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47篇
  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宫颈癌组织Yes相关蛋白1(Yes-associated protein 1, YAP1)、丝氨酸/精氨酸富集剪接因子3(serine and arginine rich splicing factor 3, SRSF3)蛋白表达情况,探讨YAP1、SRSF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81例宫颈癌患者,取其宫颈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YAP1和SRSF3蛋白表达情况。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分析YAP1、SRSF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宫颈癌组织YAP1与SRSF3表达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YAP1、SRSF3蛋白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3年生存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宫颈癌组织YAP1、SRSF3蛋白阳性表达率(74.07%、65.43%)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8.40%、30.86%)(P<0.05)。TNM分期Ⅰa/Ⅰb、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YAP1(65.31%、64.58%)和SRSF3(51.02%、52.08%)阳性表达率均低于TNM分期Ⅱa、有淋巴结转移患者(87.50%、87.88%,87.50%、84.85%)(P<0.05)。宫颈癌组织YAP1与SRSF3表达呈正相关(r=0.708,P=0.001)。YAP1阴性表达者3年生存率(90.5%)高于YAP1阳性表达者(70.0%)(P<0.05),SRSF3阴性表达者3年生存率(92.9%)高于SRSF3阳性表达者(66.0%)(P<0.05)。TNM分期Ⅱa期(OR=2.036,95%CI:1.024~3.049,P<0.001)、淋巴结转移(OR=1.842,95%CI:1.569~2.216,P=0.006)、YAP1表达阳性(OR=1.480,95%CI:1.203~2.429,P<0.001)和SRSF3表达阳性(OR=1.525,95%CI:1.106~1.814,P=0.011)是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宫颈癌组织YAP1和SRSF3阳性表达率明显提高,YAP1和SRSF3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预后和生存相关,在宫颈癌的预后和诊断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孕前不同体质指数(BMI)和孕期BMI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2016年7月-2018年8月分娩的600例GDM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前BMI分为3组(A组:BMI<18.5 kg/m^2,B组:18.5 kg/m^2≤BMI<24.9 kg/m^2,C组:BMI≥25.0 kg/m^2);再根据孕期BMI增长,重新分为3组:A1组:BMI<4 kg/m^2,B1组:4 kg/m^2≤BMI<8 kg/m^2,C1组:BMI≥8 kg/m^2;分别比较各组妊娠期高血压(HDP)、子痫前期、胎儿窘迫、巨大儿、早产、产后出血以及低出生体质量儿(LBWI)的发生率。结果 GDM孕妇孕前BMI比较:C组的HDP、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巨大儿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胎儿窘迫、早产、产后出血及LBWI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GDM孕妇孕期BMI增长的比较:B1组的HDP、子痫前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1组的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1组和B1组,C1组的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孕妇早产、产后出血及LBWI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该研究建议GDM孕妇孕前BMI控制在:18.5 kg/m^2≤BMI<24.9 kg/m^2,孕期BMI增长控制在:4 kg/m^2≤BMI<8 kg/m^2,可显著减少HDP、子痫前期的发生率,降低胎儿窘迫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对于临床如何指导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体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黏液脓性宫颈炎(mucopurlent cervictis,MPC)患者阴道分泌物行细菌培养,确定MPC细菌感染的常见菌种并分析其感染因素和诊疗方法。方法:前瞻性入组200例MPC患者,取其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挑选可疑单个克隆进行培养,再用Phoenix微生物全自动鉴定仪鉴定细菌种类和药敏结果。根据药敏结果对MPC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并设置空白对照组,对其临床转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MPC的发病与年龄、性生活、人流史、孕产史、合并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有关(P<0.05),与患者文化程度、对妇科感染的了解程度、卫生习惯均无关(P>0.05);2MPC组患者阴道分泌物阳性菌株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MPC组细菌合并支原体(UU)感染者占41.0%,UU感染在MPC组检出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MPC组细菌感染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者占15.0%,正常对照组真菌感染检出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MPC细菌阳性组行敏感抗生素治疗后,治愈率高于未使用抗生素治疗者(P<0.05)。结论:MPC除由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外,部分与细菌感染有关,部分是细菌合并支原体或真菌感染,治疗上应根据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相应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Lewis大鼠皮下子宫内膜异位症(EM)模型.