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以培养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为教学目标的生理学教学模式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方法以我校2009~2010学年学习生理学的2008级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两班,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间入学成绩无显著差异;实验组在生理学教学中引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因素,将生理学知识点与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和治疗机制进行链接,对照组采用以讲授书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期末成绩比较来客观评价本教学方案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有显著提高(P〈0.05),本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 "以培养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为教学目标的生理学教学模式在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用生理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听课效率;培养综合素质和自学能力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法。  相似文献   
2.
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是医学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进行病理学教学改革及探讨创新性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探讨病理学创新性教学模式内涵,研究实现病理学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方法,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并为病理学教学质量提高和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我国农村地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要,加强医学教育与卫生需求的结合,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我院按照"整体优化、学科交叉、协调发展、质量为本"的培养思路,进行"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应用型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培养出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医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机能实验学在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各医学院校改进了机能实验教学方法,取得一定效果,但仍缺乏全面综合的考核体系。我校根据机能实验学教学基本要求,以2010级临床医学学生为考核对象,设计考核方法,制订考核内容及标准,采用平时成绩、技能操作考核、笔试并结合实验竞赛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实践表明,该考核体系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多层次多途径“为农村、为基层”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牡丹江医学院开展社会调查,坚持“为农村办学、为基层服务”的办学方向;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新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学生思想教育,让学生熟悉和了解基层社区、农村的医疗卫生状况,鼓励学生到基层社区和农村工作。将乡村医生培养列入“村村大学生”计划,制定了全省通用的乡村医生教学计划等,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基于应用型医学院校致力于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医学人才的目标,对目前医用化学的教学现状和专业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医用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通过"预科补差-打牢基础-核心应用-创新提高"递进式模块教学内容和理实融合的教学方式,多样立体化的教学手段,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双师型团队式"的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和实施,构建了医用化学"模块化、理实合一"的教学模式,完善了医用化学的课程体系,以期为社会输送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同时为其它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基础性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生理学教学改革中引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因素,将培养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作为教学目标,以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活动中将生理学知识点与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和治疗机制进行链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模式,使生理学教学服从于医学教育总体目标即培养出既有坚实基础理论知识,又有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娴熟、精湛临床工作技能的应用型临床医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构建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要,沈阳医学院更新教育观念,修订培养目标,构建了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从素质教育入手,进行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改革,为地方培养了大批应用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