人及家庭照顾者为研究对象,最终干预组(病人+照顾者组)肺癌病人及其照顾者各40例;干预组(病人组)40例;对照组最后有效病例40例。比较3组干预前后的C型行为模式。结果3组病人入院时干预前C型行为模式各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干预后C型行为模式焦虑、抑郁、愤怒、乐观、社会支持5个维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干预后3组C型行为模式愤怒向内、愤怒向外、理智、控制4个维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各组焦虑、抑郁、愤怒向内、愤怒向外4个维度得分下降程度:对照组 < 病人组 < 病人+照顾者组(P < 0.05~P < 0.01);干预后各组乐观和社会支持2个维度得分上升程度:对照组 < 病人组 < 病人+照顾者组(P < 0.05~P < 0.01)。结论阶段性认知干预对保护性医疗肺癌围手术期病人C型行为模式的改善是有效的,而家庭照顾者同步的阶段性认知干预效果则要更优于仅针对病人的阶段性认知干预。  相似文献   
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展至今五十余年,从最初的机械通气治疗到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识别,肺保护通气策略已成临床诊疗共识,但这一策略限制了呼吸机或患者自身呼吸努力对肺部施加的机械压力,脱机困难发生率日趋增加,膈肌功能障碍作用日趋明显,膈肌保护性通气策略应运而出,优化机械通气参数和膈肌负荷,减少人机不同步,可减轻或避免膈肌损伤。但肺保护仍然是机械通气首要考虑的因素,通过最佳方式来降低机械通气的并发症,优化患者呼吸努力,从而达到同时保护肺和膈肌的作用。本文就膈肌保护性通气的概念和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总结14例气道压力释放通气模式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监测与护理。正确评估患者,动态调整气道压力释放通气模式的参数,监测患者自主呼吸、潮气量、通气和氧合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加强呼吸机管路及人工气道密闭性、镇痛镇静和人工气道的护理及气道压力释放通气模式下撤机管理。经过严密监测与护理,14例患者均成功撤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改良保护性肠造口术对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患者的疗效及患者围术期炎性因子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梗阻性乙状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盲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改良保护性肠造口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炎性因子水平、血清胃泌素(GAS)水平、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 Ⅰ期、Ⅱ期手术后,观察组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和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Ⅱ期手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GAS、H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个月的累积复发率、累积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保护性肠造口术应用于老年梗阻性乙状结肠癌患者中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5.
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是影响患者围术期预后的主要原因,需要麻醉科医师重点关注并有效防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围术期实行肺保护策略可减少PPCs。近5年来,围术期肺保护策略研究已成为围术期医学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围术期肺保护是加速康复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策略包括术前风险预测、术中肺保护性通气、术后镇痛及物理治疗等。本综述结合围术期肺保护策略最新进展进行阐述,以提高麻醉科医师对PPCs潜在风险的认识,为制定围术期个体化肺保护方案提供策略。未来还应进一步研究以阐明围术期肺保护策略对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全身麻醉和机械通气会导致肺损伤和炎症因子释放。因此,围术期实施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 PEEP)的应用能增加肺顺应性,改善氧合,减少呼吸机相关肺损伤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个体化PEEP的实施能够明显增大其肺保护效应,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全身麻醉期间个体化PEEP的设置方法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构建保护性约束信息化管理系统,指导临床护士科学决策并合理使用约束用具。方法 2017年5月—11月,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小组讨论等方法构建保护性约束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内容主体,并与计算机中心合作形成规范化的住院患者身体约束评估、上报、监控管理体系,研发信息化管理系统模块,形成保护性约束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试运行逐步完善后投入临床应用。结果保护性约束信息化管理应用前后,护理人员约束实施与决策轮的一致率由78.102%上升至97.321%,患者的约束率由0.906%下降至0.7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保护性约束信息化管理系统后,约束评估指征准确率、约束行为规范率、约束动态观察落实率、约束交接班落实率稳步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护性约束信息化管理系统可替代经验管理帮助护士科学、客观地评估和决策约束使用的指征和时机,规范身体约束流程,指导护士及时上报、动态监控、准确反馈对患者的身体约束。  相似文献   
9.
10.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肺内原因和/或肺外原因引起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因病死率极高备受关注。ARDS患者病理生理特征表现为肺的顺应性降低、肺内通气血流比严重失衡等。机械通气是ARDS患者生命支持的重要手段。本文回顾了近年关于ARDS肺保护通气策略的文献,阐述了其临床应用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