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6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160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275篇
口腔科学   87篇
临床医学   948篇
内科学   711篇
皮肤病学   116篇
神经病学   85篇
特种医学   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60篇
综合类   2155篇
预防医学   1091篇
眼科学   87篇
药学   744篇
  2篇
中国医学   2582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316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483篇
  2013年   400篇
  2012年   504篇
  2011年   527篇
  2010年   496篇
  2009年   513篇
  2008年   607篇
  2007年   552篇
  2006年   544篇
  2005年   630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417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193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肺脾胃肠”模型,探讨该模型在辨治内伤杂病中的潜在应用。 [方法] 通过综合性的文献研究,根据五行归属、生理结构、生理特性及生理功能等因素,建立了“肺脾胃肠”模型。并附上名家医案四则,进一步说明此模型的应用。[结果] “肺脾胃肠”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为:肺、脾、胃、大肠在五行归属上密切联系;在解剖、经脉循行等生理结构上相连相属;在生理特性上燥湿相济、升降相应;在生理功能上相辅相成,共同参与气、血、津液的化生及运行;在燥湿失济、气机升降失常、水湿痰饮形成、情志致病等病理变化上相互影响。所附医案皆是以“肺脾胃肠”模型指导治疗的内科杂病,临床疗效确切。[结论] “肺脾胃肠”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充分,临证应用范围广泛,可为临床上治疗内伤杂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间隙连接蛋白(Cx)在保证细胞间物质信息传递及维持皮肤屏障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基因突变,甚至表达水平异常均会引起多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编码人类Cx家族的21个基因中,与Cx基因突变相关的临床伴随疾病至少有14种。其中,Cx43分布最广,不仅在大多数器官组织中均有报道,也是伤口愈合、皮肤角质化,以及皮肤肿瘤发展等重要生理病理过程中的关键调控节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Cx43基因(GJA1)在皮肤屏障中的作用、GJA1基因突变相关皮肤疾病及其潜在致病机制这几个快速发展领域中的研究成果,以期为Cx43临床伴发疾病防治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流感嗜血杆菌是引起肺炎、脑膜炎、菌血症、会厌炎、结膜炎、鼻窦炎、蜂窝组织炎等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目前,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已成为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主要亚型。随着生物膜概念的引入,流感嗜血杆菌致病机制的研究逐渐系统化。本文通过对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生物膜的形成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流感嗜血杆菌新型疫苗的研制、抗生素的使用、新型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摘要]?微小RNA (microRNA, miRNA)在宿主-病毒相互作用中起关键调节作用,参与HBV感染、复制和HBV相关疾病的调节。细胞miRNA可以通过直接结合HBV转录物或通过靶向与HBV生命周期相关的细胞因子间接调节HBV转录和复制。反过来,HBV感染也可以影响宿主细胞内的miRNA水平。HBV和miRNA之间的相互作用在HBV复制和HBV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miRNA与HBV的相互关系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讨HBV感染致病的分子机制和开发新的抗HBV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采用慢性拘束应激诱导的H1N1流感病毒易感的小鼠模型,模拟临床上情志郁结、肝火犯肺,研究清肝泻肺方(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治疗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作用。小鼠感染流感病毒后观察21天内的生存和发病情况,并于感染后的第6天取部分小鼠肺脏检测病毒性肺炎和磷脂过氧化等指标。实验结果显示,清肝泻肺方能够缓解慢性拘束应激负荷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生存率和健康率下降,抑制小鼠肺部流感病毒的复制、炎症因子的产生,降低磷脂过氧化水平,改善小鼠肺炎症状。利用中药网络药理学技术构建的清肝泻肺方活性化合物-作用靶点网络,结果显示,该网络包含171个单体化合物和260个靶点,涉及氧化应激、炎症和免疫等相关信号通路。以上结果表明,清肝泻肺方治疗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氧化应激有关。实验方案经暨南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程序均严格按照动物使用和护理的伦理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6.
所谓便秘,指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结直肠和肛门的结构功能发生改变,临床上出现排便困难、排便量少、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适感等的一类疾病。  相似文献   
7.
8.
脾胃学说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历代医家均重视脾胃,当代医家临床也以脾胃为先。基于脾“中央土以灌四傍”理论,通过对《名医类案》中情志致病医案的脏腑调理和方剂使用进行数据频次分析,总结其治疗规律为以调理脾脏、益气养血为基础,脾脏和本脏同调或数脏同调,恢复脾与本脏的气机,为治疗与情志因素相关的疾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许丽亚 《新中医》2021,53(5):157-159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在胎心监护室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15例胎心监护室孕妇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7例与观察组10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对比2组胎儿宫内窘迫漏/误诊率、新生儿Apgar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宫内窘迫漏/误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8分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非病理性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用于胎心监护室孕妇中,可以降低胎儿宫内窘迫漏/误诊发生率,减轻孕妇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沙门菌致病岛1(SPI1)蛋白在神经母细胞瘤中调控有氧糖酵解(即Warburg效应)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运用公用数据库,解析神经母细胞瘤中调控Warburg效应的候选关键转录因子SPI1;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过表达/敲低SPI1的SK-N-BE(2)细胞株,分为空载体对照(Mock)组、SPI1过表达(SPI1)组、随机干扰(sh-Scb)组、SPI1干扰(sh-SPI1)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靶基因启动子活性和表达水平;分光光度计法和糖酵解压力试验检测有氧糖酵解水平;软琼脂克隆形成和基质胶侵袭检测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活性。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SPI1组己糖激酶2(HK2)表达高于Mock组(3.63±0.53比1.00±0.05,t=17.462,P<0.05),磷酸甘油酸激酶1(PGK1)表达高于Mock组(3.28±0.39比1.00±0.03,t=17.651,P<0.05),细胞外酸化率(ECAR)高于sh-Scb组[(32.17±3.15)mpH/min比(9.82±1.49)mpH/min,t=10.352,P<0.05],克隆形成数高于Mock组[(163.30±7.59)个比(48.02±4.85)个,t=17.840,P<0.05],侵袭细胞数高于Mock组[(184.70±10.58)个比(88.33±5.56)个,t=8.214,P<0.05]。sh-SPI1组HK2表达低于sh-Scb组(0.33±0.02比1.00±0.04,t=14.370,P<0.05),PGK1表达低于sh-Scb组(0.34±0.02比1.00±0.03,t=19.192,P<0.05),ECAR值低于sh-Scb组(3.07±0.48比10.05±1.37,t=7.580,P<0.05),克隆形成数低于sh-Scb组[(21.33±3.96)个比(44.67±5.69)个,t=5.916,P<0.05],侵袭细胞数低于sh-Scb组[(40.67±3.48)个比(88.00±6.89)个,t=4.99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转录因子SPI1通过增强HK2和PGK1表达,促进神经母细胞瘤的Warburg效应和肿瘤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