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7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73篇
内科学   690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86篇
特种医学   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8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1272篇
预防医学   5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47篇
  5篇
中国医学   129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沧州市某医院2016—2019年急诊危重患者死亡情况及危险因素,以期为急诊救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沧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救治的1 517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分析急诊危重患者死亡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 1 517例危重患者中,死亡358例,死亡率为23.60%。男、女比例为1.45∶1, 60~69岁人群占比最高(29.05%),其次为50~59岁人群(22.91%)。主要死因为创伤(21.23%)、猝死(17.32%),冬季患者死亡比例最高(28.49%),其次是春季(25.14%),而创伤在夏(31.58%)、秋季(35.53%)较为高发,猝死在春(29.03%)、冬季(40.32%)较为高发;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中老年人(OR=1.770、4.316)、发病时间(OR=3.459)、呼吸功能障碍(OR=1.936)、循环功能障碍(OR=2.625)为急诊危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而专业现场急救(OR=0.609)则为其保护因素。结论 年龄、发病时间、呼吸功能障碍、循环功能障碍可影响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结局,而给予专业现场急救则有利于患者获得良好结局。  相似文献   
2.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复苏后,患者常由于一过性心肌功能障碍而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出现低血压或微循环障碍,器官长时间低灌注合并缺血-再灌注损伤,最终导致患者死于全身多器官衰竭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学组和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肺复苏分会共同制定并于2019年发布了《心脏骤停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管理的专家共识》,该共识分别从心脏骤停恢复自主循环(cardiac arrest-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CA-ROSC)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监测、管理以及目标温度管理(targetted temperature management,TTM)入手,制定相应推荐意见。本文基于最新循证证据所推荐的治疗方案及最新研究成果对共识中11项推荐意见进行解读,可为临床医师加强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管理提供可靠且有效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2019年11月27日凌晨,艺人高以翔在录制节目过程中突发晕厥,经近3小时抢救后,仍不幸去世,年仅35岁。医生宣布原因为心源性猝死。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来验证RGS17在人冠心病猝死者冠状动脉管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冠心病猝死案例41例(实验组)及非心源性死亡10例(对照组),根据冠脉狭窄程度分为实验组1 (Ⅰ~Ⅱ级),实验组2 (Ⅲ级),实验组3 (Ⅳ级)。通过免疫组化来检测RGS17在冠心病冠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每张切片取四个视野,测定平均光密度值后采用SPSS23.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41例冠心病猝死案例中以男性多见,多位于41~50岁;冠状动脉狭窄以Ⅳ级多见;免疫组化染色显示RGS17在冠心病猝死者冠状动脉管壁中膜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RGS17在冠状动脉狭窄Ⅲ、Ⅳ级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级的管壁组织中的表达。结论 RGS17在冠心病猝死者冠状动脉管壁中呈高表达;RGS17在冠状动脉狭窄Ⅲ、Ⅳ级的表达明显高于狭窄Ⅰ、Ⅱ级的管壁组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率减速力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本院同时接受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24 h动态心电图(24 h DCG)监测的住院患者共270例,同时收集患者吸烟史、血脂、血糖、血压等临床指标。根据冠状动脉CT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心率减速力(DC值)、心率加速力(AC值)和猝死危险分层的差异,判断DC值、AC值和猝死风险分层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病变范围的相关性。 结果 冠心病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载脂蛋白B(ApoB)则较对照组下降(P<0.05)。相比对照组,冠心病组的DC值明显下降,AC值明显升高,猝死危险分层则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C值与猝死危险分层、冠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均呈负相关,AC值与猝死危险分层、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猝死危险分层与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心率减速力能够定量评估自主神经,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病变范围密切相关,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项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e)及T波峰末间期与QT间期的比值(Tp-e/QT)与ICD一级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4年2月因严重慢性心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35%,纽约心功能分级为Ⅱ/Ⅲ级,且既往从未发生过室速或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接受ICD(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一级预防的患者68例,对所有的患者随访18~38个月(平均26个月)。在随访过程中,患者根据是否发生终点事件分为高危组及低危组;本研究以SCD或室颤、室速作为终点事件。术前对所有的患者进行12导联心电图、心脏彩超、24 h动态心电图等检查,并分析Tpeak-Tend间期及(Tpeak-Tend)/QT。结果随访过程中,因ICD识别持续性室速或室颤而引发恰当放电的患者共11例,由ICD发现非持续性室速而不需治疗的患者共7例,故高危组患者共18例。从未发生室速或室颤者共50例为低危组。高危组患者的(Tp-e)105±15 ms明显高于低危组90±17 ms(P=0.003);(Tpeak-Tend)/QT比值在高危组与低危早组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0.27±0.04 vs 0.22±0.05,P=0.002). TpTe/QT≥0.255预测ICD一级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2%和65.9%;TpTe≥103 ms预测ICD一级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风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和67.9%。结论 Tp-e间期、Tp-e/QT比值与ICD一级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密切,Tpeak-Tend间期及Tp-e/QT比值越大,ICD一级预防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突然意外死亡( SUDEP)的发生率和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84例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SUDEP者和生存者的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84例中共发生9例SUDEP,发生率为1.54%。男性、年龄大、智力发育迟缓、癫痫病程较长、癫痫病史>10年和病死前1个月内癫痫发作是SUDEP的危险因素。9例SUDEP中,在家中病死7例。结论:应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对SUDEP的认识,特别是注意监测与睡眠相关的癫痫患者的夜间监管。  相似文献   
8.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是一种由心肌钙离子失调引起的罕见遗传性离子通道病,其特征是由交感肾上腺系统兴奋诱发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可表现为晕厥甚至心源性猝死。约56%的CPVT患者存在RyR2或CASQ2基因突变,该突变可导致心肌细胞肌质网的钙泄露,继而引起延迟后除极和触发冲动,但仍有近一半的患者病因未明。儿童、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或情绪激动时突发晕厥,应高度怀疑CPVT。β受体阻滞剂可有效减少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既往有心脏骤停病史的患者,可置入心脏转复除颤器。目前的治疗方法还有交感神经节切除术、射频消融术等,基因治疗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9.
10.
每到冬季是猝死病人急剧增多的时节。无论是在医院急诊室,还是在病房都会出现远远高于其他季节的猝死病例。据济南市某医院急诊统计报告的猝死病例发生数据显示,一年中冬季猝死病例约占全年的50%以上,远远高于其他三个季节。从流行病学调查来看,心源性猝死病例,是与其自身的年龄、心脑血管病变、血压状况等基础健康状况相关。但更多的是与天气的骤然变化、生活方式的骤然改变、心理状态的刺激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