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9篇
  免费   7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2018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84篇
综合类   616篇
预防医学   99篇
药学   92篇
  7篇
中国医学   7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服务学习为指导理念的社区慢性病调查对护理本科生的影响,为未来护理专业本科生开展服务学习项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性资料分析法对学生的反思日志进行资料分析,了解8名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慢性病调查的感受与收获。结果:学生对社区护理服务学习项目持积极的态度;社区护理服务能促进个人发展,对未来从事护理工作有积极影响。结论:护理实践教育应注重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并结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人际沟通等相关知识,以此建立学生的护理专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院不同科室临床护理教师职业倦怠感状况,为临床教育管理者提供参考。方法应用MBI-HSS修订的中文版对535名临床护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检出率为43.9%,轻、中、重度倦怠分别占总人数的18.9%、15.7%、9.3%;不同科室临床护理教师在职业行为上存在差异,不同职业倦怠感的临床护理教师具有不同的职业行为。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师个人成就感因子得分最高,急诊科得分(除肿瘤科无差异外)最低;急诊科情感耗竭因子得分最高,肿瘤科次之;肿瘤科去人格化因子得分最高,感染科次之。结论临床护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应该引起关注,通过临床教育管理者干预及临床护理教师自身学习训练,以减轻职业倦怠感对身心所造成的损伤,提高临床护理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首先阐述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理论基础及融合培养意义,其次着重分析了该院特色“1234”模式:围绕一个目标,打造过硬的融合型师资队伍;坚持双轨并举,形成独特的融合式培养模式;体现三种能力,建立融合型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四位一体教学特色,实施分年级分阶段融合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人员对丧婴护理的态度,旨在为临床护理教育与培训提供依据,深化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未开展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前的50例丧婴产妇及妇产科护士25名为对照组,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开展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后的50例丧婴产妇及妇产科护士25名为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丧婴产妇的出院满意率和抑郁评分.结果:对照组的出院满意率为75.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P<0.05;对照组的抑郁评分为(39.14±10.16)分,明显比观察组的(34.42±11.25)分高,P<0.05.结论:预期可确定丧婴导致产妇心理问题及家庭负担,明确通过丧婴护理学习培训,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取得满意的社会效益,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概念、内涵、影响因素,综述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6.
当前医疗技术水平已经显著提高,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逐步从原来疾病诊治转变为预防发展.自21世纪以来,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医护服务对护理人员质量、数量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应对这些新要求,成为业界人士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护理教育角度着手,针对如何促进护理教育与管理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临床护理实习为护理院校毕业的学生(一下简称护生)提供真实的临床实践机会,使其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病人的临床实际问题,并学会适应和处理真实情景中的矛盾,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1]。如何使护生在这个关键时期,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今后走进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一直是各临床带教老师的研究目标。目标管理是现代管理中一种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2],  相似文献   
8.
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的边缘地位课程比如护理管理、社区护理、护理心理学、五官科护理、传染病护理等,往往不受学校重视,而学生对这类课程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教师难以在教学中找到成就感,尤其在实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来,这类课程被彻底边缘化。尝试这类课程的SPOC(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建设,可实现课程教学的现代化、高效化,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满足学生在校学习和继续学习需求,拓宽知识面,凸显能力本位的特色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提高护理专科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方法。方法采取提高护生对执业资格考试重要性的认识;修订教学大纲,使之与护考大纲双纲并轨;课程教学及考试与执业资格考试对接;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护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实习期间通过Q群指导学生复习备考等综合措施,分析实施后护理专科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结果广州医学院从化学院连续3年护理专科毕业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100%,远远高于全国大专生的平均通过率。结论采取综合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护理专科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促进护生自我导向学习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5年级276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应用本科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的平均得分为(233.55±30.72)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人际关系技能、学习意识、学习策略、学习评价、学习行为。五年级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总分高于其他年级(P〈0.05)。获取知识途径和平均每天自学时间是学习意识的显著影响因素(P〈0.01),年级和去图书馆频率是学习行为的显著影响因素(P〈0.01),小组学习是学习策略和人际关系技能的显著影响因素(P〈0.01)。结论本科护生具有较强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但个别方面仍需提高。护理教育者可根据自我导向学习的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培养学习策略、激发学习动机、重视时间管理等途径提高本科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