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4188篇 |
国内免费 | 755篇 |
完全免费 | 1080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46023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91篇 |
2021年 | 346篇 |
2020年 | 374篇 |
2019年 | 444篇 |
2018年 | 281篇 |
2017年 | 1139篇 |
2016年 | 1080篇 |
2015年 | 1303篇 |
2014年 | 2619篇 |
2013年 | 2783篇 |
2012年 | 2856篇 |
2011年 | 3162篇 |
2010年 | 3074篇 |
2009年 | 2685篇 |
2008年 | 2797篇 |
2007年 | 2464篇 |
2006年 | 2159篇 |
2005年 | 2088篇 |
2004年 | 1786篇 |
2003年 | 1676篇 |
2002年 | 1493篇 |
2001年 | 1588篇 |
2000年 | 1351篇 |
1999年 | 1097篇 |
1998年 | 938篇 |
1997年 | 877篇 |
1996年 | 732篇 |
1995年 | 647篇 |
1994年 | 532篇 |
1993年 | 393篇 |
1992年 | 282篇 |
1991年 | 250篇 |
1990年 | 216篇 |
1989年 | 158篇 |
1988年 | 59篇 |
1987年 | 48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2464例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多中心单盲研究 总被引:133,自引:0,他引:133
Zhao JZ Zhou DB Zhou LF Wang RZ Wang DJ Wang S Yuan G Kang S Zhao YL Ji N Ye X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2):2238-2242
目的对比高血压脑出血的传统开颅、CT引导血肿吸引和微骨窗入路三种手术方法,分析手术疗效。方法2001年9月至2003年11月10日,国内135家医疗单位手术治疗2464例出血性脑卒中病例,完成3个月随访,采用多中心单盲研究方法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疗效。结果2464例中传统组639例,微骨窗组409例,吸引组1416例。1个月累计病死率19.3%,3个月累计病死率21.1%。术前Glasgow昏迷评分(GCS)≤8分的病人,术后3个月病死率是GCS≥8分的3.5倍;术后有并发症者,术后3个月病死率是无并发症者的4.4倍;丘脑出血术后3个月病死率是皮层出血病人的2.4倍。3个月的病死率传统组(24.6%)高于微骨窗组(17.6%)和吸引组(20.6%)。三组间术后并发症,传统组(29.9%)与吸引组(2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微骨窗入路及CT引导吸引术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病死率与致残率,以及预后的改善情况,优于传统开颅组。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高血压与心理障碍 总被引:102,自引:5,他引:97
冠心病、高血压与心理障碍叶志荣杨菊贤一、心理障碍与冠心病心理障碍是指患者为各种躯体的或精神的不适感、强烈的内心冲突或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所苦恼,常持续存在或反复出现,患者力图摆脱,却无能为力,因而常感到痛苦,对工作、学习或生活往往产生不利的影响。常见的心...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华阳社区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及代谢综合征基线调查 总被引:95,自引:0,他引:95
目的 调查上海市区40岁以上自然人群代谢综合征及有关疾病的患病情况。方法 采用多级分层随机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血脂谱、BMI、血压及心电图测定。结果 上海华阳社区40岁以上中老年人中糖尿病、糖耐量减退/空腹血糖减损、高血压、血脂紊乱、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分别为13.06%、12.91%、47.04%、84.29%、38.67%、及13.06%。结论 上海城市社区40岁以上中老年人中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很高。 相似文献
4.
