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非小细胞肺癌A549和A549/顺铂(DDP)细胞株ERCC1和ERCC2的表达对DDP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靶向基因siRNA-ERCC1和siRNA-ERCC2,并构建载体,通过前期转染A549/DDP细胞,筛选出沉默ERCC1和ERCC2基因表达最优的小分子RNA片段及最佳的作用时间,再将筛选出来的最优片段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入A549细胞,观察其转染效率,使用RT-PCR及细胞免疫组化分别检测转染后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变化;利用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IC50,观察其对DDP耐药性的变化;再根据实验结果,从A549和A549/DDP细胞株中选定一株能够被逆转耐药的细胞接种于12只裸鼠皮下,观察裸鼠成瘤时间,并加用DDP局部化疗4次,记录肿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通过siRNA-ERCC1和siRNA-ERCC2转染A549细胞株后,其ERCC1mRNA相对表达量为104.097 8±8.551 3,未转染组为128.465 6±12.360 4;ERCC2 mRNA相对表达量为90.415 7±7.882 1,未转染siRNA-ERCC2组为123.310 0±10.999 2。转染组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小于未转染组,P<0.05。转染A549细胞后,转染组ERCC1和ERCC2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982 1±0.518 7和2.087 1±0.655 2,明显低于未转染组ERCC1(4.576 4±1.271 1)和ERCC2(5.680 0±1.416 7),P<0.01;MTT结果提示,siRNA-ERCC1和siRNA-ERCC2转染细胞A549后的IC50分别为(20.322 7±0.452 1)和(20.394 7±0.479 4)μg/mL,与未转染组(21.062 4±0.766 4)μ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A549细胞后未发现逆转DDP耐药的效果,故筛选出A549/DDP细胞株。siRNA-ERCC1转染组的肿瘤体积为(144.63±7.67)mm3,siRNA-ERCC2转染组为(130.65±8.45)mm3,均明显小于未转染组的(252.35±12.36)mm3,P<0.01。结论高效的特异性siRNA能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ERCC1和ERCC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并能使A549/DDP细胞株对DDP的耐药性降低,但不能改变A549细胞株对DDP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靶向GST-π、polβ的siRNA重组慢病毒在裸鼠体内对人食管鳞癌顺铂耐药株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细胞法建立裸鼠人食管癌细胞细胞EC9706及其耐药细胞EC9706/cDDP移植瘤模型,观察其成瘤性和体内耐药性。利用靶向GST-π、polβ的siRNA重组慢病毒感染具有 MDR表型的裸鼠移植瘤,以期达到封闭GST-π、polβ的转录和表达,检测移植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变化。结果 cDDP 联合靶向GST-π的siRNA慢病毒GSTsi2处理组中观察到移植瘤体积与cDDP组及PBS对照组比较,体积显著减小,表明经cDDP联合GSTsi2处理后,可明显恢复移植瘤细胞对 cDDP的敏感性。而在cDDP联合靶向polβ的siRNA慢病毒polsi1处理组中移植瘤体积与cDDP及PBS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移植瘤细胞对cDDP的敏感性无明显改变。结论靶向GST-π的重组慢病毒可有效逆转食管癌细胞的耐药性,靶向polβ的重组慢病毒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朱振双  陈伟庆  房殿亮  张杨 《中国药房》2012,(41):3888-3890
