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4篇 |
免费 | 65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9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200篇 |
内科学 | 137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2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79篇 |
综合类 | 500篇 |
预防医学 | 154篇 |
药学 | 282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77篇 |
肿瘤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123篇 |
2013年 | 124篇 |
2012年 | 140篇 |
2011年 | 169篇 |
2010年 | 154篇 |
2009年 | 141篇 |
2008年 | 157篇 |
2007年 | 102篇 |
2006年 | 87篇 |
2005年 | 55篇 |
2004年 | 52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mAlb/Cr)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肾损害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入组65例恶性肿瘤患者,分别在化疗前、后检测血清Cys C和NGAL及U-mAlb/Cr水平,并以5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各组血清Cys C和NGAL及U-mAlb/Cr.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Cys C和NGAL及U-mAlb/Cr化疗前分别为(2.28±1.21)mg·L-1、(158.58±20.13)ng·mL-1、(60.12±0.81)mg·g-1,化疗后分别为(3.05±1.68)mg·L-1、(237.29±25.67)ng·mL-1、(96.54±12.91)mg·g-1;健康体检者分别为(0.84±0.16)mg·L-1、(32.74±2.63)ng·mL-1、(4.15±0.47)mg·g-1,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ys C和NGAL及U-mAlb/Cr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均<0.05),且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清Cys C和NGAL及U-mAlb/Cr水平均明显高于化疗前(P均<0.05).结论 血清Cys C和NGAL及U-mAlb/Cr水平对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肾损害早期发现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氨氯地平组40例,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厄贝沙坦组40例,给予厄贝沙坦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的血压、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结果:2组病人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组24 h尿蛋白排泄率及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氨氯地平组,一氧化氮、内皮舒张功能均明显高于氨氯地平组,内皮素水平低于氨氯地平组(P<0.05~P<0.01);2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均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血压,但在改善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方面,厄贝沙坦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清胱抑素C( Cys-C)与肌酐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正常者为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损害者为观察组,各80例,分别检测两组血清Cys-C与肌酐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Cys-C与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01);肾功能储备功能下降期组血清Cys-C及肌酐水平均低于肾功能不全组( P <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Cys-C与肌酐水平呈正相关性( P <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着肾损害程度加重血清Cys-C和肌酐水平随之升高,两者间呈正相关性,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e 抗原(HBeAg)阴性慢胜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胱抑素 C(CysC)水平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该院就诊的212例 CHB 患者,根据 HBeAg 特点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选取10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 CysC、ALT 、AST、Cr、BUN、HBV DNA 水平。Pearson 相关分析法判断 HBeAg 阴性 CHB 患者 CysC 与 ALT 、AST、Cr、BUN、HBV DNA 水平的相关性。结果HBeAg 阴性 CHB 患者组的 CysC 水平(1.40±0.36)mg/L 高于对照组(0.93±0.12) mg/L 和 HBeAg 阳性 CHB 患者组(0.96±0.1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BeAg 阴性 CHB 患者组的 CysC 水平与肾功能的 Cr 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0.840,P <0.01)。结论CysC 可作为监测 HBeAg 阴性 CHB 患者的早期肾损害的有效指标,对疾病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可导致左心室肥厚、肾损害、视网膜病变、脑血管病等多种靶器官损害。高血压肾损害是由血压升高导致的肾脏结构损伤和功能改变,早期可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升高。研究发现,通心络能降低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压,改善内皮功能、降低尿微量白蛋白。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高血压病人临床资料分析 ,探讨高血压病人动态脉压与早期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 高血压病人 86例按动态脉压分为脉压 (4 0~ 60 )mmHg组 3 7例和脉压 >60mmHg组 49例。对入选者做以下检查 :2 4h动态血压监测 ,同时检测 2 4h尿 β2 -MG、尿mAlb、尿α1-MG、血 β2 -MG、血肌酐。结果 :脉压 >60mmHg组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血肌酐、血 β2 -MG、尿mAlb明显低于脉压 (4 0~ 60 )mmHg组 ,而脉压 >60mmHg组的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指标尿 β2 -MG、尿α1-MG明显低于脉压 (4 0~ 60 )mmHg组。结论 高血压病人脉压增大 ,肾损害指标就增高。 相似文献
7.
8.
大剂量甲氨喋呤对儿童急性白血病肾功能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对肾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采用HITACHI 7170A全自动生化仪测定 2 5例白血病患儿HDMTX冲击化疗前后测血清尿素氮 (BUN)、肌酐 (Cr)、 谷氨酰转换酶 ( GT)、碱性磷酸酶 (ALP) ;血、尿 β 2微球蛋白 ( β 2 MG) ;分别选取MTX治疗前一天 ,前 1小时 ;后 1、12、2 4、48、72小时和治疗后 1周 8个点为观察时象留取随意尿 3ml ,同时用尿肌酐校正 ,测定尿微量白蛋白(MA)、尿免疫球蛋白G(IgG)及N 已酰 β D 氨基酸葡萄糖苷酶 (NAG)、 谷氨酰转换酶 ( GT)、碱性磷酸酶 (ALP)、亮氨酸酶 (LAP)、尿酸 (UA)。对照组 98例 ,用MA Cr、IgG Cr、NAG Cr、 GT Cr、ALP Cr、LAP Cr、UA Cr表示。统计学处理采用SAS软件统计。结果 ,治疗前后血BUN、Cr、ALP、 GT、UA等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前后血、尿β 2 M比较 ,治疗后血 β 2 M较治疗前增高 (P <0 0 5 ) ;尿 β 2 M无明显的改变 (P >0 0 5 )。治疗前的尿微量蛋白及尿酶与正常对照组的比较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MTX治疗前一天 ,前 1小时 ;后 1、12、2 4、48、72小时和治疗后 1周 8个点测定MA Cr、IgG Cr、NAG Cr、 GT Cr、ALP Cr、LAP Cr、UA Cr的结果提示各指标组内均无显著性差异 ;各测定点及测定? 相似文献
9.
益肾解毒胶囊防治顺铂引起肾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11):956-957
目的观察益肾解毒胶囊防治顺铂致早期肾损害的疗效.方法将观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含顺铂化疗方案 益肾解毒胶囊)和对照组(含顺铂化疗方案),观察顺铂化疗期间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MAB/C)、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与肌酐的比值(NAG/C)及血BUN、SCr的变化.于化疗前和化疗开始后第14天各检查1次.试验期为2个周期,每周期4周.结果两组治疗开始后14d与治疗前的MAB/C、NAG/C差值相比,差异显著(P<0.01、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第1周期和第2周期结果相似(P<0.01、P<0.01).而对血BUN、SCr等各项生化指标的影响,观察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益肾解毒胶囊对顺铂引起的早期肾损害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尿亮氨酸氨基肽酶对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尿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筛查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本室建立的连续监测法,检测70例糖尿病患者,45例高血压患者和121名正常对照组的尿LAP,并与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尿LAP31.9±8.2U/g·Cr比较,糖尿病组和高血压组尿LAP分别为36.3±14.8U/g·Cr和48.1±24.5U/g·Cr,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糖尿病、高血压病尿LAP均与NAG呈显著正相关,尿LAP检测早期肾损害的特异性与NAG相近,敏感性稍低于NAG。结论尿LAP测定是筛查糖尿病和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