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98篇
  免费   1948篇
  国内免费   2375篇
耳鼻咽喉   1020篇
儿科学   332篇
妇产科学   177篇
基础医学   1875篇
口腔科学   478篇
临床医学   12015篇
内科学   2812篇
皮肤病学   93篇
神经病学   567篇
特种医学   15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篇
外科学   8127篇
综合类   19059篇
预防医学   3654篇
眼科学   6038篇
药学   7663篇
  97篇
中国医学   4114篇
肿瘤学   287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006篇
  2022年   978篇
  2021年   1267篇
  2020年   1773篇
  2019年   1672篇
  2018年   658篇
  2017年   1560篇
  2016年   1591篇
  2015年   1809篇
  2014年   3507篇
  2013年   3538篇
  2012年   4463篇
  2011年   4927篇
  2010年   4616篇
  2009年   4125篇
  2008年   4252篇
  2007年   3729篇
  2006年   3344篇
  2005年   3434篇
  2004年   2952篇
  2003年   2671篇
  2002年   2222篇
  2001年   1868篇
  2000年   1359篇
  1999年   1230篇
  1998年   1010篇
  1997年   883篇
  1996年   818篇
  1995年   670篇
  1994年   564篇
  1993年   373篇
  1992年   285篇
  1991年   253篇
  1990年   202篇
  1989年   212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眼科杂志》2022,(5):371-372
1例6岁男性患儿因双眼视力下降18个月就诊眼科。经眼部检查诊断为双眼球形晶状体伴脱位, 行晶状体摘除联合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后房植入术, 术中、术后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 随访2年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新型光学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 700测量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后眼部生物学参数的变化,并探讨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数计算公式的选择。

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21-01/06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52例57眼。术前和术后3mo使用IOL Master 700完成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角膜曲率(Km)的测量并分析。对不同IOL公式计算时预留的目标屈光值与术后3mo全自动验光仪实际屈光值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

结果:手术前后测量的AL平均值分别为24.20±1.86、24.09±1.86mm,术后AL缩短了0.11mm; ACD值分别为3.08±0.44、4.55±0.36mm(P<0.001),术后ACD加深1.49mm; Km值分别为44.14±1.86、44.14±1.82D(P>0.05)。术前选用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所测结果的屈光误差最小,其次是Holladay Ⅱ及SRK/T公式,Holladay Ⅰ公式所测结果的误差最大(P<0.05)。

结论:白内障术后AL缩短以及ACD加深,度数测算时可考虑增加0.1mm的校正因子。IOL屈光度数计算公式中Barrett Universal Ⅱ公式预测性最佳,其次是Holladay Ⅱ及SRK/T公式。  相似文献   

3.
4.
《中华眼科杂志》2022,(7):481-486
伴随着眼精准生物测量技术以及白内障摘除手术设备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散光矫正和各类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进步,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近年来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屈光性人工晶状体自身固有的缺陷也不容小觑, 目前检查设备并不完美, 作为白内障摘除手术少见或者轻微的并发症, 如后发性白内障、干眼等问题也不断凸显出来。眼科医师必须正确理解和践行屈光性白内障手术, 这条道路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6.
宋美乐 《全科护理》2021,19(27):3886-3888
目的:研究骨性关节炎病人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脱位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86例行THA骨性关节炎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发生髋关节脱位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30),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骨性关节炎THA术后脱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病人年龄、体质指数(BMI)、人工股骨头直径、麻醉方式、体位控制、手术入路、术后搬运不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BMI>30 kg/m2、人工股骨头直径<30 mm、硬膜外麻醉、体位控制不当、后外侧入路、搬运不当是骨性关节炎THA术后发生脱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病人年龄、BMI、人工股骨头直径、麻醉方式、体位控制、后外侧入路、搬运不当均是骨性关节炎THA术后发生关节脱位危险因素,临床需结合对应危险因素合理选择围术期干预措施,可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随着单髁置换术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增多,其并发症也逐渐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希望通过技术的革新以及科技的进步,来进一步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文对单髁置换手术常见并发症做文献综述,来阐述目前学术界对于该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近端胃切除术(PG)人工三角瓣成形后残胃食糜进行流体动力学数值模拟,并计算不同性质胃内食糜的流动特征。方法:构建常规PG和人工三角瓣成形术术后胃仿真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不同粘度胃内食糜反流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结果:站立位姿态时,相对常规PG方案,人工三角瓣成形手术方案表现出较好的抗反流作用;卧位姿态时,当胃内食糜粘度大于0.145 2 Pa[?s,且胃内食糜不超过人工三角瓣情况下,人工三角瓣成形抗反流手术表现出较好的抗反流效果;人工三角瓣抗反流成形手术方案数值模拟结果与临床上患者表现一致。结论:本研究仿真分析为人工三角瓣成形抗反流手术方案的有效性机理分析、临床患者术后饮食及手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提供理论及数值依据。 【关键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抗反流;人工三角瓣;计算流体力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经梨状肌和臀小肌的间隙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效果及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108髋)为本研究对象,其中50例病人(55髋)行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为A组,46例病人(53髋)行经梨状肌和臀小肌间隙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为B组,记录对比2组病人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切口最大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髋关节HHS评分、VAS疼痛评分和下肢功能变化情况、术后6个月病人影像学指标情况(外展角、前倾角、偏心距)和生存质量情况(以SF-36量表表示)。结果A组病人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B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长于B组(P < 0.05~P < 0.01);A组病人术后1、3、7 d的HISS评分低于B组,VAS评分高于B组(P < 0.05~P < 0.01),2组病人术前、术后14、30、90、180 d的HISS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人术后30、90 d“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显著优于A组,术后30 d单腿站立测试时间长于A组,术后90 d的6 min步行测试距离优于A组(P < 0.05),其他时间点2组病人下肢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前倾角小于B组,偏心距大于B组(P < 0.05);B组病人SF-36评分量表肢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和总健康程度得分均优于A组(P < 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经梨状肌与臀小肌间隙入路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损伤更小、恢复更快,近期疗效指标显著优于传统术式,符合快速康复理念,但手术时长显著增加,病人术后前倾角偏大,偏心距偏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中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86例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病变部位分为髋关节炎组和股骨头坏死组,各43例。2组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状况。结果 股骨头坏死组术中出血(86.91±9.69)mL、术后引流(498.65±25.36)mL,少于髋关节炎组的(95.86±9.88)mL、(554.13±29.52)mL;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为(78.36±8.79)min、(10.22±2.03)d,短于髋关节炎组的(91.35±10.57)min、(14.58±2.6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股骨头坏死组治疗后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度评分和总分分别为(33.85±3.42)分、(45.05±4.03)分、(2.27±0.31)分、(3.99±0.35)分、(85.62±6.28)分,高于髋关节炎组的(30.11±3.15)分、(40.63±3.97)分、(2.01±0.27)分、(3.36±0.31)分、(80.33±6.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股骨头坏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髋关节炎组的18.60%(χ2=4.074,P=0.044)。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骨折继发股骨头坏死疗效优于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利于提高远期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