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9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完全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9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骨髓干细胞移植在神经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干细胞是指有多种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 ,这种多潜能细胞存在于成年个体的许多组织和胚胎中。目前研究较为深入的干细胞主要有 :骨髓干细胞 ( MSC)、神经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其中骨髓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已被认为具有令人鼓舞的潜能 ,多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骨髓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不仅可以修补各种组织器官 (如图 1 ) ,而且可治疗许多疾病。现对骨髓干细胞的有关研究概述如下。图 1 骨髓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作用于人体各种组织器官1 骨髓干细胞的基础研究1 .1 骨髓干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目前所知 ,骨髓干细胞至少包括两种干细… 相似文献
2.
肌萎缩侧索硬化一家系报道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我们最近在重庆潼南县发现一肌萎缩侧索硬化 (Amyotro phiclateralsclerosis ,ALS)家系并进行了家系调查 ,报告如下。 先证者Ⅲ1 ,男 ,现年 3 8岁 ,教师。因自觉全身肉跳 16年 ,四肢无力 2年于 1999年 10月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自 1983年起不明原因出现全身肌肉不自主跳动 ,为阵发性 ,每日数次 ,每次持续数秒钟 ,不伴有其它不适 ,在家服用维生素E、维生素B等 ,自觉肉跳次数有所减少 ,1997年起出现四肢无力 ,主要表现为用力不能持久 ,行走时间不能过长 ,并觉声音易嘶哑、干咳 ,有时饮水呛咳 ,有时全身肉… 相似文献
3.
肌萎缩侧索硬化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的临床特点,为进一步的病因、治疗研究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回顾性研究1980-2000年我院收住的105例ALS患者,对其发病特点、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LS平均发病年龄42.7岁,较国外早,60岁以后男女发患者数均明显减少;男女发病比例2:1,上肢远端为最常见的起病部位,球部起病者发病年龄晚,女性明显多于男性;ALS的发展一般从起病部位水平或垂直的累及邻近的运动神经元。结论:ALS中年发病为主,男性多见,其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对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移植脐血间质干细胞治疗8例ALS患者,选用"神经康复功能评定系统-V2003"软件对治疗前3 d、治疗后2~3月ALS患者的肢体运动(Carr-Shephard 评分)、构音障碍(Frenchay评分)、平衡能力(Berg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FIM)各方面的功能进行评估.结果:移植治疗前ALS患者Carr-Shephard、Frenchay、Berg、FIM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ALS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5.
细胞凋亡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慢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 (amyotrophiclateralsclerosis,ALS)、帕金森病 (Parkinson′sdisease ,PD)、Alzheimer病 (Alzheimer′sdisease ,AD)等的细胞死亡方式一直存在争论[1] ,近年来虽有足够的证据认为细胞凋亡为主要原因 ,但毒性信号的性质和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并不清楚。本文就近年来该类疾病在细胞凋亡方面的研究进展 ,综述如下。1 凋亡过程中的细胞事件哺乳动物细胞凋亡受bcl 2家族、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 1(apoptoticprotease activatingfactor 1,Apaf 1)、和Caspase家族调节[2、3 ] 。神经元具有与其它细胞类型… 相似文献
6.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肌萎缩侧索硬化基础生物学研究的不断进步,近年有关这一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的恶性神经系统变性病的临床研究也获得较大进展,特别是随着神经生理学、功能影像学、神经生化和遗传学等各方面新技术在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使对该病的临床认识和诊断水平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从督论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永德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9(1):16-17
目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属中医痿证范畴。探讨“从督论治”控制ALS进展。方法:针刺、中药、体疗有序结合。结果:临床疗效显著。结论:“从督论治”针、药、体疗结合能促使部分萎缩肌功能康复,保持未萎缩肌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8.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膈神经传导的临床应用及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膈神经传导在肌萎缩侧索硬化 (ALS)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特点。方法 以表面电极在肋间隙处记录电刺激 4 4例ALS患者及 31例正常对照者颈部膈神经时产生的膈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之潜伏期和波幅。 2 8例ALS患者同时接受了用力肺活量百分比 (%FVC)测定。结果 ALS患者右、左侧膈神经远端运动潜伏期 (PDML)分别为 8 4ms± 2 2ms和 7 6ms± 1 4ms ,均较对照者延长 ,波幅对数为 2 6 8± 0 37,比对照者低 ;以右侧为例 ,PDML与 %FVC相关 ,但与临床呼吸困难无关 ;波幅与 %FVC和临床呼吸困难均无关。PDML阳性率 (47 7% )高于临床呼吸困难出现率(2 5 0 % )。结论 PDML是膈神经传导参数中反映ALS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的敏感指标 ,但只有将其与膈肌运动诱发电位的中枢运动传导时间结合 ,方能更全面揭示呼吸受累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10.
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肌电图改变(附61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肌电图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1例ALS患者进行肌电图及经传导速度检查。结果:除3例正常外,其余均提示为神经源性损害。结论:提示肌电图在诊断ALS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