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98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完全免费 | 43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1960篇 |
出版年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32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69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113篇 |
2011年 | 137篇 |
2010年 | 131篇 |
2009年 | 171篇 |
2008年 | 158篇 |
2007年 | 199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29篇 |
2002年 | 55篇 |
2001年 | 166篇 |
2000年 | 47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妇女更年期为妇女卵巢功能逐渐消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一般发生于45~52岁之间,部分妇女在此期间可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血管舒缩功能失调症状、泌尿生殖系统症状以及新陈代谢障碍等症状. 相似文献
2.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骨性关节炎53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结合骨性关节炎疼痛多为刺痛的特点,以现代解剖及病理机制为指导,以血府逐瘀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53例.结果:治愈30例,显效19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3%.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中医药防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中医对哮喘的研究,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尤其对缓解期的防治疗效显著,方法多样,且无毒副作用,较比西医的治疗有明显的优势.随着对小儿哮喘发病因素、病理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缓解期治法在继续坚持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得到了丰富的发展.但中医药防治小儿哮喘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尚需解决. 相似文献
4.
高脂血症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综述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方法:从病因病机、证治方法及单味药物功效等方面,对近5年相关中医药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论: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具有确切疗效及优势。 相似文献
5.
6.
清火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清火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12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清火汤治疗,对照组予左旋咪唑、甲硝唑、维生素B2治疗,1周后评定局部治疗疗效并随访1年以评价全身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全身治疗疗效和局部治疗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清火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杨春华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7(2):110-112
自1983年Warren和Mashall成功分离和培养出幽门螺杆菌(Hp)后,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Hp是慢性胃炎的病原菌,消化性溃疡重要致病因子,而且Hp与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阿Ⅷ)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婴幼儿发病为主,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属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约于病后1周自愈,但由于本病通常可引起发热、口痛、拒食和烦躁等症状,患儿存在痛苦,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相似文献
9.
降浊止呕颗粒对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降浊止呕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脾虚湿浊证的临床疗效,试探讨其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CRF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降浊止呕颗粒,对照组给予尿毒清颗粒,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钙(Ca)、血磷(P)等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做出疗效评价。结果:①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显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③两组治疗后均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降低症状积分,治疗组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及积分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④两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组SCR、BUN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⑤两组患者治疗后RBC、HB均无改善,(P>0.05)。⑥治疗后,两组患者自身比较,治疗后血钙略有升高、血磷降低(P<0.01),但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浊止呕颗粒通过健脾益气、降浊排毒的作用,对CRF辨证属脾虚湿浊证为主者,起到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从而能有效的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调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观察复方中药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中药复方调胃汤治疗了75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疗程28d。结果:调胃汤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治愈率及总有效率与西药对照组相似,效果较好。结论:中药复方调胃汤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而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为价廉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