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595篇 |
国内免费 | 120篇 |
完全免费 | 224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24939篇 |
出版年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93篇 |
2019年 | 305篇 |
2018年 | 114篇 |
2017年 | 779篇 |
2016年 | 855篇 |
2015年 | 818篇 |
2014年 | 1803篇 |
2013年 | 1636篇 |
2012年 | 1667篇 |
2011年 | 1854篇 |
2010年 | 1643篇 |
2009年 | 1536篇 |
2008年 | 1374篇 |
2007年 | 1432篇 |
2006年 | 1311篇 |
2005年 | 1333篇 |
2004年 | 1584篇 |
2003年 | 1694篇 |
2002年 | 949篇 |
2001年 | 616篇 |
2000年 | 120篇 |
1999年 | 96篇 |
1998年 | 85篇 |
1997年 | 304篇 |
1996年 | 182篇 |
1995年 | 194篇 |
1994年 | 209篇 |
1993年 | 78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60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57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4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治疗方法研究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目的 分析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病因病机 ,提出开肺化痰解毒治法 ,研制成清肺口服液。方法 以利巴韦林为对照 ,进行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盲法、分层区组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 试验组痊愈率 5 1.5 2 % ,痊愈显效率 89.6 2 % ;对照组痊愈率 2 8.7% ,痊愈显效率 73.92 %。清肺口服液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开肺化痰解毒法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2.
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李春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9):838-838
手足口病 (Handfootmouth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所致的以手、足及口腔水疱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 ,主要发生于儿童[1] 。我院自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10月收治了 16例HFMD患儿。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采取有效的护理与防治方法 ,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16例患儿均为我科住院病人 ,男 11例 ,女 5例。其中 6个月至 1岁 3例 ,1~ 3岁 9例 ,3岁以上 4例。主要症状 :①持续发热 1~ 4d ,体温 3 7.5~ 3 8.5℃ ;②发热 1~ 2d后出现皮疹 ,在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出现圆形或卵圆形斑丘疹、疱疹 ;③口腔粘膜出现溃疡、… 相似文献
3.
超滤在10公斤以下小儿体外循环中的应用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目的 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CHD)患儿体外循环 (CPB)中进行超滤的临床经验。方法 1999年至2 0 0 2年 ,共进行 10kg以下小儿CHD心内直视手术 14 94例 ,其中复杂畸形 6 2 5例 ,所有病例都在手术中使用超滤。超滤方法包括常规超滤 (CUF)、改良超滤 (MUF)、平衡超滤 (BUF)以及联合应用等形式。部分病例测量转流前 ,转流结束和MUF结束时肿瘤坏死因子 (TNF) ,白介素 - 8(IL - 8)和E -选择素 (E -selectin)浓度。结果 14 94例患儿中未发现同超滤有关的并发症。采用CUF 2 1例 ,MUF 811例 ,BUF 2 0例 ,常规结合MUF 5 89例 ,BUF +MUF 5 3例。三种超滤方法时间分别为 (11.4 9± 6 .6 1)min ,(11.35± 2 .5 8)min和 (46 .0 4± 2 2 .4 1)min ,分别滤出液体 (135 .75± 4 0 .5 6 )ml,(332 .6 6± 112 .99)ml和 (5 2 7.2 7± 35 3.6 5 )ml。全组患者术中红细胞比积 (Hct)(0 .2 4 6± 0 .0 2 6 )L/L ,CUF结束时Hct(0 .2 6 1± 0 .0 2 5 )L/L ,MUF结束Hct为 (0 .339± 0 .0 34)L/L。TNF ,IL - 8和E -选择素测量结果显示 ,BUF能降低转流过程中炎症因子上升的幅度 ,MUF在浓缩血液的同时也增加了炎症因子的浓度。结论 超滤能够滤出炎性介质等有害物质。BUF法依靠置换作用可降低炎性介质的浓度。CUF和MUF都可浓缩血#0; 相似文献
4.
