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采用垂直方向支抗控制(VHA)与行生理性支抗(PASS)矫治技术治疗儿童上颌前突病,对其颌平面角变化、颏部形态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76例上颌前突儿童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HA组和未行VHA组,2组患儿均采用PASS矫治术进行矫治,VAH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垂直方向的支抗控制。结果VHA支抗对于上中切牙的唇向前突有明显改善(P < 0.01),支抗控制联合VHA对于牙齿矫形后牙齿在垂直方向上的生长有较好控制(P < 0.05~P < 0.01),从使病人下颌骨在逆时针上前上方旋转,出现治疗后下颌骨向前旋转,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结论对于小儿上颌前突的治疗,特别对于比较困难的矫治病例,往往需要使用各种不同的治疗措施使支抗得到加强,因此能够有简单高效的增强支抗的方式(如垂直方向支抗控制)尤为重要,能够使治疗效果得到提高,使病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我国骨性二类错患者的病因机制是以上颌前突为主,还是下颌后缩为主,根据其病因机制找出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在头颅定位侧位X线片上,以ANB角大于5°作为判定标准,随机选取56例骨性二类错患者为研究样本,以SNA、SNB为分析指标,分析上、下颌在矢状方向上的突、凹程度代表的结构特征,以分析骨性二类错形成的病因机制。结果:所研究的骨性二类错患者中92.9%的患者不存在上颌前突病因机制,67.9%的患者存在下颌后缩病因机制,而且这种上、下颌骨病因机制方面的差异性是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的。结论:我国骨性二类错患者是以下颌后缩为主要机制的,提示要注重对于这种骨性二类错患者的早期下颌前移矫治,而在对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已过的患者,要注意使用能代偿这种下颌后缩骨性机制的矫治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骨型上颌前突的早期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种植支抗非拔牙矫治成人上颌前突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50例上颌前突畸形成人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支抗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对照组(传统强支抗组)20例和观察组(种植支抗非拔牙矫治组)30例。结果观察组上颌前突患者上中切牙切缘到Y轴的距离(U1-Y)、下中切牙切缘到Y轴的距离(L1-Y)、上第一磨牙冠近中点到Y轴的距离(U6-Y)、下中切牙长轴和下颌平面所形成的后上夹角(L1-MP)、上、下中切牙长轴之间的夹角(U1-L1)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锈钢微螺钉种植系统矫治成人上颌前突畸形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种植支抗非拔牙矫治成人上颌前突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夏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上颌前突畸形成人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强支抗矫治,治疗组患者采用种植支抗非拔牙矫治,比较两组患者矫治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的矫治方法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L1-Y、U1-Y、L1-MP、U6-Y及U1-L1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支抗非拔牙矫治成人上颌前突畸形效果显著,可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口腔医学》2013,(9):630-632
本研究导入一种口腔肌肉机能训练法(MFT法)来治疗上颌前突临床患者1例,从而除去口腔不良习惯,进一步评价MFT治疗在临床中的效果。选日本冈山大学进修期间,就诊于正畸科上颌前突患者1例,同意参加本次研究。治疗后上颌前突明显改善,原有关节弹响消失。MFT训练法对于因口唇肌力量不足,舌癖等引发的上颌前突的治疗,具有相当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微螺钉型种植体在上颌前突正畸治疗中的支抗应用,同时与口外弓配合Nance弓等传统支抗相比较,总结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不足以及注意事项。方法选择上颌严重前突的拔牙矫正患者24人,矫治设计需强支抗,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2人,试验组用微螺钉型种植体支抗结合滑动直丝弓技术,对照组用口外弓加Nance弓或者横腭杆结合滑动直丝弓技术,对治疗前后利用X线头颅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试验组上颌第一磨牙在前后向未发生明显移动(P>0.05),而对照组上颌第一磨牙平均前移3.7 mm,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微螺钉型种植体有效治疗上颌前突畸形,可代替口外弓配合Nance弓等传统强支抗,具有舒适、操作简便灵活,可即刻受力,不依赖于患者合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中年人上颌前突错he的修复正畸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修复正畸法对中年人上颌前突错he治疗的疗效。方法 应用 修复正畸法在短时间内对18例中年人(女性16例,男性2例,平均年龄45.6岁)上颌前突进行治疗,并以X线以头颅侧定位位片分析方法,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修复正畸法治疗,上中切片牙轴明显舌侧倾斜,上下中切牙构成角度趋于正常,覆he、覆盖关系基本接近正常;上下唇软组织最前点明显后退,侧貌形态显著改善。结论 修复正畸法为不适合正畸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