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发挥住院医师责任导师作用 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实行责任导师制度是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重要途径。责任导师制度符合医学人才的成才规律。应注重责任导师选拔。对责任导师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以提高责任导师的质量和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浅谈加强实习医师临床技能培训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习医师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临床实习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要重视对实习医师临床能力的培养,包括临床思维及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实习医师的临床工作能力,并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实际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案例教学法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迎接新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我院外科教研室对此次参加外科基地培训的13名2010届毕业生开展了讲座形式和案例教学法形式的专业必修课学习。通过使培训人员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进其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理解,学习的内容能够直接运用到临床工作之中,同时授课老师的讲课过程也更为轻松。因此我们认为案例教学法可在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可行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旻敏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9):118-119,129
目前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继续教育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种,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之间存在一定重复性,在相互认定和操作过程中也有一定区别。通过分析两者异同点,总结两种培养模式相衔接的思路,探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可行性,为完善我国临床能力规范化系统化培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浅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医学伦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海试点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背景下,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因其与培训医院之间形成的新型培训关系,而使其成为各培训医院中的特殊群体。“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面对已有政策的调整和新政策的推出能否具有积极态度,直接关系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这项医改措施的成败。当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所在医院的归属感也跟医院的现实效益和长远发展有着紧密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完善的医学伦理教育体系来解决,所以培训医院应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于医学伦理教育予以重视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