目的:利用p15-shRNA表达载体干扰细胞周期相关基因p15,探讨p15基因对人肝癌HepG2顺铂耐药细胞周期和耐药性的影响。方法:用梯度浓度的顺铂诱导HepG2细胞耐药并建立动态耐药模型HepG2/顺铂/2.0,以不同浓度(30、60、90nmol·L-1)的干扰质粒p15-shRNAY2和阴性对照质粒(shRNA-F)转染HepG2/顺铂/2.0细胞后48h检测p15荧光阳性细胞,筛选最佳干扰浓度;以筛选结果转染HepG2/顺铂/2.0细胞,与未转染细胞和阴性对照转染细胞比较,检测细胞存活情况、周期分布和p15、Bcl-2、Bax的蛋白表达。结果:最佳干扰浓度为60nmol·L-1;与未转染细胞和阴性对照转染细胞比较,p15-shRNAY2转染细胞的存活率明显增加,G1期细胞明显减少,p15、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均<0.01)。结论:p15-shRNA可抑制p15基因表达,干扰细胞周期使G1期的比例减少,增加HepG2/顺铂/2.0对顺铂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增免抑瘤方(ZMYL)对顺铂耐药卵巢癌裸鼠耐药调控基因HIF-1α、Glut1、MDR1、P-g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顺铂耐药人卵巢癌细胞株COC1/DDP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顺铂组(DDP),联合组(DDP联合中药),各组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共3周。定期测量瘤体最大、最小径线,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给药结束后处死裸鼠,剥取瘤体计算瘤重及抑瘤率,免疫组化测定瘤体HIF-1α、Glut1的表达,定量RT-PCR测定瘤体MDR1、P-gp的表达。结果①抑瘤率:联合组抑瘤率最高,达(59.26±6.86)%,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各剂量组均有一定的抑瘤作用,抑瘤率低于顺铂组(P<0.01)。②免疫组化结果:联合组HIF-1α的表达最低(P<0.01);中药高、中剂量组HIF-1α的表达较顺铂组降低(P<0.01);低剂量组与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以及中药高剂量组Glut1的表达低于顺铂组(P<0.01);中剂量组与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高于顺铂组(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定量RT-PCR结果:顺铂组MDR1、P-gp的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1);联合组以及中药各剂量组MDR1、P-gp的表达较顺铂组降低(P<0.01)。结论增免抑瘤方辅助化疗可逆转耐药卵巢癌裸鼠对顺铂的耐药性,增强其抑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瘤体内缺氧标记物Glut1、HIF-1α的表达,下调多药耐药基因MDR1、P-gp的表达,从缺氧介导的"药泵"耐药机制途径改善卵巢癌化疗耐药。  相似文献   
5.
AKT2通过调控p27表达逆转卵巢癌顺铂耐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涛  夏曦  卢运萍  马丁 《肿瘤》2008,28(6):459-462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中蛋白激酶B beta(v-akt murine thym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2,AKT2)与p27在卵巢癌多细胞球体顺铂耐药中的作用。方法:三维培养获得人卵巢癌多细胞球体(multi—cellular spheroids,MCS);Western印迹法分析p27及AKT2表达;构建AKT2干扰载体,脂质体法转染A2780细胞后三维培养形成多细胞球体,不同浓度顺铂处理后通过FCM法检测细胞凋亡,MTT法比较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结果:Western印迹法结果提示,MCS中AKT2及p27的表达高于单层细胞;转染AKT2干扰载体(shRNA—AKT2)的MCS中AKT2、p27表达量较未转染MCS及转染空载体的MCS明显降低。流式细胞仪分解结果表示,不同浓度顺铂作用后,MCS凋亡率明显低于单层细胞;转染shRNA—AKT2的细胞球凋亡率较未转染MCS及转染空载体的MCS升高。MTT法示瞬时转染shRNA—AKT2的细胞球顺铂对细胞抑制率较未转染MCS及转染空载体的MCS升高。结论:干扰AKT2可降低p27的表达,从而逆转卵巢癌对顺铂的化疗耐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顺铂(DDP)、洛铂(LBP)、紫杉醇(PTX)、吉西他滨(GEM)对卵巢癌SKOV3细胞及顺铂耐药SKOV3/DDP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培养基中不含药物的处理组为对照组,加入不同浓度化疗药物的处理组为实验组。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MTT法测定单药应用、双药联合使用对两种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变化。【结果】SKOV3∕DDP细胞耐药指数为7.10&#177;2.19。紫杉醇、洛铂、吉西他滨对两种细胞的抑制率无明显差别。洛铂、紫杉醇、吉西他滨两药联合组与相应单一用药组相比,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其中吉西他滨+洛铂及紫杉醇+洛铂组抑制率明显增高。相同浓度顺铂作用48h后,SKOV3/DDP细胞的凋亡率低于SKOV3细胞。洛铂、紫杉醇、吉西他滨作用两种细胞48h后,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顺铂、洛铂与紫杉醇、吉西他滨主要作用于不同的细胞周期。