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76篇 |
国内免费 | 107篇 |
完全免费 | 195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878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118篇 |
2013年 | 98篇 |
2012年 | 129篇 |
2011年 | 172篇 |
2010年 | 123篇 |
2009年 | 128篇 |
2008年 | 115篇 |
2007年 | 107篇 |
2006年 | 206篇 |
2005年 | 154篇 |
2004年 | 86篇 |
2003年 | 65篇 |
2002年 | 61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抗血小板治疗预防高危患者死亡、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的疗效:随机临床试验的协作汇总分析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目的:确定抗血小板治疗在发生血管闭塞事件高危患者中的疗效。设计:协作汇总分析。入选标准:肌肉疼痛度,创伤发生率,运动表现。结果:本研究入选的临床试验是那些研究高危患者(患有急性血管病,或既往有血管病病史,或存在其他一些诱发因素)抗血小板治疗与对照组相比的疗效,或一种抗血小板治疗与另一种抗血小板治疗疗效相比较的随机临床试验,且试验结果都是在1997年9月以前得出的。试验必须采用随机研究的方法,以避免事先得知下一步将采取的治疗措施,且无其他混杂因素影响即观察组之间仅在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3.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若干关键环节的思考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赖世隆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9(4):245-250
为探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方法,提出正确评价中医药临床疗效的两个关键环节是建立中医药干预措施有效性的科学假说和应用科学方法检验假说;强调中医药有效性科学假说的建立必须以包括辨证论治、整体调节在内的中医药理论和临床治疗基本特点为前提,而检验假说又必须应用包括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在内的现代临床研究方法学,其中尤其需要强调随机对照试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石杉碱甲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与安慰剂双盲对照评估石杉碱甲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来自全国15个中心202例可能或可能的AD患者随机接受石杉碱甲或安慰剂治疗12周。石杉碱甲组100例,400μg/,安慰剂组102例,每6周评估1次。结果:202例患者进入意向性治疗分析,其中197例患者通过末次观察前推法(LOCF)完成统计。比较石杉碱甲组和安慰剂组各种疗效评估量表的评分自基线水平至治疗6周和12周时评分变化的均值,以及治疗12周时评分和基线相比有改善的患者的比例:治疗12周和基线相比,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平均改善2.7分;AD评估量表的认知分量表(ADAS-Cog)得分平均改善4.6分,改善至少4分者56.1%;ADAS非认知副表(ADAS-non-Cog)得分平均改善1.5分,临床好转的患者为59.2%;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得分平均改善2.4分,改善至少10%的患者32.7%;印象变化量表(CIBIC plus)获1-3分的患者为70%,1-2分者27.8%。这些指标和安慰剂组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总的不良反应率石杉碱甲组为3%,均为轻度、一过性反应。结论:石杉碱甲可显著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行为和心境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总体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结合放射治疗鼻咽癌Ⅱ期临床试验观察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目的 观察重组人p5 3腺病毒注射液 (rAd p5 3)配合放疗治疗鼻咽癌 (NPC)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2 9例鼻咽鳞癌随机分成基因治疗 +放疗组 (GTRT) 16例和单纯放疗组 (RT) 13例。GTRT组患者应用rAd p5 3瘤内注射 1次 周× 8,放疗在rAd p5 3注射 3d后开始。两组放疗剂量和方法相同。结果 采用rAd p5 3注射液治疗 4周后 ,两组肿瘤平均缩小率分别为 71%± 18%和 4 9%±2 3% (P <0 0 0 1)。治疗 8周后 ,两组肿瘤平均缩小率分别为 95 %± 10 %和 80 %± 17% (P <0 0 0 1)。治疗结束 4周后 ,两组肿瘤完全消退率分别为 75 %和 15 % (P <0 0 1)。GTRT组有 3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自限性低热 ,余无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rAd p5 3配合放疗治疗NPC具有较好疗效 ,临床使用安全 ,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6.
国产左旋卡尼汀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目的 :观察国产左旋卡尼汀 (L - carnitine,L - CN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 CHF患者 5 6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2 8例 )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ACEI或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 ;L - CN组 (2 8例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国产 L - CN治疗。结果 :L - CN组心功能改善的临床显效率 (4 2 .9% )和总有效率 (89.3% )均较对照组 (2 5 .0 %和 6 0 .7% )显著提高 (P<0 .0 1) ,且无不良反应出现。 结论 :用 L- CN辅助治疗 CH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喉癌的Ⅰ期临床试验及追踪观察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目的 评价重组人p5 3腺病毒注射液 (rAd p5 3)对喉癌患者的毒理、药理作用。方法将 12例各期喉癌患者随机平分成 3个剂量组 (1× 10 1 0 VP、1× 10 1 1 VP、1× 10 1 2 VP) ;局部注射rAd p5 3,1次 隔日× 5次× 2个疗程 ,经 3年以上的追踪 ,通过症状、体检 (含喉镜检查 )和实验室检查观察其副作用及临床疗效。结果 在 1× 10 1 2 VP组 1例患者出现自限性发热 ,余 11例无异常。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常规和重要脏器等检测值均在正常范围。rAd p5 3特异性抗体在治疗后 2~ 3周后转阳性 ;rAd p5 3治疗患者肿瘤组织p5 3蛋白表达明显增强 ;2例患者治疗后SIL 2R水平异常和T细胞亚群失调指标好转 ;所有患者随访 3年以上示无瘤生存。结论 rAd p5 3局部治疗喉癌安全、有效 ,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胺碘酮的临床药理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胺碘酮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于临床,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70年代末开始在中国应用,1984年在美国被推荐用于难治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自从CAST试验证明第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增加器质性心脏病人的死亡率,胺碘酮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有关这个药物的临床研究在各地广泛开展起来,比如:维持窦性心律,防治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以及延长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生存率等。尤其近来随着大规模临床试验的开展,其在防治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房颤动、改善临床预后方面的有益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应用日趋广泛。 相似文献
9.
格列奇特缓释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Jia WP Ning G Gao X Yan L Yang HZ Li M Hong J Lu ZQ Cheng H Qi YQ Li ZW Xiang KS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7):2636-2639
目的评价格列奇特缓释剂(达美康缓释剂30mg片剂)对既往使用其他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4例既往使用饮食控制及其他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格列奇特缓释片治疗16周,以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评价其有效性;并根据低血糖反心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格列奇特缓释片治疗16周后,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89%,下降幅度达21.6%,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别降低2.31mmol/L及3.94mmol/L,比治疗前减低24.5%及27.8%。采取格列奇特缓释片一天一次的优化方案,糖代谢状况可得到显著改善。结论格列奇特缓释剂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糖,对于优化2型糖尿病的管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乌索酸的化学、药理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开发利用乌索酸,拓展其新的药用领域,方法:通过有关试验研究和献资料的调研分析。综述近年来有关乌索酸的资源情况、理化性质、结构鉴定,含量测定、药理作用,临床试验以及生产工敢方面的研究状况。结果:乌索酸资源丰富,毒性小,具有明显抗肝炎、抗肿瘤、抗炎抑菌、降血脂等多方面的临床药理作用,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