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肾移植术后应用新型免疫抑制剂受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应用新型免疫抑制剂受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发病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752例肾移植术后受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752例病人中分为3组,应用环孢素A、骁悉、强的松治疗226例为环孢素A组,应用FK506、骁悉、强的松治疗386例为FK506组,应用FK506、雷帕霉素(Rap)、强的松治疗140例为雷帕霉素组;观察3组肺部感染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分析肺部感染的原因、诊断和治疗.结果 752例病人中发生肺部感染53例,治愈50例,死亡3例.环孢素A组肺部感染发病率为7.08#6;/226),死亡1例;FK506组发病率为7.25%(28/386),死亡2例;Rap组发病率为6.43%(9/140),无死亡病例.53例病人中混合感染者17例,单纯细菌感染24例,巨细胞病毒感染9例,真菌感染1例,病原菌不明2例;检出的细菌中G(革兰氏阴性)细菌占68.35%.结论 G菌是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术后前6个月是肺部感染的高危时段.环孢素A组、FK506组、雷帕霉索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肾移植术后重视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避免排斥反应发生和生物制剂的应用.是预防肺部感染的主要手段;早发现、早治疗,是减少重症肺炎死亡率提高人肾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生物制剂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的深入,针对不同靶点如T细胞、B细胞、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及其受体等的生物制剂研究并应用于临床。这些生物制剂克服了以往传统药物的缺点,而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生物制剂将成为以后临床重要的一类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多糖对果蝇寿命及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多糖对果蝇寿命及繁殖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黑腹果蝇为实验材料,经口喂果蝇不同质量浓度(0.1%、0.3%、0.9%)的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多糖提取物,以普通培养基作为空白对照,观察其对果蝇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各浓度的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多糖能够延长雌性果蝇的半数死亡时间、最高寿命、平均寿命及延长雄性果蝇的最高寿命,且能增加果蝇子一代和子二代成虫数。结论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多糖对果蝇具有良好的抗衰延寿作用并提高其生殖能力,提示六味地黄生物制剂多糖可能为该制剂抗衰老作用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4.
新型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剂的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身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早期发现骨骼系统疾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现有的骨显像剂由于自身的缺陷,已不能满足骨骼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因此,大量新型骨显像剂不断涌现以期填补其不足。99Tcm-乙二胺四甲撑膦酸、153Sm乙-二胺四甲撑膦酸和99Tcm-亚甲基氨基二膦酸具有很好的亲骨性,而177Lu乙-二胺四甲撑膦酸、99Tcm(Ⅴ)-二巯基丁二酸、99Tcm-唑来膦酸、99Tcm-毫微胶体和18F氟-化钠在单独骨病上效果明显。传统改进的膦酸盐、亲和性强的生物制剂蛋白和胆碱,以及性质稳定的化学物质氟和甲缩醛等新型骨显像剂都从不同角度上提升力骨骼成像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红皮病型银屑病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皮病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少见的严重类型之一。该病的经典治疗方案疗效有限而不令人满意。一些生物制剂(如依那西普、英夫利西单抗)已成为红皮病型银屑病不可忽视的新兴治疗方案。由于该病的难治性和易复发性等特点,目前提倡建立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采用心理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在此对红皮病型银屑病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幼年脊柱关节病的诊断及生物制剂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eronegative spondyloarthropathies)又称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ies,SpA),属风湿性疾病中的一大类,指以中轴、外周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慢性进展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赖特(Reiter)综合征、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 炎症性肠病关节炎、幼年型脊柱关节病(JSpA)以及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等. 相似文献
7.
PEG-PEI/Fe_3O_4纳米磁流体-TK对裸鼠移植性肝癌细胞靶向杀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TK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裸鼠移植瘤模型的靶向性治疗作用。方法建立人原发性肝癌稞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成肿瘤对照组、纯自杀基因组、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TK组3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实验组于瘤体内分别直接注射纯自杀基因、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TK,同时于裸鼠腹腔内注射GCV,观察不同时段皮下肿瘤的生长情况并做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量,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原位凋亡。同时,用RT-PCR检测肿瘤鼠心,肝,肾的自杀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裸鼠皮下成瘤率100%;研究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TK组的肿瘤体积、血清AFP含量、肿瘤MVD和VEGF表达强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纯自杀基因组(P〈0.05),细胞凋亡指数都明显高于后两组(P〈0.05),可见较多的凋亡细胞。RT—PCR测示肿瘤鼠心,肝,肾未见自杀基因表达,而肿瘤细胞则出现自杀基因表达。结论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TK可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并对肿瘤治疗具有靶向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肝脏肿瘤靶向给药系统,有望成为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新型生物制剂之一。 相似文献
8.
9.
人胎肝细胞液临床应用的现状贵州电力医院姜吉煦贵州省人民医院方永善人胎肝细胞(FLC)液的临床应用最早在1958年由VPhoff[’]首先提出,输FLC液可使放射元素所致骨髓再生障碍小鼠的造血功能完全重建而不发生移植物宿主病。此后国内外许多学者由实验医... 相似文献
10.
用干扰素(IFN-α_2b)、胎盘肽(PSTF)、胸腺肽治疗慢乙肝73例(CPH 24例、CAH 49例)。治疗对象分A组(IFN-α_2b)、B组(PSTF)、C组(胸腺肽)、D组(IFN_α_2b+胸腺肽)、E组(PSTF+胸腺肽)、F组(肌苷)共6组。结果:近期治愈率,与F组(21%)比较:A、B、C、D、E组分别为40%、57%、20%、50%、67%。HBeAg和HBeAg阴转率:A组30%和40%;B组7%和21%;C组0%和20%;D组38%和50%;E组8%和33%;F组0%和7%。结果显示:IFN-α_2b组的、HBsAg、HBeAg阴转率优于胎盘肽和胸腺肽;PSTF组的HBsAg、HBeAg阴转率不理想,但该药可迅速缓解肝炎症状和改善肝功能;胸腺肽单独应用效果不佳,但与IFN-α_2b或PSTF联用,可明显增强后两药的疗效。作者认为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的生物制剂治疗慢乙肝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