【结论】SKOV3/DDP细胞对紫杉醇、洛铂、吉西他滨无交叉耐药。联合用药有高效协同抑制细胞生长作用,临床治疗卵巢癌顺铂耐药患者可考虑选择吉西他滨+洛铂、紫杉醇+洛铂联合化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能否增强顺铂对耐药性卵巢癌细胞的DNA损伤效应。方法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COC1/DDP以顺铂处理,同时在给予药物后加以超声辐照。以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实验)检测DNA损伤。结果对照组、DDP组、US组及DDP+US组的慧星长度(像素)分别为26.9&#177;2.86、48.4&#177;14.29、31.3&#177;3.42、71.7&#177;8.90。DDP组、DDP+US组对细胞DNA的损伤均较对照组高(P〈0.05、P〈0.05)。结论增强顺铂对DNA的损伤是超声逆转卵巢癌细胞顺铂耐药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顺铂耐药卵巢癌细胞化疗敏感性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顺铂(DDP)。洛铂(LBP)。紫杉醇(PTX)。吉西他滨(GEM)对卵巢癌SKOV3细胞及顺铂耐药SKOV3 /DDP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培养基中不含药物的处理组为对照组,加入不同浓度化疗药物的处理组为实验组。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MTT法测定单药应用。双药联合使用对两种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变化。【结果】 SKOV3∕DDP细胞耐药指数为7.10 ± 2.19。紫杉醇。洛铂。吉西他滨对两种细胞的抑制率无明显差别。洛铂。紫杉醇。吉西他滨两药联合组与相应单一用药组相比,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其中吉西他滨 + 洛铂及紫杉醇 + 洛铂组抑制率明显增高。相同浓度顺铂作用48 h后,SKOV3/DDP细胞的凋亡率低于SKOV3细胞。洛铂。紫杉醇。吉西他滨作用两种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顺铂。洛铂与紫杉醇。吉西他滨主要作用于不同的细胞周期。【结论】 SKOV3/DDP细胞对紫杉醇。洛铂。吉西他滨无交叉耐药。联合用药有高效协同抑制细胞生长作用,临床治疗卵巢癌顺铂耐药患者可考虑选择吉西他滨 + 洛铂。紫杉醇 + 洛铂联合化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miR-130a在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miR-130a与卵巢癌对顺铂耐药的关系。方法以浓度梯度递增法构建卵巢癌耐顺铂细胞株,MTT法对耐药细胞株进行鉴定并测定耐药指数,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并分析各细胞株中miR-130a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A2780/CIS1、A2780/CIS2和SKOV3/CIS(P<0.05),其耐药指数分别为30.2、5.3和24.5。荧光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miR-130a在卵巢癌耐药细胞株中存在稳定的异常高表达(P<0.05),A2780/CIS1、A2780/CIS2以及SKOV3/CIS中miR-130a表达分别较亲本细胞平均上调30.51倍、4.87倍和24.43倍。各耐药细胞中miR-130a表达上调倍数接近于各自的顺铂耐药指数。结论 miR-130a表达的上调可能与卵巢癌细胞株对顺铂的耐药性密切相关。推测抑制miR-130a的表达有助于逆转卵巢癌顺铂耐药性,miR-130a有望成为逆转卵巢癌顺铂耐药性的潜在基因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沉默着色性干皮病A(XPA)基因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耐药细胞株顺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实时定量PCR(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XPA的表达情况.应用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549/DDP细胞经XPA-shRNA转染后XPA-mRNA及其蛋白表达.通过MTT法检测沉默XPA基因后A549/DDP细胞凋亡情况及其对顺铂的敏感性.结果:肺癌组织XP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沉默XPA基因能够促进A549/DDP细胞凋亡,并能提高A549/DDP对顺铂的药物敏感性.结论:沉默XPA基因表达能够逆转肺癌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