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4篇
  免费   1136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43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217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770篇
内科学   469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1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18篇
综合类   2352篇
预防医学   104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43篇
  35篇
中国医学   2129篇
肿瘤学   398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405篇
  2021年   497篇
  2020年   694篇
  2019年   545篇
  2018年   281篇
  2017年   626篇
  2016年   454篇
  2015年   457篇
  2014年   506篇
  2013年   401篇
  2012年   523篇
  2011年   481篇
  2010年   415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574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97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昼夜节律使机体生理、生化、行为等生命现象表现为以大致24 h为周期的振荡规律,受一系列生物钟基因(bmal1、clock、cry、per)和钟控基因(rev-erbα、rorα、dbp、tef、hlf等)调控.生物钟基因广泛存在于机体各免疫器官、组织和细胞中,使免疫细胞功能(迁移和趋化、吞噬、杀伤活性等)及多种免疫参数(循环免疫细胞及其亚群的相对和绝对数量、细胞因子水平等)呈现显著的昼夜节律性变化,从而在维持免疫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一些免疫相关疾病也与昼夜节律和生物钟系统异常密切相关.该文将着重阐述昼夜节律及生物钟系统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在一些免疫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炎症因子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此外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3天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淀粉样蛋白A(SA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及CD4+T细胞、CD8+T细胞、CD4+ T/CD8+T、自然杀伤细胞(NK)等免疫细胞所占比例.结果 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除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两组患者的CRP、IL-6、SAA及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而CD4+T、CD8+T及NK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炎症因子各指标的上升程度及免疫细胞水平的下降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效果显著,且能够降低术后的急性期炎症反应,弱化对患者免疫功能的抑制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5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选择治疗方式的意愿,将其分为实验组(59例)和对照组(46例),实验组患者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胸手术,记录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分别于手术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与降钙素原(PCT)等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与免疫球蛋白M(IgM)的水平,并于手术前后检测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水平,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免疫功能状态.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两组IL-6、IL-8、CRP、TNF-ɑ与PCT等炎性因子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且实验组患者术后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水平比较,术后两组免疫球蛋白IgG、IgA与IgM水平有所下降,以IgG下降较为明显,且实验组术后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水平明显低于术前水平,且实验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明显减轻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同时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且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经腹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临床效果、术中以及术后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等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淋巴结个数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4项指标均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腔感染例数、深静脉血栓例数以及并发症合计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例数比较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人两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具有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治疗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PLC患者60例,患者均行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TACE)治疗,同时抽取同期60例健康献血者为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后PLC患者和对照组的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IL)-2、IL-6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甲胎蛋白(AFP)水平,对比治疗前后及正常人免疫功能.结果 病例组CD4+T、CD4+/CD8+、IL-2水平治疗前较对照组低,CD8+T及IL-6和TGFβ1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TACE治疗后病例组CD4+T、CD4+/CD8+、IL-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仍低于对照组,CD8+T、IL-6和TGFβ1水平降低,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治疗可以提高PLC患者免疫功能,并且对肿瘤发展抑制及转归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胃癌患者按照接受手术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比较2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免疫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进流质时间、排便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清扫淋巴结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P<0.05).手术后7天,2组的hs-CRP、IL-6、IL-10水平均较手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观察组的hs-CRP、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4+和CD4+/CD8+水平较手术前显著升高(P<0.05),CD8+较手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CD4+和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免疫应激反应,减少对免疫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 LP)改善荷卵巢癌大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卵巢癌细胞NUTU-19接种于腋窝皮下,制备荷卵巢癌大鼠模型,取6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2 mg/kg)和LP(40、20、10 mg/kg)组,每组12只;各治疗组均隔天腹腔注射给药一次,共5次。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生存状态和肿瘤生长状况;称量肿瘤重量并计算抑瘤率,通过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结构变化;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脾淋巴细胞转化率;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流式细胞仪术(Flow cytometry)检测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百分率并计算CD4+/CD8+。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发现LP各组大鼠饮食状况好转,瘤体减小、活动度和硬度较差,肿瘤组织细胞皱缩、呈片状坏死等病变,上述改变以LP 40 mg/kg组最为显著;LP (40、20 mg/kg)组瘤重显著减轻且抑瘤率显著升高(P<0.05,P<0.01),脾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升高(P<0.05,P<0.01),血清中IL-2和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P<0.01),血液中CD8+百分率显著降低(P<0.05,P<0.01),LP 40 mg/kg组CD4+百分率显著升高(P<0.05),LP(40、20 mg/kg)组CD4+/CD8+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 LP具有提高荷卵巢癌大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LP能够有效降低炎症细胞因子( IL-2、TNF-α)含量以及提高CD4+/CD8+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8.
舒畅  胡文兵  龚军 《现代肿瘤医学》2017,(14):2262-2265
目的:对比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与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晚期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2月到2015年8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晚期结肠癌肝转移患者78例,根据平行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观察组给予高强度聚焦超声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都治疗观察4周,记录与随访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9.2%和38.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的粒细胞减少、贫血、胃肠道反应、手足综合征等毒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NK细胞含量分别为(25.10±3.49)%和(20.14±4.67)%,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12.45±2.01)%和(12.24±2.2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K细胞含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今,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8.23±4.19)个月和(14.89±3.82)个月,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t=3.491,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与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晚期结肠癌肝转移的合用能提高近期疗效,不会增加毒副反应的发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作用机制可能与有效改善外周血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 PD-1 mRNA、PD-L1 mRNA 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散射比浊法分析36例 OLP 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CD16++56+)状况和检测患者体液免疫指标(lgG、lgA、lgM、C3、C4)。采用荧光定量 PCR 法(qPCR)检测36例 OLP 患者及18例健康对照组 PB-MCs 中 PD-1 mRNA、PD-L1 mRNA 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 OLP 患者免疫功能状况的相关性。结果:OLP 患者外周血中 CD3+、CD4+、CD8+、CD16++56+(NK)均低于正常值(P <0.05),CD19+(B)高于正常值(P <0.05);血清补体 C3、C4较正常值降低(P <0.05),免疫球蛋白 lgM较正常值增高(P <0.05)。OLP 患者 PBMCs 中 PD-1 mRNA 及 PD-L1 mRNA 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且 PD-1 mRNA 与 PD-L1 mRNA 的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PD-1 mRNA 的相对表达量与 OLP 患者 CD4+呈负相关,与 lgG 呈正相关;PD-L1 mRNA 的相对表达量与 CD19+呈正相关。结论:OLP 患者 PBMCs 中 PD-1、PD-L1 mRNA 的表达上调与 OLP 患者免疫功能状况相关,提示 PD-1/PD-L1通路可能参与 OLP 的免疫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CK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肝功能和免疫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46只SAP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只,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和治疗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采用人参皂苷CK,观察两组大鼠肝功能变化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两组SAP大鼠治疗3、7d后分别检测血白细胞计数、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谷氨酰转肽酶、白蛋白)和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CD3、CD4和CD8阳性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变化,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参皂苷CK作为治疗SAP的辅助手段,具有肝脏保护作用和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