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1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完全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476篇 |
出版年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32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42篇 |
2010年 | 37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研究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36
伴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威胁人类生存的主要疾病已不再是传染病,而是难以治愈的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对这些疾病很难用治愈率来评价治疗效果,因此,如何评价慢性病的治疗效果就成为急需解决的医学问题.此外,由于健康观和医学模式转变,传统的仅关注生命的保存与局部躯体功能改善的一些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面临严重挑战.而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促使人们纷纷将对生存时间的关注转为对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的关注.将生命质量理论运用于慢性病研究领域,开展生命质量测评以指导临床实践,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和新的国际热点. 相似文献
2.
全科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本研究采用改进的Delphi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建立一套合理的全科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两轮咨询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其平均值分别为0.7634,0.7378。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122,0.231。最终确定全科医疗评价指标体系共有指标146项,其中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30项,三级指标112项。其中服务内容、服务满意度、效果效益、卫生经济4项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2416、0.2646、0.2453、0.2485。 相似文献
3.
证候模型研究的思路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证候模型作为中医理论和中药研究不可或缺的技术平台一直受到关注.证候模型应该是与生物学和药理学的整体动物模型如生化模型、病理模型、转基因模型和细胞模型等不尽相同的一类生物表征模型,如舌象、唇象、爪象、耳轮、尾尖、眼球、毛皮以及动物行为等表现.这种模型应该符合中医四诊信息所表达的证候表现特征,而不是用想象的某些生物指标来替代.证候模型研究设计应该遵循因-脉-证-治的思路.所谓"因"指造模因素,如寒凝血瘀之寒;所谓"脉"泛指舌脉等临床表现,在这里指模型的体表特征;所谓"证"则是对体表特征所反映的病理机制的概括;所谓"治"指方剂干预效果的反证."脉"应是证候模型评价的较直接、较直观、较重要的指标体系.只有在模型的生物表征符合人体证候的临床表现基础上,才能确认这种模型的证候性质.而"治"的重点是方,以方测证是证候模型验证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证候模型在当今中医药理论研究中仍处于探索阶段,尚不能替代人体证候,在证候模型上得出的结论还不能直接解释人体证候有关的问题,证候研究的原则仍应以人体为主. 相似文献
4.
应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建立医院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从医院规模、资源配制、服务总量、工作效率、医疗质量、经济效益、医德医风和发展潜力共46项影响因素中设计出6大方面共32个基本指标,利用专家咨询法、离散趋势法、相关系数法、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分别从6大方面中筛选指标,找出有实用性、灵敏性、代表性和独立性的指标14个,分别用此14个指标和32个指标对深圳市8家不同级别的综合医院进行样本聚类,两个聚类图完全一样,两图的分类一致符合率为100%,分类结果也与实际情况相符,反映筛选出的14个指标能很好用于医院绩效评估. 相似文献
5.
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一整套适应学校实际的建设思路,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方案及相关政策,同时搭建了支持课程建设的网络平台,使精品课程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效果,对高校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军队医院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对原有的军队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订和完善,以全面反映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动态变化,合理、科学地评价医院的综合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决策。方法:在专家咨询与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应用数理统计学中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医疗护理质量指标进行筛选和分组,再结合病种质量指标和危重病例构成比,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4所军队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运用新的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新的评价方法,明显改善了不同级别医院间的不可比现象,排序结果与专家咨询和医院的实际效绩相吻合。结论:新的医院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了医疗护理工作中的环节质量和不同医院间的病种差异,综合评价结果更为合理,是医院管理决策中的有用工具,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8.
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结合卫生服务评价理论与方法学以及近年来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对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法学进行了总结与探讨。目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多采用结构-过程-结果评价模式,指标筛选和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以Delphi法为主,在主观与客观法的相互结合以及指标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等方面尚存不足。需加以改进和完善,以期建立更加科学、实用和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我国社区卫生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