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60篇
  免费   472篇
  国内免费   177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346篇
妇产科学   64篇
基础医学   366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3513篇
内科学   598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162篇
特种医学   7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961篇
综合类   7457篇
预防医学   1171篇
眼科学   90篇
药学   2957篇
  28篇
中国医学   1223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2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463篇
  2019年   595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348篇
  2016年   494篇
  2015年   647篇
  2014年   1298篇
  2013年   1150篇
  2012年   1547篇
  2011年   1756篇
  2010年   1681篇
  2009年   1615篇
  2008年   1525篇
  2007年   1358篇
  2006年   1135篇
  2005年   1251篇
  2004年   985篇
  2003年   930篇
  2002年   877篇
  2001年   690篇
  2000年   467篇
  1999年   365篇
  1998年   321篇
  1997年   331篇
  1996年   239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合并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的Barrett食管患者经腹腔镜下治疗后生活质量和食管黏膜病变的改善情况。 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胃食管反流中心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断为Barrett食管伴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患者23例,接受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于术前和术后12周时行胃镜、胃食管反流病自测量表(Gerd Q)评分、反流症状指数(RSI)评分、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调查问卷,评估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食管黏膜改善情况。 结果23例伴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的Barrett患者术后12周随访显示3例患者黏膜病变部分消退。患者术后GerdQ、RSI相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GerdQ:5.78±1.54 vs 11.65±1.50,P=0.00;RSI:9.70±1.92 vs 18.57±3.01,P=0.00),SF-36量表仅在生理功能方面改善不明显(85.87±4.16 vs 86.43±3.12,P=0.31),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方面均明显改善(生理职能:66.43±6.13 vs 35.48±2.86,P=0.00;情感职能:73.74±4.91 vs 65.22±2.58,P=0.00;活力:56.96±3.80 vs 50.30±4.56,P=0.00;精神健康:62.09±4.89 vs 53.26±2.07,P=0.00;社会功能:81.39±4.42 vs 74.00±3.59,P=0.00;躯体疼痛:80.00±6.84 vs 75.30±10.27,P=0.00;总体健康:69.17±5.68 vs 60.17±4.61,P=0.00)。 结论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对伴滑动性食管裂孔疝的Barrett食管患者生活质量和黏膜病变均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2.
贺朝  赵哲 《贵州医药》2022,46(1):92-93
目的探讨3D高清腹腔镜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应用的价值及注水疝气针行疝囊高位结扎的方法。方法将90例确诊腹股沟斜疝并接受疝囊高位结扎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普通腹腔镜治疗)和观察组(3D高清腹腔镜治疗)各45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与复发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术中诊断用时与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用时、并发症发生率、疾病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3D高清腹腔镜辅助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可有效缩短手术用时,降低并发症;手术治疗费用高于普通腹腔镜,患儿家庭可视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微创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足部固定器治疗嵌甲型甲沟炎的有效性,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献。方法:择取2020年1月12日~2021年5月12日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的86例嵌甲性甲沟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实验使用足部固定器对患者开展治疗,分析结果。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对于治疗满意者共计70例(81.40%),较满意者12例(13.95%)、不满意者4例(4.65%)。患者经治疗后,复发共计20例,疾病复发率为23.26%。有6例患者治疗后感觉轻微疼痛、4例轻微瘙痒,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和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的行走疼痛感和静息疼痛感VAS分数明显更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于嵌甲型甲沟炎患者来讲,使用足部固定器治疗疾病能取得满意成效,该法有助于缓解患者静息疼痛评分、行走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改良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HH)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8例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患者54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联合组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改良DOR胃底折叠术,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反流时间、反流次数、DeMeester评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及Gerd Q量表评分。 