我国十组人群高血压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87,自引:0,他引:87
目的 调查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研究人群为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10个年龄为35~59岁的人群,共计25656人。用统一设计、统一表格和统一标准化的调查方法,按国标规定方法测量血压。结果经过平均5年的定群随访,确诊高血压年发病率男性为1.20%,女性为1.07%,临界及以上分别为3.27%和2.68%。同患病率一样,人群间存在着北方高(3.01%~5.62%)南方低(0.76%~1.50%)的趋势。在工、农、渔不同职业、不同性别间也存在着明显差别。多元回归分析还表明,基线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水平和体重指数对高血压发病率的影响最为明显。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体重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未来5年内,确诊高血压发病危险增加9%;在正常范围内的SBP每增加1.3kPa(10mmHg),未来5年内确诊高血压发病危险增加71.5%。DBP每增加1.3kPa(10mmHg),确诊高血压发病危险增加102.4%。此外,分层分析表明,在35~59岁之间,年龄越小,相对危险增加幅度愈大。结论高血压的一级预防应在35岁前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患者不遵医行为原因分析与健康教育 总被引:69,自引:1,他引:68
屈学勤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2):179-180
我国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已达 11.2 % ,即全国患病人数已达 90 0 0万[1] 。 1991年我国高血压普查资料显示 ,高血压病患者中降压药服药率城市为 17.1% ,农村为 5 .4 % [1] ,可见高血压病的治疗率非常低 ,其主要原因是高血压病患者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遵医行为。我们对 2 0 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不遵医行为的调查 ,分析其相关因素 ,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 ,使患者认识到遵医行为的重要性 ,积极配合治疗 ,以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资料与方法一、资料选择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月在我科诊治的高血压病患者 2 0 0例 (高血压病诊断标准依据WH… 相似文献
6.
甘露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 总被引:63,自引:2,他引:61
目的 探讨甘露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及如何正确使用甘露醇。方法 选择93例高血压性幕上性非丘脑脑出血、脑压增高不突出、发病6hx内脑CT血肿〈30ml的患者,分为24h内应用甘露醇组(46例)和不用甘露醇组(47例);48h复查脑CT,血肿增大超过33%为早期血肿扩大,分析发病24h内应用甘露醇对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结果 发病24h内使用甘露醇组发生早期血肿扩大14例(14/46),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 总被引:59,自引:4,他引:55
一、高血压的现状与流行趋势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94万人群抽样普查,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了25%。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 为了遏制这一心血管病高峰的到来,保证人民健康,保证下一世纪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积极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同时控制整个人群的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研究四十年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为探讨我国高血压的发病情况,研究高血压的防治和发病机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血压研究室与流行病学研究室,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理学系及药物研究所药理学研究室自1959年始陆续开展了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和人群防治试点、高血压治疗研究、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和中药降压作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增高,自1959年的5.11%,上升至1979年的7.73%和1991年的11.26%。但患者的知晓率仅26.3%,治疗率仅12.1%,控制率仅2.8%。体重超重和经常饮酒是我国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钠、低钾、低钙及低蛋白饮食是血压升高的因素。我国人群中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2)建立了我国高血压诊断和分期标准。发现在我国高血压患者中继发性高血压仅占1.1%。率先提出了大动脉炎的概念并发现大动脉炎是肾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对患者进行身心教育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加以低剂量的复方降压制剂有效地促进了群防群治工作的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实验证实,对高血压性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治疗可明显降低其再发和死亡危险。(3)对实验性高血压大鼠阻力动脉平滑肌收缩机制研究证明,血管平滑肌细胞Ca2 转运、利用、代谢及其调控因素均发生一系列变化,并具有遗传因素,这是血液循环外周 相似文献
9.
中国14省市高血压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目的了解2002年中国高血压流行病学现状,为进一步控制高血压病奠定基础.方法选取中国南北方共14省市的自然人群进行整群抽样调查,采用国际通用的标准化调查方法,在人群中进行以高血压为主要内容的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并统计结果.结果调查人数为29 076人,患有高血压的为9872人.高血压总患病率标准化后为27.86%,男性病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4.72%,女性为25.34%,男性高于女性,年龄分组显示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各地区患病率进行比较显示北方高于南方,男性中河北省最高为47.89%,广东省最低为18.59%;女性中河北省最高为38.30%,湖北、山东较低.且有自北向南减低的趋势.高血压知晓率为60.7%,治疗率标准化后为37.7%,控制率为5.7%.结论中国高血压的患病率比较高,而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偏低.在我国仍需要改善高血压的预防、检测和治疗状况.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