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玻璃纤维桩核冠在年轻恒牙冠折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年轻恒牙冠折玻璃纤维桩核冠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选择42例年轻恒牙冠折的患儿共59颗患牙,先用Vitapex进行根尖诱导成形术,再对残冠残根进行玻璃纤维桩核冠修复,并进行定期临床检查。结果 玻璃纤维桩核修复系统59颗修复体1年后复查,57颗修复体修复成功,成功率为96.6%。结论 对于年轻恒牙患者根尖诱导完成后进行玻璃纤维桩修复可以满足临床要求,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氢氧化钙根尖诱导成形术在年轻恒牙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年轻恒牙牙根未发育完全的牙齿有两种类型:一是牙根未发育完成;二是牙根几乎发育完成,但根尖孔未形成。遇外伤、畸形中央尖折断、龋病引起牙髓感染或外伤后牙髓治疗不及时都会导致牙髓坏死及根尖周炎,导致牙根停止发育或出现牙根吸收。以往对这类牙齿,至少在前牙区,将根尖端牙槽骨开窗,用倒充填的方法封闭敞开的根尖,采用这种方法治疗的缺点是导致牙根过短。近年来由于氢氧化钙的运用,使人们找到了对该病的理想治疗方法。笔者自2001年1月开始在临床中进行氢氧化钙根尖诱导成形术对年轻恒牙牙根形成效果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VITAPEX糊剂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尖诱导成形术是指牙根未完全形成之前牙髓发生感染的年轻恒牙,在消除感染后用药物诱导牙根继续发育从而使根尖形成的一种治疗方法,作者采用VITAPEX糊剂诱导牙髓坏死的恒牙根尖形成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0例年轻恒牙外伤冠折的治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轻恒牙外伤冠折在临床上很多见。如果处理不当,可导致牙齿变色,根尖周病变,牙根发育停止,妨碍美观,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目的:通过分析20例(24颗)年轻恒前牙外伤冠折实例,讨论外伤冠折牙的临床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4颗年轻恒前牙外伤冠折根据不同症状、病史等分别进行了间接盖髓术、活髓切断术、根尖诱导术、根管治疗术,单项治疗方法失败者又进行了其他治疗方案的补救。结果:24颗冠折牙经过以上不同的方法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年轻恒前牙外伤性冠折,应尽可能保存并保持活牙髓或根尖部牙乳头,以促进牙根继续发育,利于修复。 相似文献
5.
105颗年轻恒牙外伤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年轻恒牙与成熟恒牙外伤后的治疗特点.方法 对1988~2002年医治的105颗外伤年轻恒牙和90颗成熟恒牙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年轻恒牙中54颗切角缺损,36颗移位,15颗全脱位;成熟恒牙中36颗切角缺损,15颗根折,21颗移位,18颗全脱位.结果 治疗2年后随访,年轻恒牙外伤治疗后有99颗牙髓活力正常;6例牙髓活力减弱,无根尖吸收和根管内吸收;成熟恒牙外伤治疗后有39颗牙髓活力正常;36颗牙做了根管治疗,其中33颗牙稳固,3颗发生根管内吸收,患牙松动;15颗因牙根折部位低于龈下3mm或多段骨折而被拔除.结论 年轻恒牙外伤后只要及时有效地治疗,多数能保存活髓,牙根继续发育,预后优于成熟恒牙. 相似文献
6.
氢氧化钙、硝酸钾盖髓治疗年轻恒牙冠折露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氢氧化钙、硝酸钾两种药物盖髓治疗年轻恒牙冠折露髓的对比,评价硝酸钾盖髓剂在活髓切断术中的意义。方法对83例94颗外伤冠折露髓的年轻恒牙随机分成两组,采用两种盖髓剂进行活髓切断,并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治疗结果。结果氢氧化钙与硝酸钾两种盖髓剂在治疗结果上无显著差异。结论硝酸钾作为盖髓剂在外伤牙冠折露髓的年轻恒牙的活髓切断术治疗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综合疗法提高年轻恒牙离体再植牙髓愈合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年轻恒牙离体再植移用了断指再植术后治疗的抗感染、抗凝、抗血管痉挛俗称“三抗治疗”的理念,将其应用于该类外伤,同时加强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以提高再植牙牙髓愈合率。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局部抗凝、解痉、全身用药改善微循环,促进神经细胞生长新方法。结果:试验组41例病人的45颗年轻恒牙离体再植一年牙髓愈合及功能正常达57.78%;对照组21例25颗牙使用常规治疗方法愈合率仅为23.8%。一年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应用综合疗法能提高年轻恒牙离体再植牙髓牙髓愈合(牙周膜愈合)率。 相似文献
8.
罗红霉素粉剂在根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资料 罗红霉素根管消毒组96例,年龄4~60岁,其中乳牙30例,恒牙66例;罗红霉素 根管糊剂根充组60例,年龄4~20岁,其中乳牙38例,年轻恒牙22例(包括畸形中央尖4例)。 材料 罗红霉素粉剂(江苏海慈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根管糊剂(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药材料厂出品)。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