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
目的 对护理机器人在临床领域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为国内护理机器人的设计、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相关文献,从护理机器人的由来、定义、应用类型、工作分类、面临的挑战及伦理问题进行综述。结果 护理机器人已经在临床领域专业护理工作(体征监测、药物配置、静脉采血、吸痰和咽拭子采样)和基础护理工作(医院导诊、消毒杀菌、患者转运、物流运输)中进行应用,但在应用时会面临护理机器人成本、护患关系、患者隐私安全、人文关怀及法律责任归属相关方面的挑战及伦理问题。结论 护理机器人在临床中应用是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一种必然趋势,其类型还需要不断完善,比如辅助导尿、鼻胃管置入等精细化护理操作的机器人。此外,与机器人应用时有关的挑战及伦理问题也需要逐步解决,以加速推动护理机器人在临床环境中的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2.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在医工交叉人才培养实践中引入CDIO(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and operate)理念,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及研究生培养机制、搭建学术交流和创新实验平台、指导学生开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用医工交叉的方法解决临床难题,产生医学成果。CDIO模式的应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交叉学科知识的理解、形成融合性的创新思维、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有助于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成长、临床技术创新、团队建设及学科发展,为探索医工交叉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方向医工交叉课程改革对八年制医学生的学习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至2019年清华大学学习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课程的八年制医学实验班的医学生为研究对象,2018年入对照组(n = 20),2019年入观察组(n = 18)。对照组采用常规课程和康复医学专业教师,观察组课程增加神经科学理论和新进展、功能磁共振发展和康复医学领域应用、医学工程新技术和进展,并增加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机械工程系和医学院教师。两组考核均分为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和平时考核,观察组在平时考核中增加综述成绩。另设计调查问卷,在观察组开课前和考核后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理论考核、平时考核和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 > 2.694, P < 0.01),两组操作考核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P > 0.05)。观察组对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课程的了解程度、对医工交叉/医工转化进展了解程度及设置医工转化课程必要性的评分在课程结束后增加(| Z| > 2.304, P< 0.05)。对康复医学医工交叉和医工转化研究比较感兴趣和非常感兴趣的学生比例从77.78%增加到94.44% (P= 0.222),表示比较可能和非常可能从事康复医学领域医工交叉和医工转化学生比例从61.11%增加到83.33% (P= 0.043)。结论 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方向医工交叉课程改革能一定程度提高八年制医学生对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以来,医工交叉已成为推动临床医学进步的新引擎。医工交叉既是促进健康产业升级、实现健康中国的战略需要,又是解决临床问题、促进诊疗水平提升的技术支撑。本文综述了近代以来临床医学与工程学交叉的主要领域及代表性成果,并以磁控胶囊胃镜系统研发为例,阐述了医工交叉研究及成果转化的实现过程。此外,本文评价了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的开展现状,并对未来进一步加强医工交叉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鉴"积木式创新"理念,从科学研究、导师指导、课程学习、产教融合、评价机制等模块,讨论了医工交叉高端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并且,从制度体系、组织体系、内容体系等维度,对进一步提升医工交叉博士生培养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出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7.
随着医学模式向"5P"转变,精准医疗逐渐成为疾病诊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其思想融入到内分泌代谢科的教学中已成为研究热点.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是现今广泛运用并被证实收效较好的临床教学方法.医学理念与医学技术的发展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将精准医学的理念融入到BPL临床教学中将是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文章从内分泌代谢科教学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精准医学在PBL临床教学中开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的趋势,以期为提高内分泌代谢科教学质量、建立符合精准医疗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及制定相应政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