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探求一种理想的肠代膀胱重建的方法,设计并建立腹膜自体移植回肠膀胱重建的小型猪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随机选取封闭饲养的雌性成年实验用小型猪6只,体重28~33 kg,在全麻下行回肠浆肌层腔外直接剥离术+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重建手术(将选取的自体腹膜覆盖于带血供的回肠浆肌层表面制备成复合游离瓣膜,将其与膀胱残垣进行吻合修补重建新膀胱),术后5 d拔除双侧输尿管导管,7 d拔除气囊支撑尿管,观察排尿情况。术后12周在麻醉下行膀胱造影及尿流动力学检查,之后予安乐处死动物,取出膀胱标本进行常规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检查。结果将6只猪进行手术实验,6只动物术后正常存活,无1只死亡,无腹膜炎、肠梗阻或尿瘘等并发症发生。移植腹膜-回肠浆肌复合游离瓣膜均全部成活,术后拔除尿管观察动物排尿可,黄清,与术前对比无差异。术后膀胱形态及功能与术前比较无差异。病理学显示,术后12周可见重建膀胱部位所覆盖腹膜完全被尿路移行上皮取代,未见回肠上皮细胞再生与残留。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重建膀胱部分移行上皮完整致密、排列整齐,吻合交界处膀胱黏膜移行细胞连续,无中断及错位。结论在动物(猪)腔外回肠浆肌剥离与自体腹膜移植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京尼平对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的抑制作用是否参与到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的能量代谢中。方法:培养PC-3细胞并分别使用40、80、160μmol/L京尼平干预48 h,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RT-PCR检测细胞内UCP-2 mRNA的表达水平;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丙酮酸含量和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结果:随着京尼平浓度的升高,PC-3细胞的增殖活性、细胞内UCP-2 mRNA的表达水平、细胞内丙酮酸含量和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均逐渐下降,即随着京尼平对UCP-2抑制的增强,细胞增殖活性逐渐降低,细胞内丙酮酸含量和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亦随之降低。结论:京尼平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内丙酮酸含量和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方式参与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的能量代谢中,参与方式可能与抑制UCP-2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报告4例膀胱Trocar造瘘辅助输尿管镜置入治疗移植肾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资料,分析该疗法的有效性,为治疗此类患者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2016年1月—2023年7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4例移植肾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资料,4例患者均接受膀胱Trocar造瘘后辅助输尿管软/硬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术后复查肾功能,定期随访。结果 4例均为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术后随访时间24~68个月,平均随访38个月,均无结石残留和复发,复查肾功能肌酐恢复正常(分别是79.0、95.0、60.6、82.0μmol)。结论 移植肾输尿管结石的治疗应个体化,膀胱Trocar辅助输尿管软/硬镜联合治疗技术能够尽可能地保护移植肾的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草酸钙结石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结石种类,且术后复发率较高.迄今为止,研究认为草酸钙结石形成机制比较复杂,且确切机制尚不明确.然而,既往大量研究及报道纷纷指出结石形成过程中均与氧化应激(OS)相关.本文就草酸钙结石与OS的相关性进行综述,认为草酸钙结石形成可能源于草酸或草酸盐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活性氧簇、炎性因子,从而导...  相似文献   
6.
7.
8.
张洋  孙发  唐开发  钟传华  王鹏飞 《重庆医学》2016,(25):3534-3536
精囊囊肿由Smith于1872年首先报道,发病率较低,约为0.005%[1].精囊囊肿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以先天性为多见.先天性精囊囊肿常伴有其他泌尿系畸形.双输尿管双肾盂畸形是肾和输尿管先天发育畸形,其主要病理基础是胚胎早期有2个输尿管芽进入一个肾胚基所造成,但肾质仍融合为一体.输尿管开口异位是指输尿管开口于膀胱外,常发生在重复肾和重复输尿管.2014年3月本院收治1例先天性精囊囊肿、先天性左侧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和右输尿管管口开口异位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对囊性肾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的CT表现。结果:单房型6例,多房型9例;有壁结节10例,无壁结节5例,囊壁及分隔不均12例,囊壁光滑3例,钙化4例;位于肾轮廓内4例,突出肾轮廓外11例;所有病例平扫CT为低密度、稍低密度或混杂密度,增强CT扫描囊壁、分隔及壁结节均有不同程度强化。结论:囊性肾癌具有一定特征性的CT表现,CT对囊性肾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尿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对膀胱肿瘤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卫星不稳定性改变(MSI)与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在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6例TCC患者5个微卫星位点,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法分析尿微卫星的改变。结果:36例中有22例(61.11%)出现微卫星不稳定性改变(LOH/MSI),并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无关(P>0.05);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为22.22%(8/36),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对膀胱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意义,是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重要补充。所选微卫星位点为本地区膀胱癌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