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68篇 |
免费 | 179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70篇 |
临床医学 | 339篇 |
内科学 | 24篇 |
神经病学 | 36篇 |
特种医学 | 187篇 |
外科学 | 546篇 |
综合类 | 398篇 |
预防医学 | 47篇 |
药学 | 125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63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54篇 |
2016年 | 66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92篇 |
2013年 | 163篇 |
2012年 | 211篇 |
2011年 | 227篇 |
2010年 | 193篇 |
2009年 | 166篇 |
2008年 | 152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67篇 |
2005年 | 42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与MRI诊断分级情况.方法 分析台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及韧带损伤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关节镜检查和MRI检查,观察前交叉韧带损伤程度和松弛度情况;观察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关节镜下分级和MRI分级比较情况;观察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下分级和MRI分级比较情况.结果 前交叉韧带损伤Ⅲ~Ⅳ级患侧和健侧胫骨前向位移差距值均高于0级和Ⅰ~Ⅱ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交叉韧带损伤的MRI分级Ⅰ级敏感度为33.3%,特异性为25.0%;Ⅱ级敏感度为80.0%,特异性为55.5%;Ⅲ级敏感度为53.3%,特异性为36.4%;Ⅳ级敏感度为60.0%,特异性为36.8%.半月板损伤的MRI分级,Ⅰ级敏感度为37.5%,特异性为25.0%;Ⅱ级敏感度为80.8%,特异性为56.3%;Ⅲ级敏感度为57.7%,特异性为45.5%;Ⅳ级敏感度为61.9%,特异性为31.6%.结论 MRI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与关节镜结果有一定差异,但是其仍为一种诊断的可靠、无创性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骨隧道与股骨干纵轴在冠状位的角度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隧道扩大的影响.方法:54只家兔随机分为A、B和C3组,每组18只.重建时股骨隧道分别在定位角为30.、45.、60.下定位并重建,于术后4周、8周和12周时测量股骨隧道的宽带,计算骨隧道扩大率.结果:各组于术后4周时,骨隧道扩大率分别为(60.90±0.65)%、(61.80±0.12)%和(61.23±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时,骨隧道扩大率分别为(54.90±0.85)%、(55.33±0.87)%和(55.39±0.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时,骨隧道扩大率分别为(51.56±0.13)%、(51.81±0.98)%和(52.11±0.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隧道与股骨干纵轴在冠状位角度的变化对骨隧道的扩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研究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时,关节镜下采用可吸收挤压螺钉与Endobutton固定股骨侧止点的疗效。[方法]我院自2008年7月-2012年6月对35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进行重建,16例采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19例采用Endobutton固。术前、术后进行以日常活动、膝关节疼痛、肿胀等情况观察,以及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评估膝关节的稳定性,用Lysholm评分法评价膝关节功能,Tegner评分评价运动水平。[结果]本组35例患者均获得6~48个月的随访。挤压螺钉系统组:随访中6例膝关节活动时仍有轻度疼痛,Lachman征Ⅰ度阳性;2例关节疼痛明显,Lachman征Ⅱ度阳性。Endobutton组:随访中3例,膝关节活动时仍有轻度疼痛,无严重疼痛者,4例患者Lachman征Ⅰ度阳性。两组患者中无关节内感染发生。两组术前、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Tegner运动水平评分比较(P〈0.05),两者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时,可吸收挤压螺钉与Endobutton均可使股骨侧达到初始稳定。Endobutton系统骨隧道扩大效应较挤压螺钉固定明显,但Endobutton技术,操作更单,固定更持久,远期疗效良好,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在腰穿针引导下利用可吸收螺钉和orthocord线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关节镜下在腰穿针引导下利用可吸收螺钉和orthocord线治疗成人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30例,按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9例,Ⅲ型16例,Ⅳ型5例。手术在关节镜下进行,复位骨折后,先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再采用交叉韧带重建钻导器(Acufex PCL guide)引导,由关节外向关节内骨折块边缘钻孔制成两骨髓道,置入腰穿针后通过腰穿针穿线固定骨折块。术后不需要石膏外固定,鼓励患者主动伸屈关节,进行股四头肌、腘绳肌等长收缩锻炼及髌骨推移锻炼。随访时拍摄X光片并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来评定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膝关节不稳,平均愈合时间(7.0±0.6)周。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92.3±1.6)分,术后6个月评分(97.6±1.7)分,与术前(74.6±4.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复位联合可吸收螺钉和orthocord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性骨折固定可靠、手术创伤小,术后不需石膏固定,不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5.
娄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
随着近年来运动损伤的日益增多,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率不断升高。这种损伤容易产生膝关节前向不稳,进而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影响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应尽早给予手术重建,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如今前交叉韧带重建的重要性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对于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及护理尚缺乏系统的认识。本研究针对本科2013年4月一2014年3月收治的15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旨在找到一套切实有效、系统的康复训练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手术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总结应用双固定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17例,采用膝前内侧微创小切口进入,应用双固定螺钉进行治疗,观察骨折愈合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对17例患者进行6~24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未见明显骨折端移位,无膝关节伸屈受限。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93.2±1.9)。结论应用双固定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操作简便,固定牢靠,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控讨空降兵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机制,寻求防治的方法。方法测量正常国人标本股骨髁间窝横、纵径及其相关值;建立生物力学模型,模拟膝关节伸直前交叉韧带及其重建韧带的损伤机制;强化腘绳肌、腓肠肌肌力训练;开展髁间窝扩大成形术。结果临床应用29例中随访1年以上者20例,无1例出现重建韧带撞击现象,膝关节稳定性能良好。髁间窝扩大成形后,重建韧带撞击现象消失。强化腘绳肌、腓肠肌训练方法运用于我院空降医疗队伞训中,无1例出现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结论正常髁间窝相关值可能为空降兵筛选体检及髁间窝扩大成形术提供参考指标;髁间窝扩大成形能有效预防重建韧带撞击现象,替代前交叉韧带的功能;加强腘绳肌、腓肠肌肌力训练,强化其与前交叉韧带协同作用,是预防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中应用本体感觉训练的效果。方法将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75例随机分为本体训练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康复训练方法,本体训练组在一般康复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手术后6个月进行患者位置觉测定、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关节稳定性检查。结果在被动角度重现测定中,本体训练组患侧膝的总偏差为(4.15±1.31)度,健侧膝总偏差为(3.80±1.28)度,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侧膝总偏差为(4.78±1.64)度,健侧膝总偏差为(3.52±1.48)度,患侧膝大于健侧膝(P<0.05)。本体训练组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均为阴性。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应用强化本体感觉训练对促进下肢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技术出现于20世纪初期,与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并列,为20世纪骨科3大重要技术进展之一。膝关节镜技术在膝关节损伤手术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不仅促进了微创膝关节外科的迅速发展,带动了骨科其他领域微创技术的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关节镜手术、膝关节滑膜病变的关节镜下滑膜全切除术、髌股关节紊乱的关节镜手术及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手术,对膝关节损伤的关节镜手术治疗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述评。 相似文献
10.
前交叉韧带(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损伤是较常见的运动损伤,多见于从事竞技体育的运动员中,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加,非运动员人群中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1]。 ACL损伤的诊断通常依靠MRI和临床医师的物理检查,其两种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高频超声在韧带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2],本文对我院62例拟诊为ACL损伤的患者进行高频超声检查,结合物理检查、与MRI对比并进行关节镜检查与治疗,探讨高频超声在膝ACL损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