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56篇 |
免费 | 4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913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99篇 |
综合类 | 190篇 |
预防医学 | 25篇 |
药学 | 33篇 |
中国医学 | 2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2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97篇 |
2013年 | 110篇 |
2012年 | 141篇 |
2011年 | 159篇 |
2010年 | 172篇 |
2009年 | 141篇 |
2008年 | 143篇 |
2007年 | 72篇 |
2006年 | 58篇 |
2005年 | 22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研究》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护理学专业2012级五年制本科生230人作为实验班,2011级本科生218人作为对照班。对照班采取讲授法和案例式教学,实验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期末比较两班学习成绩以及学习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班73.53%护生非常赞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66.21%护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75.34%护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交流能力;实验班护生考试成绩(86.21±3.67)分与对照班成绩(82.35±4.29)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护理学专业教师需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尝试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护理研究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基于第二课堂的护理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构建,试图解释第二课堂教育在护理本科生职业素质培养中的机制与效果,并探讨护理医学生对第二课堂的隐性教育作用的认知与评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三个年级的护理本科生开展职业素质情况调研,内容涉及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人文素质三方面。结果职业精神方面:认为有“显著提高”者占44.13%,“有所提高”者占33.20%,“有所下降或显著下降”者占6.48%。职业技能方面:认为有“显著提高”者占51.82%,“有所提高”者占41.70%,“有所下降或显著下降”者占1.21%。人文素养方面:有91.1%的学生认为得到提高,且2009级和2011级“显著提高”的比例均超过50%。结论基于第二课堂开展的职业素质培养模式使得护理医学生在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人文素养等方面有所提高,该培养方式得到了护理医学生的广泛认同与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OSCE模式能够更加客观的反应学生的综合能力.方法: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法抽取我校2007级127名护理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接受OSCE模式的考核.考核结束后,立即对研究对象进行考试效果自评问卷调查.同时,把学生OSCE模式考试成绩与其自身的综合测评成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OSCE模式的考核效果总体评价、认同感均较高.OSCE成绩和学生的综合测评保持一致.结论:OSCE考核模式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的反应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目标,并能够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对本科护生学习能力的影响.[方法]对2009级护理本科生进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为载体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4周,采用施沃兹自我效能量表、自行设计的学生自我评价表作为测量工具,在课程前后分别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水平进行测量,课程结束后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结果]课程结束后学生自我效能水平明显提高(P〈0.05),88%护生认为,以PBL为载体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结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理本科生的自我效能及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护理本科学生志愿动机、志愿行为的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志愿动机量表》和《志愿行为问卷》,对792名大一至大三的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既往参加过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的562人(71.0%),从未参加过志愿活动的230人(29.0%);志愿动机量表六个维度的评分从高到低依次是:知识理解(5.227)>价值观表达(5.193)>自我增强(4.979)>职业生涯(4.766)>自我保护(4.247)>社会交往(4.059);农村生源护生在价值观表达和知识理解维度评分均高于城市生源护生(P<0.01),在社会交往、职业生涯维度评分均低于城市生源护生(P<0.01);非独生子女在价值观表达、知识理解和自我增强维度以及志愿动机总评分均高于与独生子女(P<0.05~P<0.01);大三年级的护生在价值观表达和自我增强维度评分均高于大一和大二护生(P<0.05);大一护生志愿行为问卷评分值最高;大二护生在志愿行为问卷评分、志愿动机总评分以及价值观表达、知识理解和自我保护维度评分均处于最低值,社会交往维度评分处于最高值;大三护生在志愿动机总评分以及价值观表达、知识理解、职业生涯、自我增强等维度评分均处于最高值;相关分析显示研究变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243~0.848之间(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社会交往、自我增强和志愿动机对志愿行为有预测作用。结论:护生的志愿动机表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志愿动机对志愿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高校团委要着力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激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促使学生参与各种志愿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志愿精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疗查房与护理查房相结合在ICU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120名护理本科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查房模式,实验组采用医疗查房与护理教学查房相结合的查房模式,比较两组学生出科的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成绩、教学效果及自我评价。结果实验组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成绩、教学效果及自我评价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医疗查房与护理教学查房相结合的方法在ICU临床教学中规范护理教学应用,有利于提高ICU的临床教学质量及培训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护理本科生与母系2级亲属体质类型的相关性,为疾病预防保健和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发布实施的标准化中医体质量表,对800名护理本科生及其母系2级亲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中平和质145例,占29.1%,母系2级亲属中外祖母平和质118人,占27.1%,外祖父平和质99人,占27.9%,偏颇体质中位居前三位的是:阳虚质、气虚质、淤血质。相关性分析显示:除了护理本科生平和质与外祖父没有相关性外,其余都与母系2级亲属呈正相关。结论母系2级亲属与护理本科生的体质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结合母系2级亲属体质类型及后天因素调理体质,对防止护生体质状态的偏颇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应对方式与评判性思维的关系,为引导护生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有力的证据。方法采用评判性思维量表( CTDI-CV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SCSQ)对吉林大学护理学院63名2010级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组护理本科生CTDI-CV总分平均为(278.35±33.14)分,其中<280分者占58.73%,280~350分者占36.51%,>350分者占4.76%;护理本科生积极应对方式得分(1.86±0.626)分,高于国内常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0.207,P>0.05),消极应对方式得分(1.18±0.566)分,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45, P<0.01)。护理本科生积极应对方式与CTDI-CV总分呈正相关(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CTDI-CV总分呈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评判性思维各维度均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开放思想、系统化能力、自信心呈正相关(P<0.01)。结论培养护理本科生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