5.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 ,也是医院治疗抢救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 ,如何稳、准、快、好地将治疗药物输注到病人体内是护理工作研究的重要技术操作内容。为了提高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从 1 995年开始对所有住院治疗的患儿进行分类对比 ,总结出不同部位、不同粗细的静脉 ,不同体质、不同疾病的患儿应采用不同的进针角度。1 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的进针角度1 .1 新生儿静脉特点新生儿期 ,多数新生儿皮下脂肪少 ,皮肤柔嫩。所以新生儿的血管比婴幼儿的血管暴露得更清晰 ,而且弹性差 ,管腔小 ,分支多 ,交错 ,成网状 ,血管易… 相似文献
6.
25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和转归.[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MP-IgM、IgC,对MP-IgM≥1:80且确诊为MP感染的63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2例中257例(40.66%)发生肺外不同脏器、系统的损害,其中以消化、泌尿及血液系统多见,分别为41.25%、31.52%和20.62%.全部病例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4 d好转.[结论]MP感染常引起肺外并发症,当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时,易造成误诊误治.因此对于治疗不理想及不能完全以细菌、病毒感染解释的多脏器受累的呼吸道感染,应考虑MP感染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尽早确诊. 相似文献
7.
小儿热性惊厥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多发生于6个月至3岁小儿,为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中枢神经系发育不完善,脑内某些生化物质的改变以及免疫,遗传等易感因素有关,其患病率约占小儿的5%~6%,其病因还是与病原感染密不可分,但呼吸道感染最重要,最近在庄氏的报道证实了这一点,近年国内外对此症的研究尤为深入。现将热性惊厥与遗传关系,与复发关系,与智能低下关系及免疫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序贯疗法临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红霉素及其序贯阿奇霉素两种方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评价和指导临床用药 ;方法 :9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序贯组 45例 ,采用红霉素 ( 2 0~ 3 0 )mg (kg·d) ,静脉滴注 ,每日一次 ,连续 3天 ,然后口服阿奇霉素 1 0mg (kg·d) ,每日一次 ,连用 3天 ,停 7天 ,1 3天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 47例采用红霉素 ( 2 0~ 3 0 )mg (kg·d) ,静脉滴注 ,每日一次 ,连用 1 4天为一个疗程 ;结果 :序贯组总有效率为 95.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93 .6% (P >0 .0 5) ;序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 3 .3 % ,对照组为 48.9% (P <0 .0 1 ) ;序贯组平均住院天数 ( 8.0 7± 2 .0 7)天 ,对照组 ( 1 5.3 2± 0 .90 )天(P <0 .0 0 1 ) ;结论 :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但序贯组治疗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 ,且平均住院天数少 ,减少患儿痛苦 ,经济、服药方便 ,患儿依从性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小儿严重输液反应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脉给药是儿科临床较为常用的给药方法 ,然而因输液所致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 ,给患儿带来危害 ,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输液反应是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的由非原发病引起的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在 1996年 6月~ 2 0 0 2年 6月 ,我科救治严重输液反应患儿4 7例。现将该组临床资料作总结分析 ,以探索输液反应的原因和预防对策。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2 8例 ,女 19例 ;年龄 1个月~ 12岁 ,平均 4 .3岁。原发病 :呼吸道感染 2 5例 ,胃肠道炎症 17例 ,小儿传染病 (水痘、腮腺炎等 ) 5例。输液反应发生在我科 39例 ,占同期儿科输液 15 7876人次的 … 相似文献
10.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103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误诊原因,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总结103例误诊的CVA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误诊的原因。结果;CVA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缺少肺部体征,临床上易误诊,本组误诊率32.8%,其中误诊为支气管炎33例(32.0%),反复呼吸道感染27例(26.2%),慢性咽炎7例(16.5%),支原体肺炎14例(13.6%),肺门淋巴结核7例(6.8%),百日咳5例(4.9%)。结论:对CVA认识不足、对病史了解不够详细、不结合全面的临床资料去分析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减少误诊的关键在于认识CVA的特点,提高医师对该病诊断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