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教学等综合教学的措施进行临床带教的效果。方法:将2005~2007年进入医院实习的全日制护理专科生共98例,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每组各为49例。实验组由专职带教老师采用陶,台法、讨论式教学、示教加同学参与、启发性教学等多种手段进行带教,而对照组则按传统的临床方法带教。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服务意识、动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和适应能力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专职带教老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来进行综合教学,可大大提高临床护理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全科医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的一门综合性的临床医学学科。目前已建立了功能完善、规模适度、经济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及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为了给学生今后的临床实践特别是临床合理用药打下扎实基础,为广大基层培养出满足其需要的学生,我们探索以药理学为桥梁,将生理、病理生理、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与内科、儿科等临床学科有机串联的综合教学模式,在发挥药理学原有学科作用的同时,优化并深入加强其桥梁作用,以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为目标,培养出更多面向乡村、社区基层的实用型医学人才,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基础。为此,我们尝试在大专全科医学专业中以药理学为桥梁,进行综合教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3.
针对临床医学五年制的组织胚胎学课程进行改革实践,构建了以主体课程、开放实验项目、学生科研三大模块为支撑,以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以组织师生互动和学生科研探索交叉为特色的组织胚胎学立体化教学体系。实践表明,通过立体化教学,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该体系为探讨创新教育内涵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实践经验,对于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综合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某专科学校三年大专学生117人,其中实验组57人,采用综合教学模式进行实验课堂教学;对照组60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实验课堂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比较两组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并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在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课堂教学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教学模式有利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生在手术室实习中的教学方法.方法:通过对教学老师与带教老师的选拔、制定教学计划、岗前培训、教学查房、出科考核等开展手术室实习护生的综合教学.结果:使护生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丰富了教学内涵,圆满完成手术室实习任务.结论:综合教学提高了手术室实习护生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邓时莉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6,(9):381-381
目的:探讨在消化内科教学中应用综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校80例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比2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综合分析能力95%、知识联系应用能力90%、激发学习兴趣85%、沟通和交流能力85%、自主学习能力87.5%、临床思维能力8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相应评价,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教中应用综合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技能、实践能力以及教学成果均具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实施了以公共卫生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教学,历时5周.在综合教学中,组织了跨学科的教学指导组,学生10人左右为一学习小组,自主发现并确定相关公共卫生问题,提出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方案,写出研究报告并交流.实践证明,教学过程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达到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于1969年提出,被称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这种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主线贯穿基础与临床,扩展横向知识,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临床问题进行纵向综合教学,在解决临床问题中来学习基础理论.在解释各种现象的同时学习与运用基础科学。传统的口腔临床护理教学方式是以专业口腔教材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PBL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查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