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7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328篇
内科学   126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049篇
预防医学   201篇
药学   909篇
  3篇
中国医学   22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氨茶碱常规剂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及药物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5—10月武汉大学附属同仁医院收治的100例AECOPD患者,按照血药浓度高低程度分为A(<5 mg/L)、B(≥5 mg/L且<15.00 mg/L)、C(≥15 mg/L)三组,比较三组患者使用常规剂量氨茶碱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6MWT)、血气分析及肺功能变化、性别、年龄与氨茶碱血药浓度的相关性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使用氨茶碱治疗后,B组、C组的临床疗效均高于A组;3组患者6MWT(F=0.23)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aO_2(F=172.5,P<0.001)、PaCO_2(F=161.06,P<0.001)、SaO_2(F=27.99,P<0.001)、FEV1(F=79.94,P<0.001)、FVC(F=19.05,P<0.001)及FEV1/FVC(F=123.30,P<0.001)各项指标水平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氨茶碱浓度高于男性,氨茶碱血药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3,P=0.023),性别与氨茶碱血药浓度呈正相关(r=0.227,P=0.023),年龄与氨茶碱血药浓度无相关关系(P=0.88)。60岁以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较其余各年龄段偏高,而各年龄段之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患者使用氨茶碱治疗,应充分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生理等因素,女性患者及老年患者应适当减少用量,以防不良反应发生。同时监测氨茶碱血药浓度并调控在5~15 mg/L。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究氨茶碱对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出生的胎龄不满31周的早产儿9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在出生后立即使用氨茶碱,对照组则采取常规预防处理,对比两组早产儿的BPD发病率及发病严重程度,呼吸机使用、吸氧及住院时间,病死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病率。结果观察组的BPD发病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发病后的轻度病情例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94,P <0.05;观察组早产儿的呼吸机使用、吸氧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6.33、4.86、8.02,P <0.05;观察组早产儿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氨茶碱能够有效减少早产儿BPD的发病率,减轻BPD的病情严重度,缩短早产儿的住院治疗时间,降低病死率,同时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早产儿家属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氨茶碱和多索茶碱两种药物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11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氨茶碱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哮喘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药物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肺功能指标在药物治疗前后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用药原因导致出现的不良反应仅有3例,少于对照组的10例(P <0.05);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为69.0%(P <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多索茶碱实施治疗,能够大幅度的改善患者肺功能相关指标,缩短临床用药时间,减少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郑雨林 《海峡药学》2016,(3):166-167
目的:本文就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对比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方法就我院2014年01月01日至2015年01月01日就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并将120例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通过随机分类的方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其中,干预组的60例患者采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对照组的60例患者采用氨茶碱治疗。同时,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后发现,干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干预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的人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上述实验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后发现,使用多索茶碱的方式治疗支气管哮喘不仅能够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而且能够减少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的人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氨茶碱和多索茶碱对高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部症状、通气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方便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高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共100例,以随机区组法分为氨茶碱组(50例)和多索茶碱组(50例),分别采用氨茶碱和多索茶碱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氨茶碱组和多索茶碱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00%,94.00%;氨茶碱组患者治疗后FEV1、PEF及FEV1/FVC水平分别为(3.09±1.02)L,(5.14±1.17)L/s,(63.10±14.97)%;多索碱组患者治疗后FEV1、PEF及FEV1/FVC水平分别为(3.74±1.15)L,(5.97±1.42)L/s,(74.55±17.74)%;多索茶碱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治疗后肺部通气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氨茶碱组(P<0.05);同时氨茶碱组和多索茶碱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00%,6.00%;多索茶碱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氨茶碱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治疗高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均优于氨茶碱,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氨茶碱与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AO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1日-2018年9月30日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AOP患儿资料,选取应用氨茶碱治疗的48例患儿纳入治疗1组,另选取应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48例患儿纳入治疗两组。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指标、AOP并发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组和治疗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两组患儿给氧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治疗1组(P<0. 05)。治疗两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颅内出血(ICH)、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生率均低于治疗1组(均P<0. 05)。治疗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治疗1组(均P<0. 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更显著,且可降低并发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枸橼酸咖啡因与氨茶碱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 以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作为试验对象。其中以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48例为对照组:使用氨茶碱治疗,首剂负荷剂量5 mg/kg,30 min静脉泵入,12 h后给予维持剂量2 mg/kg,每12 h 1次,静脉泵入;以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52例为观察组:使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首剂负荷剂量20 mg/kg,静脉泵入,24 h后给予维持剂量5 mg/kg,每24 h 1次,静脉泵入。比较两组患儿呼吸暂停发生率、氧疗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脑室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炎、早产儿视网膜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1)观察组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儿脑室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率及辅助通气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8.7%) vs 3(5.7%),χ2=3.98,P<0.05] ;[19(39.6%) vs 10(19.2%),χ2=5.05,P<0.05];[10(20.8%) vs 2(3.8%),χ2=6.85,P<0.05];[18(37.5%) vs 10(19.2%),χ2=4.04,P<0.05];3)两组患儿在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生率、病死率、氧疗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的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在防治早产儿呼吸暂停疗效及改善早产儿近期预后优于氨茶碱,但远期预后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0.
丁斌 《浙江医学》2016,38(24):1977-1979,1988
目的观察并比较枸橼酸咖啡因及氨茶碱对早产儿不同时相血糖的影响程度。方法选择新生儿监护室诊断为原发性呼吸暂停的出生胎龄<34周的早产儿1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咖啡因组与氨茶碱组各86例。比较两组早产儿用药前及用药后15、30min、1、1.5、2、4、6、12、12.5、24.5、36.5和48h血糖的变化。结果两组早产儿用药后除6、12和48h血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用药后时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咖啡因组早产儿用药后30min血糖值上升,至1h达峰值,后逐渐回落;用药后30min、1、1.5、2及24.5h血糖值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氨茶碱组早产儿用药后血糖值上升,30min达峰值,后逐渐回落;用药后15、30min、1、1.5、2、4、6、12.5、24.5、36.5h血糖值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可引起早产儿血糖升高,但升高幅度较氨茶碱小、持续时间也较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