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9,(5):537-538
目的:通过孕早期超声对胎儿颅内透明层(IT)及后颅窝(CM)的测量,以达到筛查胎儿开放性脊柱裂(OSB)、Dandy-Walker(D-W)畸形的目的。方法:超声获取7 718例孕11~13+6周胎儿头部正中矢状切面3D容量数据,检测胎儿颈后透明层(NT)、IT、CM等指标。孕中期行超声结构筛查及随访,将患儿分为正常组7 708例、OSB组9例和D-W畸形组1例,比较3组IT、CM的区别。结果:正常组IT值0.60~2.40 mm,CM值0.60~2.60 mm,正常组IT、CM的显示率为95.99%;OSB组7例无法清晰显示IT,2例IT值<0.60 mm;D-W畸形组1例IT不显示,CM值3.60 mm。结论:孕早期OSB及D-W畸形胎儿正中矢状面CM结构较正常胎儿发生相应改变。孕11~13+6周胎儿的IT不显示是早期诊断OSB的重要线索;CM增宽可能预示着D-W畸形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将研究在产前胎儿畸形早期(孕11-13+6周)筛查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的效果。方法在本文的临床研究中将选取笔者所在科室对1560例孕期为孕11-13+6周的孕妇行超声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1560例孕妇中,对正常胎儿中成功检测胎儿颈后透明层NT厚度1520例,胎儿鼻骨NB长度1489例,而胎儿NT厚度的成功率为97.43%,NB长度的成功率为95.45%;在本组1560例孕妇中共筛查出33例胎儿畸形(畸形率为2.12%)。结论通过对孕期为11-13+6周的孕妇行超声检查,可筛查存在严重解剖结构畸形和染色体异常胎儿,通过早期筛查畸形胎儿可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对提高我国优生优育水平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孕早期胎儿颈后透明层(NT)显著增厚(≥6 mm)与妊娠结局的关联性,为临床医生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进行孕早期单胎NT测量的12 352例孕妇,选择其中NT≥6.0 mm的62例进行妊娠结局追踪随访,随访内容主要包括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及新生儿出生后健康状况。结果12 352例NT测量病例中,NT值≥3.0 mm者522例,其中NT≥6.0 mm者62例。NT≥6.0 mm者中有42例于20周前终止妊娠,27例(43.5%)行产前诊断提示为染色体病。20例继续妊娠病例中,6例(30%)胎儿中孕期彩超复查未见明显结构异常,且增厚的NT完全消失颈后皮肤厚度(NF)6.0 mm。出生后随访(6~24个月)发现6例新生儿均健康存活,未发现智力问题或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症状。3例(15%)胎儿20周前发现胎死宫内;2例(10%)胎儿于孕中期系统彩超诊断为胎儿颈后淋巴水囊瘤;2例(10%)胎儿中期结构筛查NF6.0 mm;5例(25%)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1例(5%)诊断为膈疝,1例(5%)失访。结论胎儿孕早期NT显著增厚与染色体病及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等结构异常有明显相关性,但不应作为孕妇终止妊娠的唯一指征。当排除了胎儿染色体异常及中孕期结构筛查未见异常时,胎儿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龄与适龄孕妇行超声检查胎儿颈后透明层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孕期(11 ~13+6周)做超声检查的孕妇765例,分为适龄孕妇组(年龄<35岁)和高龄孕妇组(年龄≥35岁),比较适龄和高龄孕妇超声检查颈后透明层(NT)厚度异常结果以及妊娠结局胎儿异常率的差异;比较胎儿异常和胎儿正常产妇的NT异常结果的差异,以及分析NT异常预测胎儿异常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结果 高龄孕妇NT异常13例(8.72%)高于适龄产妇18例(2.9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x2=10.32,P<0.05).高龄孕妇胎儿异常10例(6.71%)高于适龄产妇12例(1.9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12,P<0.05).妊娠结局胎儿异常的产妇NT异常19例(86.36%)高于胎儿正常孕妇的12例(1.6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73.22,P<0.05).NT异常可预测孕妇的胎儿异常妊娠结局,其灵敏度为90.48%,特异度为98.38%,阳性预测值为61.29%,阴性预测值99.59%,准确性为98.04%.结论 高龄孕妇更易发生NT异常以及胎儿异常,且胎儿异常的孕妇NT异常率高于胎儿正常的孕妇,早期NT检查是筛查胎儿异常的重要超声指标. 相似文献
5.
超声筛查孕11~13+6周胎儿畸形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在孕11~13+6周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本院建卡的1 153名孕妇,孕11~13+6周超声系统观察胎儿解剖结构,测量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和鼻骨长度,并跟踪随访。结果⑴1 153例胎儿的全程随访中发现孕期及新生儿期异常者26例,正常儿1 126例,失访1例;⑵建立孕11~13+6周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和鼻骨长度正常参考值;⑶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及鼻骨长度的检测成功率分别为98.04%和95.02%;⑷26例异常胎儿中包括孕期发现胎儿畸形16例(孕11~13+6周超声诊断胎儿畸形5例,孕11~13+6周后超声诊断胎儿畸形11例)、染色体异常3例,胎死宫内5例,产前无异常发现、新生儿发现异常者2例。结论孕11~13+6周超声检查可筛查严重解剖结构畸形和染色体异常胎儿,在早孕期终止妊娠能大大降低孕妇身体和心理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孕11~13+6周胎儿颈后透明层厚度(NT)超声检查图像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超声诊断科于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开展品管圈活动,选定活动主题为“提高11~13+6周NT超声检查图像达标率”。对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前)进行11~13+6周NT超声检查的14 992例检查者超声图像质量进行收集及分析,对上述超声图像质量进行打分,评判是否达标并统计,然后进行超声图像质量达标与不达标要因分析,设定活动目标、拟定对策。于2020年8月至9月实施拟定对策、确认效果并标准化持续实施。采用χ2检验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和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的11~13+6周NT超声检查图像达标率的差异。 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统计发现11~13+6周NT超声检查的11 482例检查者超声图像,其中达标10 576人次,不达标906人次,11~13+6周NT超声检查图像达标率为92.1%,11~13+6周NT超声检查图像达标率由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84.9%(12 728/14 992)升至实施后的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00,P<0.001)。 结论品管圈可有效提升11~13+6周NT超声检查图像达标率,提升超声医学专业质量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对云南全省范围内胎儿颈后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截断值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GE Volusion E8)的四维容积探头对1 000例来自云南全省范围内的年龄在20~45岁、孕11周~13+6周的孕妇进行胎儿颈后透明层标准测量.结果 在获得的所有NT标准测量值中,有97例超声发现有胎儿和/或其附属物异常,是NT值超过英国胎儿医学基金会规定的NT截断值2.7 mm,占9.7%,而这97例孕妇中仅有30例年龄在35岁或以下,其余67例孕妇年龄均在35岁以上.对这97例孕妇的追踪随访调查发现,有64例孕妇的胎儿出现了除NT增厚外的其它超声指标,占66%,对这97例孕妇均进行了介入性检查及诊断,有49例染色体正常,有48例证实有染色体异常,.其中18例为21一三体综合征,对这48例孕妇进行了引产手术,术后胎儿和超声对照证实有多发畸形;而其他染色体正常的49例胎儿出生后有17例有先天性缺陷,其余32例随访至今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 以第95百分位数2.7 mm作为云南全省范围内年龄在20~45岁、孕11周~孕13+6d的孕妇之胎儿的NT截断值比较具有可靠性,年龄在35岁或以上的孕妇怀有NT增厚的胎儿及染色体异常的胎儿的机率要高于年龄在35岁以下的孕妇. 相似文献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