方法 以同系大鼠作为供体,取子宫内膜,采用皮下注射法对28只大鼠行皮下造模手术,术后第7天及第21天取异位子宫内膜结节行HE染色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实验大鼠均成活,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种植成功率100%.子宫内膜在腹壁内生长,呈隆起囊状小包块,具有正常子宫内膜基本组织结构.结论 以同系大鼠子宫内膜皮下注射法成功地建立了Lewis大鼠腹壁EM模型,可用于EM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患者中的诊治作用。方法 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95例RSA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5例RSA患者中,子宫腔粘连70例(73.68%),子宫内膜息肉12例(12.63%),子宫腔畸形7例(7.37%),子宫内膜炎3例(3.16%),子宫黏膜下肌瘤1例(1.05%)。研究发现末次流产距就诊时限与宫腔粘连程度有明显相关性(P<0.05),时间间隔越长,宫腔粘连的程度越严重;自然流产次数与宫腔粘连程度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具有直观、操作简单、安全高效、并发症少等优点,在RSA的诊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孟惠娟  陆宁  胡建铭  周金华  任琼珍 《江苏医药》2013,39(16):1912-1914
目的 探讨BRCA1基因功能性启动子c.-2265C/T多态性与卵巢癌易感性的关联性.方法 应用MGB-TaqMan探针等位基因分型技术对123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病例组)和123例与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汉族妇女(对照组)的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BRCA1功能性启动子c.-2265C/T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型的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病例组中,CC基因型44例(35.8%),CT基因型62例(50.4%),TT基因型17例(13.8%);对照组中,CC基因型45例(36.6%),CT基因型60例(48.8%),TT基因型18例(14.6%);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C基因型相比,TT基因型与降低卵巢癌中低分化腺癌、子宫内膜样癌及浆液性腺癌发病风险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与C等位基因比较,T等位基因的纯合型未降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母胎界面孕酮诱导阻断因子(PIBF)及孕酮受体(PR)表达的影响.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米非司酮药物流产成功(药流成功组,n =30)、失败(药流失败组,n=30)及正常早孕负压吸宫流产(手术组,n=30)绒毛及蜕膜组织中PIBF及PR的表达情况. 结果 PIBF表达于绒毛合体滋养层细胞、细胞滋养层细胞和蜕膜细胞胞质,PR表达于蜕膜组织细胞核.与手术组相比,药物流产的两组绒毛滋养层细胞中PIBF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蜕膜细胞中,药物流产的两组PIBF、PR的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药流成功组PIBF及PR的表达低于药流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可能与PIBF及PR的表达降低有关,其成功率与PIBF、PR表达降低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Jun激活区结合蛋白-1(Jab1)与p27kip1在卵巢癌细胞株HO-8910中的表达变化及相互关系。 方法 用血清饥饿及饥饿后释放处理HO-8910细胞,分别用Western blot及核浆分离技术检测Jab1 、p27kip1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用免疫沉淀方法检测Jab1与p27kip1的结合情况;脂质体介导法将Jab1基因转染HO-8910细胞,Western blot及核浆分离检测p27kip1表达。结果 血清饥饿导致HO-8910细胞生长周期停滞,p27kip1蛋白总量增加,且主要集中于胞核分布;Jab1蛋白总量减少,主要表达于核浆;血清释放后两者呈现相反的表达变化,但是p27kip1主要集中在胞质分布;p27kip1与Jab1在HO-8910细胞中存在相互结合的情况。脂质体转染Jab1后,p27kip1表达下降且定位有明显的胞质改变。结论 Jab1可能通过与p27kip1结合来介导p27kip1出核并影响其表达,从而参与调控HO-8910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米索前列醇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无痛人工流产术(无痛人流)的应用使其可接受性显著提高.无痛人流术已广泛被临床应用,对于减少术者痛苦,有一定作用,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无痛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并未列入计划生育手术常规,说明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出安全、无毒副反应、镇痛效果确切、操作简便、起效迅速、麻醉术中无知晓、苏醒快的无痛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分期与病理类型对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对231例病理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根据临床分期统计:其中0~Ⅰ a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93.9%,死亡2例;Ⅰ b~Ⅱa期患者5年生存率74.2%,死亡31例;Ⅱb~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42.3%,死亡45例.根据肿瘤病理类型统计:鳞癌5年生存率为71.8%,死亡58例;腺癌、腺鳞癌5年生存率为20.0%,死亡20例.结论 临床分期对于宫颈癌疗效至关重要,因此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此外,宫颈腺癌、腺鳞癌的疗效相对较差,应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