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32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448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74篇
  1篇
中国医学   114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5年SEER数据库中被确诊为ATC的405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对年龄、种族、性别、原发灶最大径、原发灶数量、甲状腺外组织侵犯、食管侵犯、气管侵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颈侧区淋巴结转移10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进而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ATC患者发生肺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405例ATC患者中,发生肺转移107例,未发生肺转移29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最大径>4 cm、甲状腺外组织侵犯、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是预测发生肺转移的显著性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灶最大径>4 cm及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是ATC患者发生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原发灶最大径>4 cm、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ATC患者极易发生肺转移,因此,一定要认真参考病理结果,若发现存在以上肺转移危险因素,则积极采取多模式治疗方案,并缩短随访时间,行相关检查(如胸部CT扫描、PET-CT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氨基葡萄糖胶囊配合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固定义齿修复期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固定义齿修复期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最大开口度及最大前伸运动、侧方运动的幅度、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的变化,检测2组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囊内关节液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并评估2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31/34),对照组为73.5(25/3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肌肉压痛指数(PI)、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及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最大开口度及最大前伸运动、侧方运动的幅度和关节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中文版)中功能限制、社交障碍、心理不适、生理性疼痛、生理障碍、心理障碍、残障评分和总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单项评分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氨基葡萄糖胶囊配合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固定义齿修复期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不仅可缓解疼痛,改善颞下颌关节功能,还能提高生活质量,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炎性因子水平、促进软骨细胞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蛋白)、胎球蛋白A(fetuin-A)与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该院诊治的20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有无钙化分为观察组(102例)与对照组(98例),比较两组FGF23、sclerostin蛋白、fetuin-A水平,评估FGF23、sclerostin蛋白、fetuin-A诊断血管钙化的效能。其中,观察组根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分为3组,每组34例,比较不同钙化组的FGF23、sclerostin蛋白、fetuin-A水平,以及分析血管不同钙化程度与FGF23、sclerostin蛋白、fetuin-A的相关性,以及评估FGF23、sclerostin蛋白、fetuin-A诊断血管重度钙化的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FGF23、sclerostin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而fetuin-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FGF23、sclerostin蛋白、fetuin-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90、0.967、0.722(P<0.05)。在不同钙化组中,FGF23、sclerostin蛋白水平均为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重度钙化组,而fetuin-A水平为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重度钙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管钙化严重程度与FGF23、sclerostin蛋白呈正相关(P<0.05),与fetuin-A呈负相关(P<0.05)。血管重度钙化患者的FGF23、sclerostin蛋白、fetuin-A的AUC分别为0.917、0.926、0.749(P<0.05)。结论FGF23、sclerostin蛋白、fetuin-A水平与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的严重程度有关,可将以上指标作为临床诊断血管钙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复方斑蝥胶囊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非小细胞肺癌早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复方斑蝥组,各60例。对照组和复方斑螯组均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复方斑蝥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复方斑蝥胶囊。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变化。结果:复方斑螯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后,复方斑螯组TNF-α、CRP、IL-6和IL-1β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复方斑螯组TNF-α、CRP、IL-6和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复方斑螯组CD_3~+、CD_4~+和NK细胞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复方斑螯组CD_3~+、CD_4~+和NK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能够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手术的治疗效果,这可能与在治疗过程中,复方斑蝥胶囊的使用有助于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以及机体免疫力提高等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评估多参数MRI纹理分析法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鉴别低危与中高危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61例前列腺癌病人,中位年龄66岁(42~89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范围3.4~300 ng/mL,并进行Gleason(GS)评分。其中低危(GS≤6分)病人10例,中高危(GS≥7分)病人51例。所有病人均行前列腺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基于T2WI勾画三维兴趣区(ROI),使用纹理分析软件(Matlab)提取ROI的直方图纹理特征参数(熵、偏度、峰度和方差),并计算平均ADC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T2WI和ADC图上各直方图纹理参数及平均ADC值在低危前列腺癌、中高危前列腺癌及正常外周区之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并评价定量纹理参数对低危和中高危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ADC图及T2WI上,3组之间各诊断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危前列腺癌在ADC图上平均ADC值的AUC(0.88)最大,在T2WI图纹理分析中,方差值AUC(0.88)最大。低危和中高危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ADC图和T2WI的纹理参数中熵值AUC最大,分别为0.87和0.79。结论多参数MRI纹理分析可用于诊断前列腺癌,并能为鉴别诊断低危与中高危前列腺癌提供可靠的量化信息,其中熵值有助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9.
田德福  吴宏  祝普利 《癌症进展》2021,19(12):1261-1264
目的 探讨尾侧入路与中间入路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肿瘤转移、胃肠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依据手术入路方式将8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尾侧入路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中间入路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外周血鸟苷酸环化酶C(GCC)-mRNA表达情况、胃肠激素和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中转开腹率、引流管拔除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手术镇痛时间、住院时间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血管损伤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后,两组患者GCC-mRNA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GCC-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本组术前(P﹤0.05).术后,两组患者胃肽、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胃肽、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辅助性T(Th)1细胞计数均低于本组术前(P﹤0.05),Th2、Th17、调节性T(Treg)细胞计数均高于本组术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Th1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Th2、Th17、Treg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尾侧入路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术中血管损伤率较低,对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复发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 UTI)治疗急性百草枯( PQ)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PQ中毒患者158例。根据患者使用UTI的情况分为4组:对照组、低剂量组(30万U/d)、中剂量组(40万U/d)、高剂量组(60万U/d)。比较各组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肺纤维化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生率,28 d死亡率,死亡病例存活时间。结果高剂量组的ARDS、肺纤维化及MODS发生率,28 d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低、中和高剂量组的死亡病例存活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剂量UTI用于治疗急性PQ中毒可以减轻PQ所致脏器损害,降低患者死亡率,早期足量使用UTI救治急性PQ中毒更具有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