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6篇
  免费   80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90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695篇
预防医学   148篇
药学   238篇
  4篇
中国医学   1423篇
肿瘤学   22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376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软件分析腱鞘炎中药外用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集自建库至2015年治疗腱鞘炎的中药外用处方,采用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和新处方。结果对筛选出的76个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27个核心组合和3首新处方。结论腱鞘炎常用的药物以祛风湿、活血化瘀药为主。该研究结果对治疗腱鞘炎的组方用药规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建设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医院决策支持系统为目的,利用数据仓库等信息化技术对各业务系统数据进行采集、清洗、整合,建立数据中心进行综合管理,保证数入一门、数出一门。有效消除信息孤岛、解决数据混乱状态、缓解信息化应用瓶颈。以数据挖掘为手段以病种为核心着重分析医疗核心指标及医保的总额预付管理两个主题,通过深入分析明确管理目标、缩小管理范畴、抓住主要矛盾,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挖掘与总结周宜轩教授临床辨治高血压病的诊疗规律及学术思想。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周教授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49例,208诊次,将其初诊数据录入数据库,进行名词标准化,对其临床证候、治法、方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9例高血压病患者,按照证候出现频次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湿中阻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肝阳上亢证、肝肾阴虚证等。方剂多为参苓白术散、补阳还五汤、生脉散、天麻钩藤饮、六味地黄丸等加减。用药频次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炙黄芪、佛手、川芎、丹参、当归、山萸肉、白芍、赤芍、炒白术、酸枣仁、枳壳、薏苡仁、党参、合欢皮、水蛭。结论高血压病是本虚标实证,临床以气虚、气阴两虚、肝肾阴虚为本,肝阳上亢、瘀血、痰浊为标。周教授善于用益气、养阴、理气、化痰、活血、安神法治疗高血压病,体现了周教授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李顺民教授基于脾肾相关、从脾治肾理论辨治慢性肾脏病的经验.方法 采集2014年1月-2016年3月深圳市中医院信息中心记录的李顺民诊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门诊病案,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结构化查询语言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采用Cytoscape 2.8软件对结果 可视化,分析李顺民辨治慢性肾脏病用药经验规律及特点.结果李顺民临诊多选用黄芪、山药、生地黄、芡实等补益脾肾药物配伍祛湿、活血之品辨治不同时期的慢性肾脏病.辨治以脾肾为主,兼顾肺、肝,用药多寒温并用、苦辛通降、并喜用甘药.结论 本研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李顺民辨治的慢性肾脏病病案进行用药规律挖掘,较为客观的反应了李顺民从脾治肾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辨治慢性肾脏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研究通过收集近十年国内外医学期刊中的中风病医案,挖掘中风病各期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中风病医案,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的方法统计中风病各期用药特点,分析证候动态变化规律.结果 共收集医案292例,出现药物249味,用药总频数为3 692次,用药频率在25次以上的药物共有40味,总的用药频率达到69.47%,292例医案中能够具体分期的医案共有279例,用药总频率3 236次,其中,急性期169例,出现药物215味,恢复期68例,出现药物203味,后遗症期42例,出现药物185味.结论 中风病存在证候动态演化规律,痰瘀两种证候几乎贯穿整个病程,始终占有很高的比例,成为中风发病的主线.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分析杨子谦治疗月经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杨子谦治疗月经病的病案,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杨子谦治疗月经病的处方进行数据挖掘。1)处方数据库的建立:以Epidata数据库平台为基础,建立名老中医经验总结录入模板,将29张处方89诊次录入到Epidata数据库平台,形成病历数据库。2)数据挖掘方法:单味药采用频次统计法,药对之间的关联使用无尺度网络分析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杨子谦治疗月经病的用药规律。结果杨子谦共用中药130味,其中以当归、白芍为核心药物,且配伍频次最高。结论杨子谦治疗月经病经验丰富,具有益气、活血、补血、理气的辨证用药特点,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于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检测口服盐酸特比萘芬引起听力障碍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方法:AERS-DM是对美国不良反应报告系统AERS数据进行去重、标准化与知识聚合的不良反应数据库,本研究在AERS-DM中进行数据挖掘,计算不良反应信号比例报告比值比(proportional ADR reporting ratio,PRR)和报告比值比(reporting odds ratio,ROR)。PRR的判定标准为:当药物引起不良反应例数>3,PRR≥2,四格表χ2≥4,则提示生成不良反应信号。ROR的判定标准为:当ROR95%可信区间下限>1则提示生成不良反应信号。结果:检测到PRR和ROR不良反应信号。PRR=3.77>2,χ2=20.39>4,药物引起不良反应例数>3,提示生成不良反应信号;ROR=3.78,ROR的95%可信区间(2.03,7.03),下限>1,提示生成不良反应信号。结论:基于AERS-DM数据检测不良反应信号结果表明口服盐酸特比萘芬与听力障碍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忠英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方法 以高忠英门诊病历为数据源,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构建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确定处方中核心药物组合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等.结果 共收集处方60首,包含83味中药,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包括浙贝母、天花粉、鸡内金等;频次较高的药物组合包括“浙贝母、天花粉”“浙贝母、鸡内金”“天花粉、鸡内金”“浙贝母、莪术”等.获得不同药物组合模式的关联规则447条.结论 高忠英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常采用益气健脾、和胃安中的治疗法则;“脾虚胃燥”是萎缩性胃炎病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通过收集2010年6月-2015年3月近5年内关于热敏灸疗法的临床、实验研究文献,结合刺灸法数据挖掘课题组所采集热敏灸在各科的数据信息,筛选出在5个科属中具有代表性的病种及临床研究试验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法分析名老中医蔡连香的妇科临床用药规律。方法选择蔡连香临床医案165例、共计337诊次的处方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中医诊疗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得出高频药物及高频药物组合,并与蔡连香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相印证。结果总结出高频药物10味,高频药物组合7组,与蔡连香认为妇科疾病病机以精血不足、肝脾肾三脏失调为主,临床治疗以益精养血、调肝健脾补肾为主要法则的学术观点一致。结论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总结蔡连香老师的妇科用药规律,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