结果2组术前反流时间、反流次数、DeMeester评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及Gerd Q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反流症状与术前比较,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反流时间、反流次数、DeMeester评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及Gerd Q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改良DOR胃底折叠术对HH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身体快速恢复,微创、安全且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对腹股沟疝的分型鉴别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于宁国市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102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斜疝、直疝、股疝的类型,多层螺旋CT诊断与手术结果对比,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效能,多层螺旋CT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的诊断符合率,多层螺旋CT检查腹股沟疝的影像学征象。 结果102例患者中单纯性斜疝70例,单纯性直疝20例,单纯性股疝5例,左侧复发性腹股沟直疝2例,右侧嵌顿性腹股沟股疝5例。CT诊断与手术结果相符的斜疝占64.71%(66/102),直疝占16.67%(17/102),股疝占6.86%(7/102)。多层螺旋CT诊断斜疝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3%、91.67%、91.67%;直疝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5.00%、85.00%、85.00%;股疝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0.00%、70.00%、70.00%。多层螺旋CT冠状位的诊断符合率为99.02%,稍高于矢状位的98.04%(P>0.05);冠状位的诊断符合率为99.02%,明显高于横断位的75.49%(P<0.05);矢状位的诊断符合率为98.04%,明显高于横断位的75.49%(P<0.05)。102例患者共有疝囊105个,斜疝患者有72个疝囊,直疝患者有23个疝囊,股疝患者有10个疝囊。93.06%(67/72)的斜疝疝囊的腹股沟管内环扩大,直疝及股疝疝囊的腹股沟管内环均正常;斜疝及直疝疝囊均无股三角填塞,股疝疝囊均股三角填塞;斜疝及股疝疝囊均无侧新月征,82.61%(19/23)的直疝疝囊具有侧新月征;斜疝及直疝疝囊位于腹股沟韧带的前方,股疝疝囊均位于腹股沟韧带的后方;90.28%(65/72)的斜疝疝囊壁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外侧,直疝疝囊壁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内侧,股疝疝囊壁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后下方。 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有助于腹股沟疝的诊断,与临床对腹股沟区解剖结构的了解相结合,对腹股沟直疝、斜疝及股疝的分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七氟醚全麻对腹股沟斜疝患儿麻醉苏醒后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78例,均接受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采用七氟醚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异丙酚复合七氟醚全麻,比较两组苏醒情况(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清醒时间)、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麻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苏醒、拔管及麻醉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1时两组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观察组HR、MAP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1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七氟醚全麻应用于腹股沟斜疝患儿手术中,具有麻醉恢复快、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麻醉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并可降低麻醉苏醒后躁动发生率,是较为安全的有效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术与嵌夹结扎法在巨大肝脏肿瘤切除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共31例诊断为巨大肝脏肿瘤的患者纳入回顾性研究,其中15例采用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术(RF-LR组),16例采用传统的嵌夹结扎法(CC-LR组)。比较两组间出血量、输血情况、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评估未见明显差异。CC-LR组患者中位术中出血量(1 000 ml vs 600 ml,P=0.005)及需输血患者例数(13例 vs 6例,P=0.029)较RF-LR组显著升高,但两组间手术时间、肝门阻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围手术期死亡例数并无统计学差异。RF-LR组术后1年、2年、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0.0%、70.0%、35.0%,与CC-LR组患者(76.9%、61.5%、38.5%)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射频消融辅助肝切除术能有效减少巨大肝脏肿瘤患者术中出血量及输血患者例数,尤其对合并肝硬化患者适用,且与嵌夹结扎法具有相似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修补及开放式Onlay修补术在腹壁切口疝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修补术在腹壁切口疝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2年8月~2018年12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腹壁切口疝病人52例,其中Onlay组28例,采用Onlay修补法(肌鞘前的修补),腹腔镜组24例,采用腹腔镜修补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及炎症指标等。结果 (1)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Onlay组,术中失血量少于Onlay修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肠管损伤2例,Onlay组肠管损伤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腹腔镜组术后12、24、48小时疼痛评分均低于Onla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腹腔镜组术后切口感染2例,不全性肠梗阻1例,共3例(12.50%)。Onlay组术后血清肿1例,切口感染4例,不全性肠梗阻各3例,共8例(28.57%)。两组病人术后均未出现肠漏。腹腔镜修补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Onla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Onlay修补组,住院费用高于Onla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术后12、24、48小时血清炎症因子指标(CRP、IL-6、PCT)比较,腹腔镜组均低于Onlay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随访6~48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复发率腹(4.17%)略低于Onlay组(7.14%)。(7)术后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腹壁切口疝均安全、有效。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具有术后活动早、术后住院时间短、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