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45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67篇
预防医学   1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3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1.
目的 了解贵阳市高校教师颈椎慢性疼痛情况,为高校教师颈椎慢性疼痛方面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取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出7所公办本科高校,再整群随机抽取部分学院的教师,采用问卷对抽中的教师进行面对面调查。 结果 共调查963名高校教师,检出颈椎慢性疼痛患者360例,颈椎慢性疼痛患病率37.4%。男性患病率为29.9%,女性患病率为42.9%,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XC五号.EPSP〗=16.927,P<0.001)。高校教师颈椎慢性疼痛患者的平均疼痛时间3年,女性较男性疼痛时间要长(Z=-2.936,P=0.003);疼痛最主要类型为酸、胀痛。颈椎疼痛对80%以上的高校教师的日常、睡眠、心情都有轻度以上的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伏案时间(OR=1.247,95%CI:1.035~1.502)和每周运动天数较少:<1天(OR=2.808,95%CI:1.859~4.243)、1~2天(OR=1.750,95%CI:1.207~2.537)、3~4天(OR=1.636,95%CI:1.133~2.363)是高校教师患颈椎慢性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贵阳市高校教师群体颈椎慢性疼痛患病率较高、呈年轻化趋势,疼痛病史较长,女性较男性严重;颈椎慢性疼痛影响患者的睡眠和心情。应关注高校教师颈椎慢性疼痛的防控。  相似文献   
2.
关于实行高校教师聘任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是社会财富之源,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严重束缚了高校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本文就高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教师聘任的实现形式,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高校自身发展规律的教师聘任制。运用市场机制,面向社会,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打破论资排辈,营造有利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激发广大教师奋发进取的精神。改革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配套建立适合高校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深化学校用人制度改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应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威胁人类的头号杀手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及由它引起的疾病"前奏"--亚健康[1].亚健康使教师处于疾病突发的"火山口",直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因工作压力、过度劳累等引发的"过劳死",使一批年轻的高级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2].近年来,部分高校教师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健康教育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据此,我们在吉林地区某高校开展了健康教育活动,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行医学高校师生对PBL法的评价与期望对比研究。方法以某医学高校师生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医科院校师生对于现行PBL法的教学课堂评价与期望的对比研究。结果高校师生对PBL法的评价与期望存在部分差异,学生对该教学法的实施普遍期待,但超过半数学生不知道如何参与;部分教师表示其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问题与局限;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方面,几乎所有教师都认同该教学方法,但大部分学生却怀有不确定或中立态度。尽管存在差异,但师生们对PBL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优点都表现出一致性赞同。结论 PBL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课堂质量方面的显著成效符合新时期医学高校师生的期望,但也不能忽视其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困难与局限;教师可在今后传统课堂模式中逐渐融入PBL教学法,在实践中加以改良,达到高效完成课堂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改善高校高血压教师生活质量中的作用,为护理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将年度体检中高血压教师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实验组实施循证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于护理干预前后测量血压并应用SF-36(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的血压下降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指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循证护理能有效改善高校高血压教师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运动干预对血脂异常高校教师运动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在哈尔滨市某两所高校中选取研究对象,一所高校的40名教师作为试验组,另一所高校的37名教师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2次健康讲座,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1次个性化指导、8次自发运动小组培育活动,并建立微信和QQ交流群。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后3个月和干预后6个月的运动达标率、BMI和腰围。结果试验组干预后、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的运动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教师的BMI和腰围在各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教师的BMI和腰围在干预后各个时间点均低于干预前(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干预能够改善血脂异常高校教师的运动依从性,促使其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7.
郑永玲 《吉林医学》2012,33(22):4774-4775
目的:探讨应用健康教育对高校教师高血脂患者效果的观察。方法:以高校教师60例高血脂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采取低脂低盐饮食、有氧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每个月回访,定期检查,随机抽取60例高血脂患者作为对照组,普食,仅用药物治疗,1年后分别进行血脂检测。结果:1年后观察组血脂水平降低,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取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既提高教师高脂血症的知晓率又达到降脂目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高校教师的慢性病患病状况,发现危险人群,分析危险因素,为高校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某高校2007年1787例和2013年1652例教师健康体检结果中患病率居前四位的高甘油三酯、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四种慢性病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教师健康体检结果中高甘油三酯、脂肪肝、高血压的总患病率分别为31.0%,30.0%,23.3%,均明显高于2007年的22.7%,19.2%,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男性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岁~60岁是高发年龄段。结论上述慢性病在教师人群中患病率较高,与教师工作压力大、自身锻炼较少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普及预防保健知识,不断增强教师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预防保健能力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金钱态度、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主观幸福感、金钱态度和心理健康量表对山西高校186名教职工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①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平均水平1.55,处于良好状态;②各人口统计学变量间心理健康状况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③教师金钱态度(r=0.305,P<0.01)及其权利-名望(r=0.285,P<0.01)、焦虑(r=0.270,P<0.01)、不信任因子(r=0.257,P<0.01)与心理健康均呈显著正相关;④总体幸福感(r=-0.294,P<0.01)、正性情绪(r=-0.240,P<0.01)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负性情绪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r=0.536,P<0.01).结论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教师心理健康影响不是很明显.金钱态度、主观幸福感显著影响教师心理健康,其对金钱越持有权利名望、不信任态度,或者越是焦虑,健康状况越差;教师主观幸福感指数越高,健康状况越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是否随年代变化,为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干预职业倦怠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采用元分析方法对我国教师职业倦怠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年代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因子、非人性化因子和低成就感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11,0.151,0.136;P0.01),年代可以解释3个因子1.2%、2.2%和2.1%的变异;不同性别在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因子上有统计学意义,9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0.03,-0.02)、(0.06,0.11)和(-0.03,0.02);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相比,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个人成就感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5%的置信区间分别为(-0.08,-0.02)、(-0.03,-0.01)和(-0.04,-0.01);(-0.07,-0.04)、(-0.04,-0.02)和(-0.06,-0.02)。结论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逐年增加;男性教师的去个性化情况较女性教师严重,女性教师的情绪衰竭较男性教师严重;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显著轻于中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