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53篇 |
国内免费 | 105篇 |
完全免费 | 146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5104篇 |
出版年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111篇 |
2020年 | 98篇 |
2019年 | 136篇 |
2018年 | 82篇 |
2017年 | 190篇 |
2016年 | 161篇 |
2015年 | 139篇 |
2014年 | 218篇 |
2013年 | 276篇 |
2012年 | 277篇 |
2011年 | 269篇 |
2010年 | 277篇 |
2009年 | 241篇 |
2008年 | 316篇 |
2007年 | 285篇 |
2006年 | 218篇 |
2005年 | 293篇 |
2004年 | 242篇 |
2003年 | 186篇 |
2002年 | 114篇 |
2001年 | 122篇 |
2000年 | 123篇 |
1999年 | 106篇 |
1998年 | 93篇 |
1997年 | 94篇 |
1996年 | 72篇 |
1995年 | 79篇 |
1994年 | 53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51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党参对大鼠离体工作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在大鼠离体工作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上,观察党参对缺血/再灌注心脏的保护作用。研究表明党参能提高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减少肌酸激酶的释放,使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并能促进心输出量、冠脉流量、每搏输出量及心率的恢复。提示党参对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脂质过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改善心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的流行病学和治疗现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脑卒中、心功能障碍和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人口的老龄化使得其在未来数十年发病率将逐渐增加。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房颤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渐渐被阐明,但临床中的很多问题还难以被解释清楚或尚存在争议,房颤的治疗还存在很多缺憾和误区。近年来,国内陆续发表了国人房颤的流行病学数据,发现了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机械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研究不同方式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2例急性左心衰竭病人分两组,第一组42例采用无创面(鼻)罩正压通气(BiPAP);第二组16例采用气管插管接呼吸机通气;同时给与常规药物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气分析、心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第一组有36例抢救成功,有6例需改用第二组方式,第二组有13例抢救成功,有3例死亡,病死率为5.77%;抢救成功病人的心率、呼吸频率明显减慢(P<0.01),MAP、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O2、PaCO2、SaO2等参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心功能改善。结论根据急性左心衰竭不同临床情况,采用不同方式的机械通气治疗显著有效。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患者P波终末电势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电图P波终末电势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256例高血压病患者行心电图检查,中医辨证分型及心功能分级;测定PTFV1值,并分析其与中医证及心功能积分之间的关系。结论PTFV1值能反映高血压患者心功能状态,可给中医辨证分型提供部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心力衰竭患者血脑钠肽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研究心力衰竭患者血脑钠肽 (BNP)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左室功能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 140例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 ,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其左室功能。结果 BNP水平随着心功能纽约分级 (NYHA)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 ,其与左室射血分数 (LVEF)呈负相关(r =- 0 .35 ,P <0 .0 0 1) ,多因素分析显示NYHA、LVEF为影响BNP的因素。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血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并能较好反映左室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6.
瓜蒌薤白药对对大鼠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大鼠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实验结果表明,瓜蒌薤白药对及单味药瓜蒌均可显著降低,MAP,LVSP,dp/dt-max,Vmax等心功能指标;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血液粘度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在LVEDP升高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两方面,药对的整体作用明显强于各单味药,体现了配伍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8.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morphine on rat heart suffering from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morphine on ischemic reperfused rat heart in vitro and its mechanism.Methods The isolated rat heart was perfused in a Langendorff apparatus. Infarct myocardium was determined by TTC. Coronary flow (CF), heart rate (HR),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LVP), the first derivative of ventricular pressure (LVP/dtmax) and infarct size after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 rat heart given 0.3 μmol/L morphine were observed. The effects of naloxone and glibenclamide on the cardioprotection of morphine were also measured.Results After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CF, HR, LVP and LVP/dtmax of isolated rat heart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1). After morphine preconditioning, HR, LVP and LVP/dtmax increased (P<0.01) and infarct size was reduced significantly (P<0.01), while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CF (P>0.05). The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morphine were abolished by naloxone or glibenclamide completely.Conclusions Morphine can reduce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ies in isolated rat heart. The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morphine are mediated by a local opioid receptor-KATP channel linked mechanism in rat hearts. 相似文献
9.
膜部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 历史1971年Mills报道采用单个蝶形球囊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的动物实验 ,旨在探索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室间隔穿孔渡过危险期的临时措施 ,但未在临床实验。1988年Lock首先报道应用Rashkind双伞闭合器关闭室间隔缺损成功 ,选择的病例是肌部室间隔缺损和外科手术后补片周边残余缺损的病例。根据Lock最大一组 136例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报告 ,5 4 %为肌部室间隔缺损 ,34%为手术后残余缺损 ,11%为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缺损。采用的器械为CardioSEAL和Clamshell封堵伞 ,成功率高达 10 0 %。1990年国内任森根等应…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的心肌结构,代谢和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成糖尿病大鼠模型。8周后与正常对照鼠比较血糖、血脂、心肌功能、高能磷酸含量及超微结构的改变;糖尿病鼠表现出高血糖、高血脂,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心肌高能磷酸含量降低,心肌超微结构损害,但未伴有冠状动脉及其分枝的病变。结果表明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